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原國民黨高級將領黃維被宣布特赦,走出了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他的發(fā)妻蔡若曙苦等多年終得團聚。然而就在黃維出獄的一年后,蔡若曙卻投河自盡了。為何會這樣呢?這一切還得從黃維的性格和經歷說起。

“書呆子”黃維
黃維是一個典型的“書呆子”,有可取的一面,為人忠誠、光明磊落。但黃維書卷氣息太濃,執(zhí)拗不懂變通。要是能跟對人,那還好說。如果他能一直跟著好大哥方志敏,可能結局會有所不同。

黃維和方志敏相識于江西一所師范學校,方志敏是學長,對黃維很是照顧。方志敏的學識和愛國情懷也深深影響了黃維。
后來,他們聽說孫中山先生準備在廣州籌辦黃埔軍校,在上海有報名處。于是二人就一同到上海報名,到了之后才知道來早了,黃埔軍校還沒開始招生。

方志敏見黃維囊中羞澀,就給他找了一份機修廠小工的工作,這也是“永動機之夢“開始的地方。

等到1924年黃埔軍校正式開始招生時,二人在上海報名并順利通過初試,下一步就是去廣州參加復試。通過方志敏的渠道,黃維南下廣州成功進入了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一期的學生。
而方志敏卻找到了另外一條路,加入了我黨,返回江西秘密開展工作。自此,二人分道揚鑣。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并殺害,終年36歲。

黃維從黃埔畢業(yè)后,升得很快,1927年就已經是團長了。后來黃維去陸軍大學進修,回來后受到當時18軍軍長陳誠的賞識,被提升為第31旅旅長,加入了陳誠的“土木系”。

要說黃維真正崛起的時候,還是在淞滬會戰(zhàn)中的羅店戰(zhàn)役。
“血肉磨坊”羅店戰(zhàn)役,黃維一戰(zhàn)成名
1937年8月13日,震驚中外的“淞滬會戰(zhàn)”打響了。70余萬中國軍人血戰(zhàn)22萬日寇四個多月,30萬英雄戰(zhàn)死沙場。

黃維當時擔任18軍67師師長,在羅店死守了一個星,打到最后,手下的三個團長一個戰(zhàn)死,兩個重傷。師部除電報員外,連文書和炊事員都拿槍上陣了。戰(zhàn)后整編,67師活著的人連一個團都湊不上,何等地慘烈。

羅店鎮(zhèn)也以 “血肉磨坊”而聞名中國抗戰(zhàn)史。不過后來也有不少人說黃維的指揮死板僵硬,“書呆子黃維”的名聲就此落下。
雙堆集戰(zhàn)役——黃維兵團的末路
1948年11月6日,解放軍發(fā)起淮海戰(zhàn)役,我軍60萬人對國民黨80萬人。老蔣很自信,覺得“優(yōu)勢在我”,可惜老蔣想錯了。

黃維被老蔣任命為第12兵團司令員。12兵團是老蔣的嫡系精銳,兵力12萬人,裝備精良。國民黨“五大王牌”之一的18軍就在這個兵團,當時楊伯濤任軍長。
此時的黃維已經很久沒帶兵了。這些年黃維要么在后方培訓學員,要么就是忙著辦軍官學校。本來這個司令官應該由胡璉擔任,但由于白崇禧的極力反對。老蔣為了平衡派系力量,所以只能把忠誠聽話的黃維推上去。

這一點老蔣倒沒看錯,黃維是真聽話啊,不然還真不好對付呢。所以從選人上,老蔣就已經犯下大錯了。
11月8日,黃維奉命率領12兵團從駐馬店向徐州靠攏,救援黃百韜兵團。
黃維在國民黨將領中算是比較“奇葩”的存在了,僅僅不到十天,就帶著這支12萬人的半機械化兵團,越過大片的河流和泥濘,趕到了徐州戰(zhàn)場,在國民黨軍隊里堪稱奇跡。

黃維的任務是配合蚌埠方向的李延年兵團,南北對進收復宿縣。但到11月24日黃維兵團打到澮河時,楊伯濤等人發(fā)現了我軍的包圍意圖,建議趁包圍圈未封死,應急行軍去固鎮(zhèn),和李延年部會合。
黃維猶豫不決,不敢擅自更改國防部指定的路線。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又因為一個參謀的失蹤原地踏步(參謀被我軍抓獲),直到25日下午黃維才決定轉移。

楊伯濤在接到轉移命令后,僅用兩個小時,就從澮河以北撤到澮河以南的雙堆集。此時黃維還有一個晚上的時間可以逃走,但他認為夜晚行軍不便,命令部隊原地駐扎。也正是當晚,中野各部都趕到預定位置,將黃維兵團徹底包圍在雙堆集一帶。
26日,黃維接到突圍命令,決定抽調4個師往固鎮(zhèn)方向突圍。85軍110師師長廖運周主動請纓打頭陣,黃維很是高興??牲S維不知道的是,110師師長等高層基本都是我方潛伏人員,借此機會起義回歸,破壞了黃維的突圍計劃。

12月15日午夜,黃維兵團彈盡絕,終被我方全殲。黃維、楊伯濤等高級軍官被活捉。
功德林改造,頑固的黃維
黃維被俘后,在北京功德林戰(zhàn)犯管理所接受改造。黃維在功德林屬于頑固派,這么說好像也不太好。作為軍人他能保持忠貞,可敬。但他跟錯了人,選錯了路,卻還要一意孤行不配合改造,也有些可恨。

而楊伯濤對于葬送了十二兵團的黃維恨之入骨,他可以為志愿軍炒大米,寫出研究美軍戰(zhàn)術的文章,也不愿與黃維和解,晚年病重時都還在說“黃維是個外行”。
在改造期間,黃維一度癡迷于研究“永動機”,還要求管理方提供研究條件,遭到拒絕。他還曾給中國科學院寫過信,院長郭沫若親筆回復:“永動機早已被科學證明不可能,所以這項工作沒有意義?!钡S維就是鉆進永動機的牛角尖里出不來。

如果說之前的不配合還能說他忠誠可敬,但從“永動機”這件事上就能看出,黃維的性格就是如此執(zhí)拗,他也因此付出了代價。
黃維是幸運的,他的結發(fā)妻子蔡若曙一直在等著他。可是由于黃維的固執(zhí),從1959年開始,直到第四批特赦名單都沒有黃維。蔡若曙也從西湖畔的大小姐,熬成了白發(fā)蒼蒼的老人。還曾因看不到黃維特赦的希望而自殺,幸好及時搶救了過來,可從此患上了嚴重的精神疾病。

等到1975年,黃維被特赦的時候,已經71歲了,改造了整整27年。但出獄后的黃維仍然熱衷于“永動機”的研究。蔡若曙屢勸不止,失望加上精神疾病的雙重折磨,最終使她縱身一躍跳下了護城河。
對于黃維此人,歷來都頗有爭議。有人夸他是“當代關羽”,也有人說他愚忠。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他執(zhí)拗的性格終是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