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的婚姻問題越發(fā)凸顯。其中,出軌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無論是新聞還是身邊,出軌的例子都很多。
明明每個人都知道,出軌不僅傷害婚姻家庭,也會讓自己的事業(yè)、名譽受損,但還是有很多人淪陷其中。
所以,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索的是,到底是怎樣的心理或需求促使婚外情的產生呢?

電影《一夜迷情》
01.
越軌是人的本能沖動
“軌”,又指一定的路線和規(guī)則。進入婚姻,需要遵守社會對于男女關系制定的契約。
一方面,破壞這個規(guī)則在現(xiàn)實中并未受到太多懲罰的話,人們就傾向于不遵守:如果我出軌了,不被發(fā)現(xiàn)就可以了。
另一方,禁止某件事物可能只會讓它變得更有吸引力。
《危險關系》的作者埃斯特·佩瑞爾指出:
越軌是人類的核心,我們多數(shù)人從童年開始就有一種沖動,想要證明自己比規(guī)則優(yōu)越。
通過大量的案例她也發(fā)現(xiàn):比起性愛,出軌更多的是欲望——渴望受到關注、被重視,渴望得到非凡的感受。
越軌的感覺是刺激、冒險,尤其在很多事情上曾有過成功越軌經驗的人,總想做的和別人有點不一樣。
而在婚姻里,有些老好人也會出軌,因為做了這么多年別人眼里的守規(guī)矩的人,要從“性”上去叛逆挑戰(zhàn)一下,因為這種越軌帶來的感覺會更直接。
那么為什么有些幸?;橐隼锏娜艘矔鲕壞?
埃斯特-佩瑞爾發(fā)現(xiàn),很多人沒意識到,婚外情中,他們尋求表面的激情下,是尋找到一個從未發(fā)現(xiàn)的自己,一種新的身份探索。
我們在尋求他人關注時,尋找的是另一個版本的自己,而不是尋找一個愛人。
所以,婚姻中不少人出軌,一邊擔心著被發(fā)現(xiàn)的風險,一邊又享受著這種挑戰(zhàn)規(guī)則的戰(zhàn)栗。

電影《一夜迷情》
02.
抵御平庸感
婚姻中有一人出軌的時候,蕞容易想到的直接的原因,很多都是“無趣”。
若婚姻生活讓人感到平淡乏味、苦悶、壓抑,夫妻雙方喪失了親密感,感受不到愛和欣賞,也不能夠給對方帶來生活樂趣,這時,第三者、婚外戀就有機可乘了。
在電影《消失的愛人》中,男主尼克和妻子結婚5年后,愛情殆盡、濾鏡光環(huán)漸失,新鮮感被磨掉,兩人之間的裂痕也在逐漸加深,夫妻倆經常因為經濟問題爭吵,越來越疏遠,都認為對方“不像從前”了。

電影《消失的愛人》
尼克沒有工作、郁郁不得志,被無聊的日常、夫妻之間的平淡磨平了棱角。為了逃避婚姻帶給自己的種種壓力和厭倦,尼克出軌了女學生,在她身上重新尋回了認同感。
在熱戀時,兩人都為了獲得對方的認同而投其所好,偽裝成“完美的戀人”。然而,浮華過后,皆是平淡,彼此都變成了自己蕞討厭的人。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真是婚姻勸退指南。
但這就是婚姻的真相,婚姻本就是一個讓人從對自己和對戀人理想化的狀態(tài),回歸到平凡、一地雞毛的生活的過程,特別面對婆媳、親子關系之間的摩擦,更容易體會到生活的瑣屑、婚姻的無趣以及自身的無趣。
很多人無法耐受婚姻中的乏味與挫敗,也無法感受到幸福,為了抵御這種平庸感,有人直接選擇了出軌。
因為出軌帶來的不僅是新的激情,還有一個新的人對他的理想化,讓他再次感受被理想光輝照耀的感覺。
在關系中,他們把對方看做自己“自戀”的鏡子。反復出軌的人,需要的不僅是一個新的肉體,新的關系,而是一個新的自己。

