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又見才子伴樂談

又是新春初開時,沒有年前沖刺一般的加班,晚上躺在沙發(fā)上看窗外時而升起的煙花,忽然想到天空中另一種別樣的煙花,那便是流星,曾經(jīng)也有中二少年的時候,蹲在屋頂?shù)?a class="keyword-search" >流星的傻勁兒似乎還有依稀記憶:閉眼、合掌、許愿,仿佛真能抓住那轉(zhuǎn)瞬即逝的光。如今要談及的主角,便是前兩個月,由水月雨把這股“抓流星”的執(zhí)念塞進耳道,取名Meteor(流星)的塞子。我們常說人生就像一場豪賭——有人砸錢買表,有人氪金玩車,而水月粉絲們的快樂,是把一串數(shù)字換成塞進耳道的星河。Meteor是水月雨旗下新一代的中堅產(chǎn)品,戴上它,是聽歌還是許愿?咱們慢慢說。

最早見到Meteor是2024廣州展的時候,用當時水月雨自己的話說,Meteor屬于一個全新的系列,或者說全新的架構(gòu),這是一個7單元三分頻的入耳塞子,一圈兩鐵四平板,動圈負責低頻,動鐵輸出中頻,高頻則是由平板單元負責還原。這種配置和大多數(shù)用動鐵作為高頻的單元的塞子并不太一樣,不過在水月雨手里并不是首創(chuàng),以前我分享過的DUSK便是這樣的一種嘗試。值得一提的是,Meteor的腔體相對DUSK來說,絕對是大了一圈的,腔體的厚度比較顯著,這也是和它的框架和單元選配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的。當然了,既然叫做Meteor,它和流星必然是有關(guān)系,腔體外側(cè)的面板上,各鑲嵌著一塊隕石的碎片,每個碎片都帶著魏德曼花紋,因為花紋的唯一性,所以每條Meteor也都是獨一無二的。水月雨官方對于魏德曼花紋的形成有比較詳細的講解,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如今市面上的入耳塞子很多,除了內(nèi)部的聲學設(shè)計,各個品牌也會在腔體和外觀上面,去花很多心思設(shè)計,以凸顯自己的品牌個性。Meteor選擇用隕石碎片這種材質(zhì),也是挺有想法的,你說它是噱頭嗎?既是,也不是,因為這兩片經(jīng)過精密切割的碎片,是內(nèi)嵌在腔體里,位于動圈單元的后方,除了作為裝飾,還作為后腔止振板。換句話說,碎片是腔體內(nèi)聲學環(huán)境的一部分,當然,水月雨是充分考慮過碎片的個體影響的,精密的尺寸控制使得每一個Meteor在聲學一致性上都是OK的。我對這個騷操作的評價是:顏值即正義,且正義不講武德。Meteor的外殼使用了高透光的樹脂,像極了一顆封印了流星的琥珀,如果你從腔體側(cè)面觀察,其內(nèi)部的大部分單元和聲學導(dǎo)管都纖毫畢現(xiàn),不過動圈單元你看不到,因為它距離隕石碎片非常近,這顆動圈單元的尺寸比較大,達到了13mm的口徑,這是一個頗為驚人的數(shù)字,這也是為什么Meteor的腔體深度較大的原因,低音單元,一寸大一寸強,13mm的口徑從物理特性上是可以滅掉許多同價位級別產(chǎn)品的,如果你還以為“水月雨是不是沒低頻”,光是這顆低音單元就足夠打臉的了。聽MJ《Billie Jean》的前奏,貝斯聲一響,小心臟差點跟著共振。Meteor低頻像裹了層粉紅天鵝絨的拳頭在砸你的心口,下潛夠深,回彈利落,卻不會轟得人七葷八素,有質(zhì)感。

