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秦末歷史,看到好幾次烹刑的記載。所謂烹刑,是將人扔進鍋里活活煮死。古有“斧鉞湯鑊”,其中“湯鑊”即此刑,相傳周文王之子伯邑考,就被商紂王放在大鍋里“烹為羹”。
秦末諸侯中,以項羽對烹刑最情有獨鐘,前后一共烹殺了三個人。
沐猴而冠招殺身之禍
項羽烹殺的第一個人叫做韓生。
鴻門宴后,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王子嬰,燒毀秦國宮室,大火三月不滅,準(zhǔn)備向東返回楚地。
這時有一個叫韓生的人來向其進獻計策,他建議項羽定都秦朝古都咸陽。但項羽已經(jīng)將咸陽付之一炬,并且思念故鄉(xiāng),回答道:“富貴不還鄉(xiāng),何異于錦衣夜行”,將其拒絕。
韓生告退后和人說:“人家都說楚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樣,果然如此”,以此譏諷項羽見識短淺。
項羽聽聞后大怒,將韓生扔進鍋里活活煮死。
韓生退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表椨鹇勚腠n生。《資治通鑒》
我第一次讀到這段記載,頓時對項羽好不失望,腦海中此前留存的充滿蓋世氣概的西楚霸王形象黯然消解。
韓生的建議并沒有錯,后來劉邦打敗項羽,統(tǒng)一天下之后,在定都洛后,也有人向他建議遷都咸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