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乏追求完美的女性,她們在潛意識里一直不懈地追求完美,現(xiàn)實與理想一旦稍有差池,就會懊惱不已,不肯原諒自己。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經(jīng)把完美主義性格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要求自我”型,他們會給自己設下一個很高的標準,而且追求完美的動力完全是出于自己;第二種是“要求他人”型,他們會為別人設下一個很高的標準,不允許別人犯錯誤;第三種是“被人要求”型,他們追求完美的動力是為了滿足其他人的期望,總是感覺自己被期待著,時刻都要保持完美。

在這三種類型的“完美主義者”中,“要求自我”型在生活中最為常見。一般來講,不能容忍美麗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一種非正常心態(tài)。因為上帝把我們造成了不完美的人,從某個意義上說,這是上帝送給我們的最好禮物!
有一個圓,被人劈去了一小部分,它感到很自卑。它想要找回一個完整的自己,為此它到處去尋找屬于自己的那塊碎片。因為自己不是完整的,所以,在尋找的時候,它滾得很緩慢。一路上,它與鮮花為伍,與昆蟲交談,充分享受到了生活的快樂。

它找到很多碎片,卻都不是從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那塊,但它并不氣餒,繼續(xù)尋找著……終于有一天,它如愿以償?shù)卣业侥菈K碎片,并且使自己重成立了一個完整的圓。然而,它滾動太快了,以至于錯過了花開的季節(jié),略了蟲子的呢喃,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后來它意識到這一點,毅然丟掉那塊歷經(jīng)千辛萬苦才找到的碎片。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不完美其實才是一種真正的美。在這個繁復雜的世界上,你可能相貌平平,談不上有姿色,但美貌并不是成功的名詞,更何況紅顏禍水也確實不少呢;你也可能智商平平,沒有出口成章過目不忘的才華與天賦,但天才也需要后天的勤奮,否則,智慧的火花就熄滅;你可能命運坎坷,沒有寬裕的經(jīng)濟和成功的事業(yè),但自古英才多難,與苦難抗爭而造就輝煌不是更好嗎?總之,你要愛上你自己,客觀地析自己,不要總是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做到揚長避短,把自己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到最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女孩子一旦嫁作人婦,就會掏空心思地去那個自以為也很愛自己的男人,全然不考慮那個男人是不是也會全心思地自己,只是一味地付出愛而不求回報。這固然是一種美好的品質(zhì)。但是,所謂的愛面前,一定不要讓自己迷失。梁曉聲曾經(jīng)說過,他來世想做女人但他會選擇做一個平常的女人,一個沒有花容月貌的女人,活得非常理智而且絕不用全部的心思去愛任何一個男人。他還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用三之一的心思去愛一個男人,就不算負情于男人了;用另外三分之一的心思去愛世界和生活本身;再用那剩下的三分之一心思來愛自己。一句“再用剩下的三分之一心思來愛自己”無法不讓人動容,然而反觀一下,又有幾女人能做到呢?
在平凡而奔波的生活中,女人似乎總是難以擺脫世俗為她所圈定的種角色:女兒、妻子、母親,而對于這三種身份的理解,也似乎被約定俗為“孝順、賢淑、慈愛”。女人也因此被賦予了更多的使命。同時,現(xiàn)在女人幾乎同男人一樣工作著、辛苦著、承受著,在紛紛擾擾的忙碌中,性的差異被逐漸淡化。此時,女人可曾停下來,傾聽過自己的內(nèi)心所發(fā)出的聲音?也許就是苦和累。

女人固然要愛父母,愛老公,愛孩子,但也要好好地愛自己。只有學會更好地愛自己,你所珍視的人才能更愛你,才不會感覺到壓力重重。給自己一點時間,看自己想看的書,做自己想做的事;給自己一點錢,買自己想買的衣服,喝自己想喝的咖啡,做自己想做的美容;給自己的心靈一點小小的空間,裝一個真實敏感脆弱的自己,里面除了自己,什么人也不要有;給自己一個機會,也像男人那樣,找一個知己,給自己心靈一個難得的愉悅,但不要找情人。
女人,一定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把自己丟失了還不知曉,到頭來,再被別人丟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