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好久不見!
距離上一次認真寫文好像已經(jīng)過去好久了。隨著年齡漸長,我也終于進入了 30 歲的行列,很多想法好像也隨之有了變化,也越來越不想要表達,因為總是擔心被誤解,或者因為自己的無知而被取笑。
但這是不對的!我的無知,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嘛。
就像這個公眾號的名字一樣,它是我生命的表達,而不是任何客觀存在的解釋。我在這里發(fā)一些我的旅行日常,又或者是深夜 emo 的自怨自艾,都是對我的解讀而已。
這次因為我前公司的新政策,我又沒有工作了,也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我回國休息了兩個月。以前大多數(shù)公司雖然允許遠程辦公,但是不允許回國辦公,所以每次留給國內(nèi)的時間都很少,1-2 周的時間也就將將夠我把親朋好友見一個遍,根本剩不下什么時間去探索一下其他地方。
這回不一樣了,我沒工作了!

于是我訂了去上海的機票,在那兒住了一個半月,然后在南方盡情地游蕩,像一個游客一樣去看看這些我沒去過的城市。

不得不說,國內(nèi)還是有些太方便了!
作為一個每年都回國,在國外天天看綜藝節(jié)目,睡前活動是刷小紅書的人來說,我感覺我不算一個合格的「海外華人」。
該流行的梗我都能接上,該紅的明星我也都認識,甚至國內(nèi)新出什么口味的奶茶我都知道,出國除了時差和滿眼的大老外,生活也沒什么特別大的不同。
但回國才發(fā)現(xiàn),有些帶不出去的東西才是真的讓人懷念的。
第一個讓我覺得可貴的是「服務」。國外沒有服務是真的,愛沙尼亞更是不可能。
我甚至有時候和朋友總結(jié)我們的奶茶大業(yè)當時為什么能活下來,服務好可能就是我們最大的特色,而我們也僅僅是做到了和每個客人攀談幾句,永遠笑臉相迎而已。

國內(nèi)的服務質(zhì)量是真的很頂,2023 年回國的時候,我還稍微有些不適應,尤其是我發(fā)現(xiàn)一些店里的員工會主動要好評,甚至把我的手機拿走幫我拍照并發(fā)布 15 字好評簽到打卡收藏一條龍。我當時覺得我的隱私受到了一些侵犯,還有點兒膈應。
但這次再回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小小的不適也已經(jīng)消失了!
很多商鋪的服務生已經(jīng)不會非常刻意地要好評了,他們會循循善誘,詢問我們這次就餐/服務的體驗是否愉快,有什么值得改進的地方。如果我的語氣沒有任何不耐煩,他們才會接下去問我,可不可以給一個好評;如果我說可以,他才會再一次用利益誘惑我,告訴我“打卡收藏就送一份小禮物”。

整個過程非常絲滑,我沒有感覺到一點不適,就仿佛我一開始拿出手機就是為了那個小禮物。
我覺得這可能也只是某些店鋪的個人行為,但這種服務的改進徹底消弭了之前那種被硬要好評的尷尬。我甚至會主動寫寫好評,就是單純?yōu)榱松⒉ヒ幌逻@種愉悅。

第二個讓人快樂的是「高鐵」。
以前每次回國都是主要在北京,匆匆忙忙也去不了其他城市,幾乎體驗不到高鐵帶來的便利。
但這回可不一樣了,這回我是主要生活在上海!

江浙滬果然是藏富于民,上海周圍也太好逛了吧???
從上海出發(fā),2 小時能抵達的城市數(shù)不勝數(shù),而且高鐵票也非常便宜。只要不是周末,票也很多,幾乎不需要提前規(guī)劃,完全可以說走就走。

就這兩個月里,我去了蘇州,杭州,義烏,鷹潭,武漢,蕪湖,寧波,臺州。每個城市都先進發(fā)達得和北京差不多,而且每個城市都很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這么一趟下來,我真的覺得以前在北京我就是個土包子。
有時候我如果看票價不貴,還會給自己升一個商務座,或者一等座。
兩個小時的車程,一路躺著去,這種旅行體驗實在是太美妙了...

