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旅游文寫道,公元1632年徐霞客冒雨登浙江雁湖,恍然若神仙世界,只是,白云寺人已空、寺已坍。公元1618年,徐霞客游安徽齊云山,觀五老峰,講玄帝塑像傳聞。
白岳山,又名齊云山,位于今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西約15公里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丙辰年(公元1618年)正月二十六,徐霞客同濤陽叔翁、及奴仆一起到徽州府休寧縣。
他們走出縣城西門,沿著溪流上行,到達南渡,經(jīng)過一座橋,依順山麓,到達巖下已是傍晚。
他們登山,借用廟里的燈籠,冒著漫天雪花,踩著一路冰棱。
徐霞客經(jīng)過天門和珠簾兩處勝景,都沒有閑暇欣賞,只聽到樹林中冰棱墜落時錚錚的響聲。他剛到榔梅寺,一場大冰雹從天而降。濤陽叔翁與奴仆都在后面。徐霞客獨自躺在山房中的床上,一整夜都聽著屋檐的滴水聲,竟然不能入睡。

丙辰年(公元1618年)正月二十七,早晨,徐霞客見滿山冰花玉樹,天地彌漫著一色銀白。他坐在樓中,恰好濤陽叔翁與奴仆都到了,于是他們一同登上太素宮。
太素宮北向,玄帝塑像臉色黛黑,傳說是百鳥銜泥所塑。塑像完成于宋代,大殿在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新建,庭院中的碑文,是明世宗親自下令制作的。左右兩邊是祀祭王靈官、趙公元帥的殿堂,很雄偉壯麗。
太素宮背倚玉屏似的齊云巖,前臨香爐峰。香爐峰聳起數(shù)十丈高,像只倒覆的鐘,沒有游覽過天臺山、雁蕩山的人會覺得它很神奇。
他們從廟的左面出來,到了舍身崖,轉而往上就是紫玉屏,再西是紫霄崖,都高聳突起。再往西是三姑峰、五老峰,文昌閣則立其前。
五老峰像五位老人并肩而立,不怎么陡峭,很像一個筆架。
他們返回榔梅寺,順著夜里走過的路,走下天梯。但見三面被石崖包圍,上有石崖覆蓋,下則鑲嵌在石崖中間,非常像走廊。
他們沿著石崖前行,珠簾水勝景的泉水飛落在石崖外面。羅漢洞嵌在石崖深處,洞外開闊而洞內(nèi)低矮,縱深卻有十五里,東南方向可通南渡。
石崖窮盡處就是天門。崖石中間是空洞,人在洞中出入,感到高闊氣爽而飛檐突兀,正像傳說中的天門。天門外,高大的楠樹當中峙立,青松蟠曲,綠樹叢叢。天門內(nèi)石崖一帶,珠簾水飛灑而下,是第一奇景。
他們返回榔梅寺歇宿,詢問五井、橋崖的情況,道士汪伯化邀約徐霞客明天早晨與他同行。

丙辰年(公元1618年)正月二十八,徐霞客睡夢中聽人說下大雪,就催促奴仆起床查看,白雪已滿山遍谷了。
上午巳刻,徐霞客同汪伯化穿好鞋上路,抵達文昌閣。天地間茫茫一片白,雖然五井勝景的游覽被阻,但這更加增添了奇景之觀。
丙辰年(公元1618年)正月二十九,奴仆報告說:“云已散開,太陽光已浮現(xiàn)在樹林梢端了?!?/p>
徐霞客急忙披好衣服起床,只見藍天一色,是半個月以來所沒有見到過的好天氣,然而寒風還是非常厲害。于是,他催促汪伯化一同用飯。吃完飯,大雪又重新下起來,飛雪積起來超過一尺厚。
他們偶爾走到樓前,只見香爐峰正正的峙立在前方。樓后走出一位叫程振華的道士,他給徐霞客講述九井、橋巖、傅巖各處勝景的情況。
丙辰年(公元1618年)正月三十,雪下得更大,兼有濃霧彌漫,使人咫尺間不能辨別方向。汪伯化帶著酒至舍身崖,與徐霞客在娣元閣里共飲賞雪。
娣元閣在山崖側面,冰柱一根根從崖上下垂,長的竟然有一丈。峰巒的影像都已消失在雪霧之中,像香爐峰雖然距離很近,也不能看見它的影像。
敬請關注“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