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開始有快三周了,我看了我第一場體育館演唱會,是楊千嬅 My Tree of Live 的廣州站第五場,感覺很抵!
尤其 Encore 部分,像是《火鳥》專輯的拾遺專屬,一連唱了《孔雀》、《知更》、《翅膀下的風(fēng)》三首歌——第六場接著有《煉金術(shù)》和《的士司機(jī)》的“拾遺”,《電光幻影》專輯牌面給足!

說來我看楊千嬅的緣分,都在珠三角區(qū)了。2011 我人生第一次到訪廣州,就是為看當(dāng)年 “Ladies&Gentlemen” 巡演而來,那場還有丁子高驚喜現(xiàn)身合唱《飛女正傳》,有嘉賓劉浩龍合唱《姊妹》等等我過了十五年也沒忘掉的畫面;
2017 圣誕節(jié)去香港二度觀看楊千嬅,是因“三二一 GO!”的 TOUR,選了 Day 1 場次居然都沒唱《再見二丁目》,但那次也有《知更》的編排,亦算另外一種驚喜吧。
從 Ladies&Gentlemen 的廣州看到這次 My Tree of Live 的廣州,千嬅和她的音樂更似“發(fā)芽”的過程,因為 Ladies&Gentlemen 之前的十五年,楊千嬅發(fā)行有超過三十張專輯 / EP / 精選等不同規(guī)格的廣東歌及國語歌作品,那該算作她“生長”的階段;
后面這十五年間,她發(fā)行《火鳥》和《如果大家都擁有海》兩張專輯,也有《One On One》一張新歌+精選及優(yōu)質(zhì)的單曲若干,比如這次在演唱會上演唱的《還有事情可慶祝》,我都曾在我的 2022 年度盤點中,選這首歌成為我的年度單曲之一。
——想到這樣的時間線和作品釋出濃度,我明白了 My Tree of Live 的意義和概念內(nèi)核。

聽楊千嬅的歌,會不斷產(chǎn)生共鳴,因為一曲曲、一段段,都像我不斷在預(yù)習(xí)、再經(jīng)歷自己的人生。
當(dāng)她在 90 年代末《再見二丁目》唱“唱片店內(nèi)傳來異國民謠,那種快樂突然被我需要”,是我這十年來一而再獨游東京時的感受;
成年后第一次和朋友去雞尾酒吧,以為不會出錯我因《可惜我是水瓶座》點了長島冰茶,結(jié)果一醉難醒,醒來后不得不佩服千 Fa 主演的電影《千杯不醉》中的小敏 (角色名);
當(dāng)聽千 Fa《自由行》,我想起曾第一次去冰島時的平靜和歸來后的不適,是她唱著“冰島也沒有避世的小鎮(zhèn)”,字句毒辣也內(nèi)意不假;
第一次到香港旅行爬完太平山,要下山時走到了芬梨道,腦海中想起的正是《芬梨道上》;

還有這輪 List 上的《大傻》,已經(jīng)人到中年的我,分分鐘懂得了珍稀與慶幸,慶幸“我們還有手仍能拖 夢仍能造 眼仍能看 心仍能開 找到笑的理由”,是很大的幸存;
《還有事情可慶?!防铩疤崞?母親總算健康算作唔錯 (不錯)”是值得很多個中年人要開“香檳兩瓶”去慶祝的事。
樹會茁壯生長,年年歲歲的時光也會給人注入生命的力量,23 年前《楊千嬅》一早激勵所有人的那些話,至今仍有實實在在的意思鮮活存在著:
“如果想照耀萬人 請加點信心
如果想抱住情人 請吸取教訓(xùn)
如果想快樂做人 請敲敲你心
如果可磊落做人 你會更吸引”
楊千嬅說她在漸漸成長后,學(xué)會了欣賞自己已有的,學(xué)會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便是今時今日的她;聽楊千嬅快 30 年今時今日的我們,即使偶有感到沮喪,在千 Fa 的歌里,也總能得到詞曲唱之間無形又實際的鼓勵和陪伴。
倒是我和楊千嬅的緣分,可能在北方真的不夠。千 Fa 在 2019 和 2024 兩度到北京開演唱會,我兩度都到臺北出差,尤其 2019 我搶到的是第一排的三連坐(在還沒實名制看演唱會的年代),都不得不轉(zhuǎn)給朋友去帶我欣賞,去年千 Fa 去天津時,也趕上我到南方出差。

終于在廣州看到了她本輪的“最終場”,也開啟了我 2025 觀看演唱會的序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