高鐵真的大大提升了幸福感,真的希望以后全國都可以通高鐵,全世界都可以通高鐵!
最后一個,也是我覺得對我改變最大的,是國內(nèi)的「希望」。
我知道現(xiàn)在經(jīng)濟下行,大環(huán)境不太好,不過這個其實全世界都一樣。
愛沙尼亞的物價已經(jīng)漲得離譜了,要不是我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工作,而且還有兼職,我都不知道該怎么繼續(xù)在這里生存。
每次和國內(nèi)的朋友聊天,基本也都是在抱怨大環(huán)境不好,經(jīng)常加班,也不敢隨便請假。

但我這次在國內(nèi)多呆了一段時間,我現(xiàn)在有點兒感覺,我的朋友們好像是在扮豬吃老虎。
雖然說他們一直在抱怨,但基本每個人都有份不錯的工作;雖然他們抱怨工作累任務重,但真正加班單休的也沒幾個;雖然總是抱怨錢少,但一個個的要不買了房,要不就是計劃假期去海島住全包式五星級酒店。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總體還是充滿了希望的。
每次回國,我的朋友總是會問我要不要一起做個生意,賺點兒外快。就感覺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難,只要動動腦子,賺錢的思路還是很多的。

而在歐洲,我感覺大多數(shù)外國人并沒有那么多心思想這些。他們要么做著一份收入還算過得去的工作,閑下來就在歐洲境內(nèi)四處轉(zhuǎn)轉(zhuǎn),要么就是培養(yǎng)一個不太燒錢的愛好,自娛自樂。好像沒什么人想去掙錢,或者說,他們不覺得這件事是可行的。
我不覺得這兩種生活方式有優(yōu)劣之分,但我會覺得國內(nèi)的想法更讓我覺得有盼頭。

我雖然有一些不太燒錢的愛好,但我也有很多非常燒錢的欲望。我也想回國可以坐商務艙躺著回去,不用忍受小腿腫脹和腰椎間盤突出的風險;我也想在國內(nèi)住五星級酒店,每天讓落地窗灑進來的陽光喚醒我,然后開始一天的行程。
但這些都要花錢的,而且我一個工薪階層可真的是負擔不起。
這次的回國度假最讓我感覺快樂的是,我覺得自己好像又找回 7 年前剛出國時候的心態(tài)了。
24 歲的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又一無所有,無所畏懼。那時候我對自己沒什么規(guī)劃,就想要跳出這個框框看看別人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
但在愛沙尼亞的 7 年里,我無數(shù)次在思考這個決定的對錯。我確實看到了更多,但似乎從一個牢籠跳到了另一個牢籠,而且還給了我更多難以承受的痛苦。

我一度以為自己不適合在國外生活,我就應該回國發(fā)展。但一想到國內(nèi)的利弊,又有點兒望而卻步。我又覺得是自己小題大做,把一些細枝末節(jié)的問題放大了,所以才會自我掣肘。
就在這種來回撕扯的思緒中,我的抑郁越來越嚴重,最后就變得像一具行尸走肉。
而這次回國,當我以一個游客的身份在國內(nèi)旅行,又以本地人的身份和朋友們聚會之后,我覺得這種撕扯其實也是一份禮物。
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四處漂泊的人,在世界各地體驗不同文化的碰撞帶來的火花,用自己的眼睛去理解這個世界。我不適合生活在愛沙尼亞,是因為我已經(jīng)呆的太久了,它已經(jīng)成為了我的第二個北京。我可以在這里卸下行囊,在昏黃的燈光下打開電視,在這里打開我那些無聊的游戲,但不覺得我在浪費光陰。就像我在北京也可以每天就吃外賣,就去打麻將,完全無心去那些景點一樣。
當我再次準備好以后,便從這里出發(fā),向著下一個目標去努力就好了。
想明白這些以后,我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好多了。沒有了那些內(nèi)耗的時刻,也沒有對自己的無限質(zhì)疑和否定。我還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和想說的話,就讓我們新的一年再次在這里相會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