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時間,全網(wǎng)流行起了一個名為“兒子抱媽媽轉(zhuǎn)圈圈”的挑戰(zhàn),看得人三觀炸裂。
一開始這個挑戰(zhàn)還算正常,長大后的兒子抱著衣著樸素的媽媽,在鏡頭前轉(zhuǎn)圈圈。
當初的小不點現(xiàn)在變得孔武有力,而母子間的親密互動也挺溫馨和諧。
然而,這個挑戰(zhàn)全網(wǎng)爆火之后,一些偏離初衷、看得人辣眼睛的跟風視頻出現(xiàn)了:
媽媽要么清一色穿著凸顯身材的超短裙、黑絲襪,一臉?gòu)尚叩乇粌鹤颖еD(zhuǎn)圈圈。
要么穿著性感十足的鏤空透視小睡衣,在兒子面前也不避諱,直接就讓青春期的兒子抱著。
有的兒子抱著媽媽轉(zhuǎn)完圈圈,還扭頭親了媽媽一口。
有的更直接親上了嘴唇,評論區(qū)里那位媽媽還在回復網(wǎng)友:
“天天親就習慣了,不會不讓你親的?!?/p>
有的媽媽發(fā)消息給兒子,稱自己也想拍這個挑戰(zhàn),兒子居然回復她說:
“羞不羞,等下把持不住了?!?/p>
這怎么看都不像正常母子之間該有的對話吧??
這些視頻想傳遞出的究竟是什么呢?兒子都這么大了自己依舊風韻猶存、魅力四射?
對著十幾二十歲的兒子,明明有更正常的衣服和拍照動作,偏偏要選擇這種擦邊的形式,刻意模糊親情與性暗示的界限。
為了展示自己“年輕身材好、一點也不像當媽的人”,以及讓視頻獲得更多流量;
這些人連基本的倫理底線都不要了,“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他們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啊。
母子親密變成了流量密碼,這場倫理越界的畸形狂歡,看得人悲哀不已。
02
評論區(qū)里,有人對這類視頻總結(jié)得一陣見血:“年輕的時候要當嬌妻,老了要當嬌媽。”
而這種現(xiàn)象根本不是個例,互聯(lián)網(wǎng)上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嬌媽”們的身影。
她們的思想,還停留在“母憑子貴”的封建觀念里:
“我感覺我懷的是兒子,產(chǎn)檢完起來的時候醫(yī)生特地扶了我一把,估計是他看到了懷的男孩就對我尊敬了很多?!?/p>
她們沒事就喜歡幻想著跟自己的“未來兒媳婦”爭風吃醋的畫面:
“我的親親兒子怎么小時候就這么帥,一想到以后要是有別的女人和我搶我的寶貝兒子就好難受。
哎呀寶貝親媽媽啦,對不起呀我未來的兒媳,你老公的初吻給我咯?!?/p>
沒有兒子的,則喜歡跟自己的女兒搞雌競,唯恐失去了自己的“嬌妻身份”:
她們熱衷于把自己的親生女兒形容成“小妖精”、“小”:
狐貍精
“這個小妖精,花著我老公的錢,住著我老公的房,還一天天惹我生氣,我還不敢惹。”
在鏡頭前,她們充當著“失寵的怨婦”,因為老公的愛都給了女兒:
“自從有了小棉襖之后,老公就再也沒喂過我吃飯?!?/p>
更離譜點的,為了流量,把自己老公和女兒在床上一起睡覺的畫面拍成了“捉奸”式的場景:
“給我看一下你和誰在一起!”
“我跟她睡了好多年了!”
鏡頭一轉(zhuǎn),露出4、5歲小女孩稚嫩的笑臉,不明白這種低俗的玩笑有什么好笑的?
這些“嬌媽”們,正在系統(tǒng)性地模糊親子界限:
兒子被迫成為“代理丈夫”,從而催生出畸形的親密依賴;
女兒則莫名其妙地被卷入“雌競”,在母親的扭曲三觀影響下,復刻代際的物化循環(huán)。
03
從“讓兒子抱著穿黑絲的自己轉(zhuǎn)圈圈”挑戰(zhàn),到“和女兒雌競,爭奪老公的寵愛”系列視頻;
你會發(fā)現(xiàn),這群自我幼化、物化、弱化、鈍化的“嬌媽”們,其實也是流量經(jīng)濟下的犧牲品。
根據(jù)某MCN機構(gòu)的《親子賬號孵化手冊》中的明文規(guī)定:
“媽媽人設需要滿足『40歲外表+20歲穿搭+10歲互動模式』三重分裂標準”。
所以她們在鏡頭前穿上黑絲、包臀裙,展示自己當媽后“依舊火辣的身材”;
所以她們熱衷于曬出老公給自己做的“寶寶碗”、兒子與自己的親密互動,來彰顯自己依舊像個“少女”;
所以她們和年幼的女兒爭風吃醋,因為觀眾就喜歡看這類充滿著狗血、倫理的雌競劇情。
母子關系、母女關系被壓縮成15秒的獵奇視頻,我們正在見證居伊·德波在《景觀社會》中預言的終極形態(tài):
親密情感變成了可量化的完播率;
倫理邊界變成了可交易的互動指標;
人性尊嚴變成了可異化的數(shù)據(jù)資產(chǎn)。
那些刻意設計的走光瞬間,實則是精心計算的“擦邊成本收益率”:
那些毀三觀的“與女兒爭風吃醋”片段,實則是為了吸引點擊率排練了好幾遍的“狗血拙劣劇本”。
當親子互動淪為流量競賽,當真情流露變味成精心設計的表演,究竟是這個娛樂至死時代下誰的悲哀?
04
在“兒子抱媽媽轉(zhuǎn)圈圈”的話題下,一眾媽媽炫耀自己性感身材的視頻里,還夾雜著這樣一條視頻。
廣西一所學校舉行成人禮,有人拍下了這樣一幕:
西裝革履的兒子,自信從容地背著自己的媽媽前去參加。
滿頭白發(fā)的媽媽,在兒子的背上哭成了淚人,兒子的眼神里卻是滿滿的堅毅,沒有絲毫的怯意與自卑。
這才是真正打動人心的親子互動啊,
正如看到的一條評論所說:“如果母愛需要靠短裙和轉(zhuǎn)圈來證明,那才是親子關系最大的悲哀。”
健康的親情表達,應該是某個平凡瞬間的自然流露,是建立在邊界感與分寸感之上,而不是流量狂歡下的犧牲品。
共勉。
作者:小椰子,個人成長領域作家,全網(wǎng)粉絲量破200萬。關注我,用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認知升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