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會說
五彩斑斕,五彩繽紛,
那五彩,是哪五彩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彩,原本叫五采。
五采一詞,
早在《尚書·益稷》
一篇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
五彩是指
青、黃、赤、白、黑
這五種顏色,有時也稱為五色,
古代以這五種顏色為正色。

《周禮·冬官考工記》提到:
“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
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
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古人將東南西北天地,
對應(yīng)了六種顏色。
東方,對應(yīng)青色,
南方,對應(yīng)赤色,
西方,對應(yīng)白色,
北方,對應(yīng)黑色,
天,對應(yīng)玄色,
地,對應(yīng)黃色
玄,黑中帶赤,與黑接近。
青、赤、白、黑、玄、黃,
留黑去玄,就剛好是五色,
象征著東、南、西、北、地,
可見五色在古代的重要性。
后來五彩,又泛指各種顏色。
五彩斑斕,以及五彩繽紛,
這里的五彩,就是一種泛指。
五彩斑斕,有時也叫五色斑斕。
我國明清時期有五彩瓷器,
其中的五彩同樣,
也并非僅五種顏色。
注:繽紛,指繁多/雜亂。
斑斕,指顏色錯雜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