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劃一的精神世界只剩下春晚這一個孤島。孤島的外面并不是未知的海洋,而是文化的荒漠

在我小時候,同齡人就以除夕夜看春晚為恥了。以前總說春晚眾口難調(diào),但眾口難調(diào)總會有一部分人喜歡,眾口都不喜歡就不是難調(diào),而是難看。然而,從我小時候到現(xiàn)在,春晚又難看了很多年,一直在難看,從未被超越。
毫無疑問,今晚的春晚,必然還是熟悉的味道,依舊的難看。
倒不是因為我們?nèi)鄙傥乃嚾瞬?,閉著眼睛在北京人藝抓一個導演,在德云社抓一把說相聲的,讓他們順便把小品也一起演了,在上海音樂學院亂抓一個畢業(yè)生當音樂總監(jiān),都比春晚好看得多。
為什么請了那么多當紅炸子雞的網(wǎng)紅,演員,歌星,相聲,卻愈發(fā)難看呢?
春節(jié),傳統(tǒng)留給每個中國人的文化烙印,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和商業(yè)勢能。因此,春晚,已經(jīng)不是一臺文藝晚會,而是文化精神在太陽光輝下的洗滌,也是商業(yè)G點上的流量狂歡。而現(xiàn)在的人,沒有老一輩那么敦厚老實,見得也多了。神圣被解構成了每個人心中神圣的欲望,只剩下各自沒有神圣的狂歡。因此,已經(jīng)被解構的神圣就成了被看破的虛假煽情。這樣的南轅北轍,鑄就了永遠難看的春晚。
但再難看的春晚也是春晚。除夕那一刻,吐槽的,無聊的,都在聊春晚,哪怕晃一眼,才表明這是除夕。整齊劃一的精神世界只剩下春晚這一個孤島。孤島的外面并不是未知的海洋,而是文化的荒漠。
我們發(fā)祝福短信,除了群發(fā)和矯揉造作的修辭,已經(jīng)想不出怎么祝福別人了。連祝福這個詞也忘了起初的意思。但又不得不發(fā),不發(fā)好像就不算過春節(jié)。
我們團年,無論是家人還是公司,除了機械般的舉起酒杯,已經(jīng)想不出怎么溝通交流了。今年賺了多少,拿了什么成就,愛人孩子怎樣。堆著笑臉,說著自己都不知道為何要說的話。但話又不得不說,笑臉不得不堆,酒杯也不得不舉,年不得不團。不然,好像就不算過春節(jié)。
年過得熱熱鬧鬧,每個人,家,靈魂深處的年,卻愈發(fā)冷清。
熱鬧與冷清之間不是張力,而是深深的疲憊。
所以,不要問春晚為何還是難看,要問的是我們?yōu)楹慰偸瞧v狂歡。

歡迎轉(zhuǎn)發(fā)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