1960年是三年自然災害的第二年。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艱難度日。

這年3月底,早上做飯的時間,北京李廣橋南街的一戶人家,煙囪里冒出滾滾黑煙。鄰居被刺鼻的氣味給熏得受不了,紛紛出來查看。原來是王倬家,王倬是吃公家飯的。

可能在燒什么文件吧?文件是油墨印的,而油墨燒糊的氣味非常重。

鄰居們放下心來,各回各家。但蹲守在周圍的警察卻沒有回去,他們更加確認了一件事。一樁驚天大案即將水落石出。

王倬家燒的到底什么?他犯下什么大案?

01“總理”指示撥巨款

1960年3月18日下午五時,位于西交民巷的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來了一位身穿灰呢大衣的人。他長臉,小眼,皮膚黑黃,手里提著公文包,行色匆匆地走進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說自己是總理辦公室的,來給行長送一封急件。他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個信封遞給銀行的工作人員,又拿出一個紫色的發(fā)文本,讓銀行工作人員簽字。

簽完字,那人便收起公文包,轉(zhuǎn)身離開。

只見信封上的落款寫的是“總理辦公室”,并注明“速送”(限下午5時40分前送到)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親啟”等字。

看到事情如此緊急,行長不在,秘書只能代為處理。他打開信封,看到信紙上寫的主要意思是,晚上九點,西藏活佛舉行講經(jīng)會,中外記者拍攝紀錄片。

毛主席囑咐為活佛撥款修繕廟宇,周恩來總理批示:請人民銀行立即撥給現(xiàn)款20萬元。

后面有周總理的簽名和當天的日期。

批文上標注三條:第一,要市場流通的舊票。第二,要10元票,包裝好看一點。第三,七時送到民族飯店,由西藏工委宗教事務部的趙全一收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秘書把此事向值班領導王副局長匯報。王副局長有些納悶,撥款不是都要經(jīng)過財政部嗎?可是,這上面的簽字明明是總理的呀?

正在這時,電話鈴響起。“我是總理辦公室,請問西藏修廟宇撥款的文件收到了嗎?”“請立刻備好送去民族飯店找趙全一同志?!蓖醺本珠L不敢再懷疑和耽擱。

他發(fā)動分行的同志一起幫忙,終于把20萬元的十元票子整理完畢,整整兩大麻袋。朱科長帶領兩名工作人員,趕在七點鐘聲敲響前,來到民族飯店。

此時,趙全一正在大廳等著,他穿著藏青色中山裝,黑色褲子。趙全一用白紙寫了張收條,并把自己的介紹信給了朱科長。

介紹信上蓋有“總理辦公室介紹專用章”,朱科長等人深信不疑,帶著介紹信和收據(jù)回去交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長回來后,得知此事,向總理辦公室請示這筆款項該如何下賬。

3月24日,他給總理辦公室打電話,得到的回復是,總理從來沒有批過這筆撥款。信函、收條和介紹信被送到總理辦公室,證實是一樁詐騙案。

總理大怒:“限10天內(nèi)破案,不能讓人民的財產(chǎn)受到一點兒損失!”

02 八日破驚天大案

此案交由“紅色特工”公安部副部長楊奇清辦理。他破過很多大案要案,中央領導的安全保衛(wèi)工作也由他負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首先,警察根據(jù)銀行和民族飯店見過犯罪嫌疑人的口述,描摹出畫像,張貼到大街小巷。人民群眾立刻被發(fā)動起來——6億人都在挨餓,他居然敢詐騙國家20萬,真是膽大包天!

那時的20萬元,購買力相當于現(xiàn)在的2000萬。這對于普通人來說,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這可是災年老百姓的救命錢啊!

義憤填膺的群眾,把可疑的線索都舉報給公安機關。短短幾天,有近兩千條,雖然和此案沒有關系,但破獲了其他的169起案件。犯罪分子迫于壓力,紛紛投案自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20萬元的詐騙嫌犯,卻像人間蒸發(fā)了一樣,一條相關的線索也沒有。

公安人員夜以繼日地尋找破案線索。

他們先從信封入手。這是國務院用過的信封,上面的文字,還有封口用的膠,都被人用小刀輕輕地刮掉。

信紙是機關內(nèi)部自制的15行橫格紙。負責文檢的工作人員,在國務院將各個機關的文件拿出來,一一進行比對。

很快結果出來,此信紙來自外貿(mào)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顯然,詐騙犯可能隱藏在外貿(mào)部。警方縮小偵查范圍,對外貿(mào)部所有人員的筆跡進行比對。

一份王倬的檔案讓警察眼前一亮,此人的筆跡和詐騙文件上的一模一樣。而且,他曾經(jīng)用過趙全一這個名字給朋友上戶口。王倬的照片和罪犯的畫像高度相似。

同時也證實,王倬最近用過鋼板。那塊鋼板上,隱約可見總理辦公室的印章紋樣。王倬就是用這塊鋼板刻蠟紙,再用印油蓋章。

同事開玩笑,說他和詐騙犯一樣眼睛都很小,王倬情緒特別激動。而案發(fā)當天,王倬請假說帶母親去積水潭醫(yī)院看病。事實上,他的母親并沒有去醫(yī)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警察在王倬家附近蹲守。連著幾天早上五點,王倬家的煙囪都會冒出濃濃的黑煙。并有一股油墨燒糊的味道充斥在空氣中。

一切證據(jù)都指向,王倬就是此案的犯罪嫌疑人。

他再燒,國家將遭受更大的損失。公安部決定立刻抓人!

