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日軍鐵蹄踏上中國領土,武力入侵我國東北地區(qū),炸毀南滿鐵路,還甩鍋給中國,以此為借口向沈陽發(fā)起進攻。
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但敵軍有備而來,即使我們拼盡全力,歷時4個多月抵抗,還是被日軍占領了東北全境。

這就是918事變的全部經過,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
從這一天起,中國人民與日本人展開了頑強對抗,雖然最終我們勝利了,可我們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無數英雄兒女死在了這場抗戰(zhàn)當中。
陳惠琴就是最悲壯的烈士之一。
日本人的手段
入黨以來,陳惠琴一直兢兢業(yè)業(yè),任勞任怨地從事著地下工作,白天,她是教書育人的女教師,晚上便化身一名我黨情報員,冒著生命危險,將組織上的情報分發(fā)給各個點的同志。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陳惠琴更合適主動申請,承擔起收集日軍情報的工作,當時組織考慮到她一個柔弱女子,十分危險,考慮再三也沒有決斷,陳惠琴得知后表示,正是因為她是一個女子,才容易在敵人眼皮子底下活動而不被懷疑。

日軍的手段有多殘忍,黨組織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們黨很少在這種危險的事情上啟用女黨員,但在陳惠琴本人的堅持下,最終組織還是給她安排了情報傳遞工作。
這可是陳惠琴的強項,多年來,不管是面對國民黨還是日軍,陳惠琴的工作始終沒有出過紕漏。
尤其抗日戰(zhàn)爭期間,陳惠琴利用自己老師的身份,向學生傳達日軍的侵略罪行,宣傳國家抗日的決心,鼓勵大家不要害怕,勇敢地與日寇做斗爭。
并在此期間收集大量日軍情報,冒險傳遞給抗戰(zhàn)前線。
據悉,陳惠琴的情報絕大部分是對前線有利的,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傳遞到前線的情報,曾挽救過無數戰(zhàn)士的生命,陳惠琴的功勞,不亞于在戰(zhàn)場上殺敵的戰(zhàn)士。
當然,這些情報越是有價值,日本人就越容易發(fā)現傳遞消息的人。

1941年,與陳惠琴接頭多年的隊伍中出現了叛徒,日本許以重金,從那人口中獲取了陳惠琴的真實身份,以及下一次接頭時間。
毫不知情的陳惠琴就這樣,在傳遞情報的過程中,被日本人逮了個正著。
起初陳惠琴還想憑借此前脫困的經驗,裝傻蒙混過關,但當她看到那個叛徒后,心里便清楚,此行怕是兇多吉少了。
日本人抓住陳惠琴后,也想如法炮制,用金錢向陳惠琴示好,希望能從她嘴里獲得更多地下黨員的線索。
但陳惠琴卻是個油鹽不進的人,日本人只好換個招式對她。
侵略中國那么多年,日本人深知,中國人極其看重名節(jié),于是便想從精神上對其進行摧殘,找來了30個日本兵,輪番對陳惠琴實施暴行。

經此大難,飽受屈辱的陳惠琴已然是一副視死如歸的態(tài)度,說什么也不肯張開嘴。
日本人沒得到半點想要的信息,耐心也逐漸耗盡,但只要陳惠琴還有一口氣在,他們就還有無數殘忍的招數等著她。
日本人的手段,連很多大男人都扛不過去,可陳惠琴卻抱著視死如歸的心態(tài)生生挺了過來。
就在陳惠琴快要被折磨的斷氣之時,日本人停止了獸行,他們不會讓陳惠琴就這么死去,哪怕是死也要讓她死的稍微有“價值”一些。
陳惠琴的生命最后時刻是在刑場上,日本人想用她的死來震懾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地下黨。
當陳惠琴被押解上刑場那一刻,圍觀群眾無不動容。

她渾身上下都是傷,雙眼也被日本人生生挖去,但這個女子卻沒有喊我一聲疼。
或許她也想喊,但她喊不出來,因為她的下巴被日本人穿了一個洞,被押解上刑場時,整個下巴都是腫脹的,傷口看著非常滲人。
但即使是這樣,在生命最后時刻,陳惠琴還是拼盡最后力氣,喊出了那句“中國共產黨萬歲”。
選擇
地下黨員陳惠琴的死,讓黨組織無比痛惜,很多人都恨不得立刻救出那個叛徒,將其碎尸萬段,但這樣一來也正中敵人下懷,他們會趁此機會抓捕更多的地下黨員,那陳惠琴的死就完全失去了意義。
日本人的陰謀到最后還是落空了,陳惠琴的死并沒有嚇退躲在暗處的共產黨員,反而激起了大家斗志,堅定了要將侵略者趕回老家的信念。

當時陳惠琴的直接上級是最心疼的,他對陳惠琴的情況比較了解,也曾多次與人談及陳惠琴的身世,她實在是一個堅強的女子,她也本不必出來搏命的。
陳惠琴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對陳惠琴的教育也是悉心周到,在那個年代,父母所愿,不過是希望兒女健康安穩(wěn)過一生,他們培養(yǎng)陳惠琴的初衷就是希望知書達理的她,能找到一個靠得住的好人家,安穩(wěn)度過一生。
但受過教育的陳惠琴又何嘗不明白,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國家都破碎了,小家庭又談什么幸福?
于是在接受了進步思想后,陳惠琴毅然決然選擇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直到死的那一天,她也堅守著自己入黨時的承諾,沒有出賣過任何人,更沒有出賣自己的靈魂。
陳惠琴用生命保護了這么多同志的性命,那活著的人就必須帶著她的遺志走到最后。

