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的《射雕英雄傳》終于要拍電影了,本次由徐克全程操刀,包括編劇也一并是他。這個IP以前拍過好幾個版本的電視劇,卻從沒有人嘗試過拍電影,主要原因是整個IP故事冗長,沒有特別精彩的片段可以獨立成章,所以,一直沒人拍電影。

如今徐克節(jié)選原著的第34至40章,將其改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相對徐克而言,局長還是放心他的改編的,畢竟他在20年前,已經(jīng)拍出過《蜀山傳》這種級別的仙俠片,所以,他對這種武俠片的制作絕對游刃有余。

而且這次的《射雕英雄傳》一共有三部曲,今年上映的只是首部曲,與《封神》三部曲的模式有些相似,絕對是春節(jié)檔最值得期待的電影。

《射雕英雄傳》可以說是金庸武俠小說最特殊的一部,因為主人公郭靖并不是一個天賦異稟之人,也不像其他小說的主角一樣,擁有各種奇遇,以及撿到什么秘籍或者法寶,才武功突飛猛進的。郭靖更像是一個平凡人,他的資質(zhì)甚至比正常人更差,他的經(jīng)歷與我們絕大數(shù)人一樣。從一開始他就生活在草原,原本并不想修煉什么絕世武學(xué),可是由于江南七怪這群勝負欲極強的人,一直強迫他學(xué)習武功,才一步步成為人們眼中的大俠的。

原來江南七怪與丘處機曾經(jīng)比武沒有分出勝負,于是建立賭約,兩波人分別教郭靖和楊康武功,最后比拼看誰教出的徒弟更厲害。江南七怪可以說比較倒霉,他們本身的武功就是三流水平,打架從來沒贏過,罵人卻從沒輸過,而這次又遇到郭靖這個榆木疙瘩,基本上必輸無疑。不過他們并沒有放棄郭靖,幾個人還是硬著頭皮給郭靖傳授自己的絕技。這些人的武功并不高明,只是由于練功時間比較長,才將武功的招式練成絕招。這樣以來,他們的武功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也沒法原汁原味傳授給郭靖。


他們給郭靖教了一個月就不耐煩了,因為根本沒有任何成效。后來,郭靖只是在他們這里學(xué)到了一些基本功,即便修煉了十年武功,也仍舊是一個菜鳥。自從他結(jié)識馬鈺之后,才修煉到了全真教的內(nèi)功心法,這也為他后來學(xué)習其他武學(xué)打下基礎(chǔ)。雖然十年時間,郭靖并沒有修煉高明的武學(xué),可是這十年對他很重要,畢竟讓他從一竅不通,變得對武學(xué)基本開竅,所以,才有了洪七公給他傳授降龍十八掌,他可以在短時間就學(xué)會的奇跡,以及周伯通給他教的空明拳,和后來他自學(xué)的九陰真經(jīng),都是因為他有十年的武學(xué)基本功,才能被一點就通。


本次電影主要武林人士以保衛(wèi)南宋為背景,所以,片名副標題也叫“俠之大者”,其背后含義就是“保家衛(wèi)國”。電影一開始,郭靖已經(jīng)修煉成各種武學(xué),他召集來中原人士,與各路俠義之人,一起抵抗已經(jīng)攻入主城區(qū)的金人。郭靖由肖戰(zhàn)飾演,而胡軍飾演的是郭靖的第三任師傅洪七公。這次胡軍駕馭的角色確實有些反差,局長覺得讓他演楊康,或者郭靖都是合適的。其次,梁家輝飾演的是歐陽鋒,這個選角還是可以的。

電影開篇,似乎是江南七怪的柯鎮(zhèn)惡,與郭靖的一段對白。當時他說:“郭靖,你說天下之大,有多少高手,最巔峰的武功,又是如何交鋒?如何稱霸?”。郭靖并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只是提出,雖然江湖中的高手如云,但是他們未必對蒼生有憐憫之心,而武功比較低的人,未必不能行俠仗義。


郭靖的話語很簡單,他是想說,一個人要想保家衛(wèi)國,并不是由武功高低決定的,而是看這個人有沒有“俠義之心”,如果有“俠義之心”,這個人即便不會武功,也可以保家衛(wèi)國,即便他不能抵御千軍萬馬,卻能將所有赤誠之心連接起來,對敵人造成精神層面的重創(chuàng)。

其實郭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他一直認為自己比較愚笨,武功低微,即便他最后已經(jīng)修煉成降龍十八掌,也沒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所以,他才會語重心長的說出那段“俠之大者”般的話。從預(yù)告片最后一段來看,當時金人首領(lǐng)說的那番話,可以看出,當年郭靖組織的中原大軍,絕對是各個武功高強的高手,有著以一敵千的水平,而郭靖更是厲害,一招降龍十八掌,就可以抗衡敵方的千軍萬馬。

總而言之,郭靖是一個很容易被觀眾代入的角色,他雖然愚笨,但在開竅之后,已經(jīng)是普通人的頂配了,也就是說,郭靖所取得的成就,已經(jīng)是普通人可以努力的極限了。然而現(xiàn)實之中,絕大數(shù)人都沒有郭靖那種機遇,能遇到那么多貴人,給他傳授武學(xué)。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很有徐克的味道,基本上制作層面沒有問題,就看故事改編的情況了,希望徐克再別犯故事單薄的問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