03天網(wǎng)恢恢

4月4日零點,偵查員們跳進王倬家的院子,打開房門,將王倬從溫暖的被窩里拖出來,戴上手銬,押上警車。

隨后,偵查員對王倬家進行地毯式搜索。他作案時穿的衣服已經(jīng)被剪成碎片,自行車被拆散,裝錢的兩個麻袋也找到,就是不見那20萬元現(xiàn)金。

搜了幾個小時,天光已經(jīng)大亮。偵查員用鎬頭、鐵锨等工具,對王倬家的院子進行挖掘。但幾乎都挖遍了,也沒有見到鈔票的影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動負責人劉漢臣處長注意到,院子的角落有一堆半人高的蜂窩煤。頂上落了一層灰,貌似好久沒人動過。

劉處長招呼人過來搬開蜂窩煤。當搬到最后一層時,大家發(fā)現(xiàn)下面是新鮮的黃土,一時間群情振奮。

只挖了幾锨土,就看到苫布,打開后,一捆捆人民幣展現(xiàn)在大家面前。

鐵證面前,王倬耷拉下腦袋。他供述了犯罪經(jīng)過。

王倬1924年出生于遼寧省遼陽縣,1941年加入國民黨三青團,1943年又成為青幫的一員。由此看出,他是一個非常不安分的人。

1948年,王倬東北大學經(jīng)濟系畢業(yè),次年參軍。因為吃不了部隊的苦,他偽造證明,逃回北京。由于學歷高,1952年9月,他來到外貿(mào)部出口局,成為計劃處的一名科員。

干了幾年,王倬感覺錢來得太慢,就想辦法賺大錢。

正道來錢慢,他便動起歪腦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倬所在的部門能夠看到總理辦公室的文件。他發(fā)現(xiàn),只要是周總理的批示,都會被很快執(zhí)行。他打算偽造周總理的文函,進行詐騙。

王倬買來毛筆,開始練習模仿周總理的筆跡。他又買來刻刀、印泥研究偽造公章。同時,王倬在一步步設計完善作案計劃。

他要舊鈔,怕新鈔連號,花的時候被抓到。

他設計毛主席辦公室電話要求撥款,再加上總理的批示,簡直是雙保險。誰敢懷疑主席和總理呢?

要求包裝好一點,是和記者拍紀錄片相呼應。

王倬的心思可謂縝密。

他從單位找來國務院的舊信封,還有公文紙。1960年3月17日晚上,他在家里偷偷地偽造好公函和公章,做好全部準備工作。

3月18日下午,王倬5點30分到達西交民巷的中國人民銀行總部,等了十分鐘,進去送假文件。出來后,又冒充總理辦公室打電話催促。只給銀行留出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備錢,是為了讓銀行的人無暇懷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一個人飾演三個角色,沒有露餡。在民族飯店,銀行的人走后,他費力地提著兩大麻袋鈔票,從飯店后門出來。

那里停著他的自行車,他將麻袋一邊一個綁在車后座的兩邊。這可是兩百多斤呢,他先前沒料到會如此沉重。趁著漆黑的夜色,他推著自行車,吃力地往家趕。

本來他想雇車或者雇人幫忙,但考慮到人多眼雜,萬一被發(fā)現(xiàn)就完了。于是便一個人行動。

回到家,王倬悄悄地把錢藏起來。還沒敢花,大街上就貼滿他的畫像。這讓他壓力山大。他想把錢燒掉,銷毀證據(jù)。于是,每天早上定五點的鬧鐘,起來燒錢。母親發(fā)現(xiàn)了,擔心他被抓。

他說:“媽,這事就咱倆知道。你再不用跟著我過窮日子了?!彼f給母親一百塊錢,母親拿著卻不敢花。

王倬去上班,就讓母親接著燒錢。母親還幫著他埋錢。

被捕的時候,在爐灰、垃圾堆里還有好多燒過的錢幣灰燼。他們總共燒掉9000多元,相當于現(xiàn)在的90萬元。

王倬被逮捕后押在預審處,他拒不承認自己所犯罪行。直到贓款被找到,他才不得不低頭認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記:

王倬1960年7月28日,犯詐騙罪被判死刑。母親張可民犯包庇罪、窩藏罪,被判有期徒刑15年。

總理為她說情:中國舊式婦女有幾個不顧兒子的,建議不要重判。

因此,張可民關了三年釋放出獄。

王倬的妻子不知情,沒有被牽連。

新中國第一大詐騙案8天告破,大部分的金錢被追回。罪犯得到應有的懲罰,人民群眾拍手稱快。

善惡就在一念之間。想發(fā)財,走正道。歪門邪道,終會把自己的前途斷送掉,甚至失去寶貴的生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