抗日戰(zhàn)爭后,陳惠琴被追封為烈士,她的名字和千千萬萬烈士一樣,被刻在紀念碑上,供世人緬懷紀念。
在我們看來,那碑上只有他們的名字,可那每一個名字后面,都是一段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史。
除了陳惠琴以外,還有很多不讓須眉的巾幗英雄。
第一位就當屬毛主席的發(fā)妻,楊開慧。
楊開慧本人看著溫婉柔弱,但實則內心剛毅。
若換了旁的女子,得知自己丈夫所某大業(yè),估計嚇都嚇死了,可她卻以柔弱的身軀,始終堅定地站在毛澤東身后,為他掃清后方一切障礙。
大革命失敗后,楊開慧獨自帶著孩子回鄉(xiāng)看望父母,沒想到被敵人得到風聲,二話不說就將其逮捕。
當時國民黨正重金懸賞,四處抓捕毛澤東等人,抓住楊開慧也算是意外之喜。

起初國民黨并沒想殺了楊開慧,只想借他來羞辱毛澤東,他們希望楊開慧能公開聲明,與毛澤東斷絕關系,并說出毛澤東的藏身地點,就可以放她回家。
但楊開慧卻笑了,她斬釘截鐵地告訴敵人,別說透露毛澤東的藏身地點,就是讓她脫離與毛澤東的關系也做不到。
楊開慧的堅貞不屈最終還是惹怒了敵人,若連一個區(qū)區(qū)女子都對付不了,那還談什么軍國大業(yè),于是在商議之后,國民黨最終決定殺了楊開慧。
1930年,楊開慧英勇就義,去世時才29歲,毛主席得到這個噩耗悲痛至極,他甚至責怪楊開慧,不該這么死心眼,只要能活著,斷絕關系又能如何呢?

這是毛澤東的想法,但楊開慧有她自己的堅持,若連她都無法始終堅定站在毛澤東這一邊,那么跟隨毛澤東一起共事的同志,又談什么風雨同舟呢?
這是一個女子的堅毅,她用生命為中國人民換來了一個美好的前景。
巾幗英雄
抗日戰(zhàn)爭中,許許多多的女英雄用生命代價換來了我們最終的民族勝利。
其中一位叫江竹筠的女烈士,也給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時,江竹筠還不是共產黨員,但她也積極加入救國行動,那時候國內無非就是國共兩大陣營,江竹筠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觀察,最后在老師的點撥下,選擇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江竹筠之所以會做這樣的選擇,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雖然都是抗日,但國共兩黨背后的目的也有區(qū)別,她認為共產黨的最終目的,更符合中國人民的愿景。
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江竹筠的聰明才智也得到了黨中央的認可,但彼時內戰(zhàn)爆發(fā),國家的危難并沒有結束,于是派遣她繼續(xù)潛伏在川渝地區(qū)活動,與彭詠梧假扮夫妻,為黨中央傳遞情報。
這意味著江竹筠還要繼續(xù)生活在危險當中,但她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組織的安排。
在此期間江竹筠也收獲了愛情,她原本與彭詠梧假扮夫妻,但扮著扮著還真扮出了情誼,組織上也看好這段婚姻,當即就同意了兩人的婚事。
但此舉也為江竹筠最后的結局埋下的隱患。
1948年,彭詠梧在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江竹筠得知后肝腸寸斷,彼時她本該在家照顧孩子,可丈夫死后,江竹筠立刻拋下了家庭,決定接手丈夫的工作。

也許是丈夫的死讓江竹筠深受打擊,讓她始終無法專心工作,以至于特務混進了隊伍也未能及時察覺。
1948年5月,江竹筠所在地下組織被國民黨識破,他們抓捕了一些同志,并對他們進行嚴刑逼供,其中一個同志因為經受不住嚴刑拷打,出賣了一部分名單,其中就有江竹筠。
當時江竹筠已然意識到情況不妙,準備收拾東西離開,但國民黨還是先一步找上了她。
江竹筠和眾多黨內同志一起,被送到了重慶,關押在了渣滓洞。
國民黨也曾對她刑訊逼供,但江竹筠始終不曾開口說一個字,敵人沒有辦法,只能選擇將她暫時關押起來。
彼時已經是革命勝利前夕,國民黨的勢力大不如前,只要渣滓洞中的人再幸運一些,就能盼到自由。
可江竹筠就是那么不幸運。

1949年10月,江竹筠和渣滓洞中的戰(zhàn)友們得知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大家非常激動,以為很快就會獲得自由,于是江竹筠組織大家一起繡紅旗,慶祝解放。
可殊不知,此舉也引起了國民黨的不悅,尤其是在得知江竹筠被關在渣滓洞中時,依然想辦法向外界傳遞消息,那些人更是怒火中燒。
1949年,關押江竹筠的牢門打開了,當時她還以為即將獲得自由,對方也沒有多說,只說要將她轉移到別的地方。
那時,江竹筠始終抱著重獲自由的美好想象,還與獄友擁抱告別,直到敵人將她帶到刑場,她才知道,敵人這是想要她的命。
但即使站在刑場上,江竹筠也沒向敵人低過頭,曙光已經來了,即便是她死了,結果也不會改變,這場對抗中,她始終是勝利的那一個。
就這樣,江竹筠英勇就義,死在了頑固派的手中。

犧牲在勝利前夕,江竹筠烈士實在讓人意難平,但她直到赴死前一刻都沒有向敵人低頭的勇氣,也令人欽佩。
這些過往艱辛歲月,即便是現在看來,依然讓人無比沉痛,實難想象,那些經歷過艱難歲月的前輩,該是如何的艱難。
中國人不但應該永遠記住這些人的名字,還當珍惜當下美好生活,因為我們不光為自己而活,還要替先烈們好好活,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犧牲并不是沒有價值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