電影《消失的愛人》
03.
緩解內在焦慮
不忠的背后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事情,人往往是在不自知的狀態(tài)下不斷地重復著一些沖動性的行為。
兩個在不同的家庭中長大的人,帶著他們各自家庭的文化,各自的成長經驗,各自的內在需求,走到了一起。
婚姻給了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去接近自己的內心深處的情感需要,這個過程,有可能修復他們成長中的創(chuàng)傷體驗,也有可能使他們的創(chuàng)傷嚴重爆發(fā)。
如果婚姻中的雙方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獲得了充分的情感滿足,都發(fā)展出了健康的人際能力,即使婚姻遭遇困難時,彼此都有能力、勇氣去面對和處理危機和焦慮,婚姻關系得以修復,于是也不必在婚姻關系之外尋找滿足。
如果面對危機和焦慮的能力缺失呢?
可能在婚姻中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出軌,這也是緩解內在焦慮的一個方式。

電影《婚姻故事》
01
一個從小被父親忽略的女孩,長大后無意識中找了一個不那么重視她的男人做伴侶,之后她在婚姻中會不斷試圖修復早年創(chuàng)傷。
她可能期待丈夫不像父親那樣忽視她,一旦丈夫有所忽視,她就能敏感地捕捉到,然后擴大這個被忽視的感覺。
沒有什么關系可以禁得起這樣的折騰,丈夫可能因此離她越來越遠,于是她再度感覺受傷。
當她在婚姻中越來越失望,直到另外一個男人給了她一個笑臉,她似乎在對方身上得到了情感的補償,出軌也發(fā)生了。
02
一個從小被父母過度保護、被不斷要求和控制的孩子,在原生家庭的投射下,成年后和伴侶結婚了,在親密關系中很容易感受到被控制、支配和占有的感覺,很恐懼被吞沒而失去自我,擔心愛蕞后變成控制。
所以,有些人不敢投入到感情中,始終和伴侶疏離,甚至會選擇出軌來避免對伴侶投入專注的愛,從而避免被深深傷害,這在某些意義上把自己放在安全的位置上;
有的人則在感受到被控制后,過度追求自由和獨立,容易反彈為挑戰(zhàn)和叛逆。
03
而有些人之所以出軌,則是潛意識不能讓自己幸福,所以總是自我破壞。早年的生活對于他們來說是痛苦、糾結、悲傷的,他們的潛意識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體驗,漸漸內化成了他們的心理模式。
于是,一旦婚姻幸福的時候,他們潛意識產生不配得感,就會心生恐懼、無法承受自己對原生家庭的背叛,便會莫名其妙地不斷折騰,其中也包括出軌行為,讓原本美好的生活弄到一團糟,讓自己痛苦不堪,強迫性重復著早年的體驗。
所以,出軌這件事對現(xiàn)存的婚姻關系具有很復雜的心理意義:破壞、修補、自我保護、攻擊、探索、成熟等等。

電影《婚姻故事》
從出軌中抽離出來
在婚姻中被出軌是劇痛的,包含著喪失、背叛、否定與拒絕……
我們能否有能力從痛苦中抽離出來進行思考——如自我價值、愛的意義?
婚外情的發(fā)生,可能代表了人性中某些缺損的部分在婚姻中未被正視、未能修補,或是婚姻關系中的裂痕沒有被理解、發(fā)現(xiàn)和修復。
無論是對親密關系的修復,還是預防出軌,我們需要看見自身內在的恐懼和創(chuàng)傷,理解彼此在婚姻中的感受和期待,學會發(fā)展建設性的關系,也因此更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情緒,而不是被生活所掌控。
▎本文為中心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時請標明出處,未經許可擅自使用者,本公司保留依法追究的權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