關(guān)于高音單元采用了微型平板單元這件事,主要的考量是頻寬和奇次諧波失真的問題,前者事關(guān)分頻設(shè)計,后者影響延伸和音色,大多數(shù)權(quán)衡其實我在DUSK的分享中有過提及,就不多說了,我更在意的是動圈單元前方有一個小小的柱狀裝置,這是個銅色小部件,透過樹脂腔體可以看到像一根短短的棒子,這是利用3D打印的前腔工藝組合金屬零部件,在動圈導(dǎo)管路徑中放置的被動式聲學陷波濾波器結(jié)構(gòu)。你可以把這個小模塊在Meteor腔體中的作用,理解為類似于我們在聽音室里面做的室內(nèi)聲學處理,首先它是無源的,也不參與電信號轉(zhuǎn)化為聲音信號的過程,而是在聲音信號產(chǎn)生之后發(fā)揮作用,像擴散板、吸音棉一樣對聲音進行調(diào)整,從而影響到我們最終聽到的聲音,換句話說,這個模塊是一個調(diào)音的工具,和耳塞內(nèi)部常見的調(diào)音紙/棉類似。具體在Meteor身上,是針對性消除動圈單元在4.7k和7.2k兩個頻段的諧振產(chǎn)生的波動,讓音色干凈順滑。當然,這個濾波器模塊比調(diào)音紙復(fù)雜的地方是它參與整體腔體單元耦合,因此它也是高度定制的,必須是Meteor這個腔體,必須是13mm的這顆單元,才能適配,單獨拿出來放在其他耳機里面,會起反作用的。我之所以關(guān)注這個小部件,是因為它的背后,其實是品牌方強大的聲學計算和模型推演能力,這點,一般小品牌做不到。

談?wù)劼曇?,Meteor這個塞子驅(qū)動門檻不高,18.5歐的阻抗以及高達120db的靈敏度,前端稍稍有點功率都可以大聲歡唱,但咱也要考慮13mm動圈對于電流收放的需求(類似功放驅(qū)動箱子的阻尼系數(shù)),這陣子我搭配比較多的,是山靈的微型電子管DAP播放器M8T,以及搭配手機使用的德森瑞Clarinet單簧管便攜解碼耳放一體機,當然,還有水月雨自家的夢想碟機。這幾臺前端的共性是在驅(qū)動功率方面都有比較大的余量,不是那種摳搜搜小功率的路線,因為,Meteor這個塞子本身已經(jīng)足夠細膩,前端可以不吝于動態(tài)。

前面說過,低頻這塊,得益于13mm大尺寸動圈單元,無論量感還是下潛,都是輕松拿捏,而且這是帶著隕石味兒的低頻哦,如流星落地,下潛直接捅穿地核,量感卻收得極克制,算是但炸裂與克制的平衡術(shù),千萬不要用水月雨沒低頻這個老梗去看待Meteor。中頻和人聲一直是水月雨的強項,Meteor的人聲還是比較清麗的風格,拿來聽Jennifer Warnes、王菲和Demis Roussos這幾個風格各異的發(fā)燒人聲代表,都有模有樣,密度不缺,齒音適度,人聲的距離不算特別近,這個是我喜歡的類型,畢竟如果一個塞子能聽出歌手昨晚吃沒吃火鍋。那味道大概是有點大了。此外,聽ACG或者一些原聲,是水月雨一貫的強項,夸張點說,聽《鬼滅之刃》OST,炭治郎的刀仿佛砍在我老板的天靈蓋上,過癮。

我一向?qū)λ掠甑闹懈哳l表現(xiàn)是充滿期待的,延伸和量感永遠不是問題,問題是風格,妖嬈還是直率?Meteor的答案是后者,所以聆聽小編制器樂類作品,你可以聽到有跳動感的揉弦,真實不做作,細節(jié)夠多,但不喧賓奪主。Meteor在原線下的聲場中規(guī)中矩,不算大,樂器分布錯落有致,略擁擠但不干擾,嚴格一點挑個刺就是器樂的層次感有些短板,但后續(xù)官方很針對性地推出了一款升級線,叫“熱海”(是贈品嗎?好像沒見單獨售賣的),原線下的一些凌亂就被打掃得干干凈凈,其實從整體信息量來說,熱海升級線額外提供的信息量并不造成質(zhì)變,但貴在整體更加有序,順滑。加持熱海的Meteor在氣質(zhì)上更像一個穿白大褂的詩人,浪漫,干凈,不過分熱情。當然,如果你搭配更高端的升級線,比方說FA的毒液這種強調(diào)音色和細節(jié)的線材,Meteor的潛力還是大有可挖的。不過,畢竟Meteor的定價非??酥疲挥胁坏?k,所以在周邊搭配方面,大家也不用過于行為藝術(shù),本來用2999買一條塞進耳朵的銀河,已經(jīng)超值了。

文末,想起《小王子》里那句:“星星發(fā)亮是為了讓每個人有一天能找到自己的星星。”如果你既要又要,額外還貪圖那點與眾不同的小心思——閉眼許愿吧,水月雨已經(jīng)幫你把流星塞進Meteor的盒里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