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平臺公開始銷售一種包含全部第一輪生肖郵票的小全張,介紹中稱其采用雕刻版印刷且為郵政出品,售價則高達498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郵票的市場價值整體都在走下坡路,但1980年猴票依然保持著五六千元的成交價格,而這枚小全張猴票的特點是:有和原版郵票上一樣的雕刻版線條,面值上沒有標注不是郵票的黑色斜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公布的細節(jié)看,這枚猴票已經仿的非常像了,無論是“中國人民郵政”上的標志性竹節(jié)效果,還是面值處的輕微雕刻線條漏印,甚至連猴子毛發(fā)邊緣也做到了由粗到細的漸變,如果不是專業(yè)集郵者或是擁有真猴票的人士,單單拿出這枚猴票我想絕大多數人士都無法有效分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少人曾表示,只要郵票印版還在,那么猴票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對于此種說法我是深不以為意的。雖然現在的印刷技術較四十年前強了許多,但無論是當年的印刷機、紙張、還是特殊調配的油墨都已無法完全復制,即使郵票母版還在,也不能適用如今的郵票印刷機,所以就算北京郵票廠原廠原版印刷,也做不出和1980年一樣的效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這種和原版猴票極像的印刷品究竟是什么,如此相似又沒有明確區(qū)分標志的印刷品,是否正規(guī)?

針對郵票圖案印刷和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曾在2021年3月4日通過了《仿印郵票圖案監(jiān)督管理辦法》,其中就對這類印刷品進行了定義:

仿?。菏侵赋婪òl(fā)行郵票以外,在各種材料、介質上印制郵票圖案全部信息或者票面基本特征的行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郵票圖案包括票面上的文字、符號、圖形、色彩、形狀和齒孔,所以這枚小全張是標準的仿印郵票,按照《管理辦法》仿印郵票圖案“應當依法經郵政管理部門批準,且“禁止個人仿印郵票圖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這種常見于雜志海報之上的郵票圖,為防止人為剪下進行冒充,往往會在郵票圖案左下角或右下角加印一條明顯斜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枚小全張上的猴票如此逼真,卻沒有加印斜線,如果不是違法制作,那就是因為仿印品本身大小和原郵票尺寸差距較大,按照《管理辦法》中第十六條規(guī)定:同等材質原色仿印的郵票圖案,應當將周長放大或者縮小三分之一以上。如果差距不足三分之一,需在左右下方面值處加印一條明顯斜線,斜線長度不得小于周長的七分之一、寬度不得小于0.2毫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雖然沒有拿到仿印品實物無法測量,但從公開的照片上可以看到,仿印品橫向齒孔為26個,縱向齒孔為31個,而1980版猴票的橫向齒孔為16個,縱向齒孔為19個,無論是縱橫比還是實際大小,兩者都有很大差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無論二者多么相似,按照《管理辦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禁止使用仿印郵票圖案及制品作為郵資憑證”。所以仿印品并非郵票,上邊的面值也不具備金融屬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專業(yè)集郵者面前,這樣的仿制品能夠看出很多問題,懂一些郵票的人也絕不會高價購買,所以這些商品根本不是為專業(yè)集郵者準備的,498元是一個門檻,是為一些人量身定制的破財之坎。

隨著仿印品種類的增多,打著郵票名義的工藝品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網購平臺上,甚至郵政自己的網上營業(yè)廳也在銷售“印樣”“藏書票”“金銀郵票”這些看似是郵票的工業(yè)制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買與賣之間,永遠只存在一個獲利方,或許有人在收藏領域中聽說過那么一兩個撿漏的故事,但那是在賣家不懂和機緣巧合的前提下,現實是哪有比郵政更了解郵票的企業(yè),撿漏無疑就是在關公面前耍大刀,是一定會落得和華雄一樣的下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