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建禮
系列電影的創(chuàng)作并非易事,絕非簡單復制。續(xù)集既要保持與前作IP風格和元素的連貫性,又要大膽創(chuàng)新,避免重復和套路化,這對創(chuàng)作團隊是巨大挑戰(zhàn)。中外影史上不乏續(xù)集“撲街”的案例?!?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5%93%AA%E5%90%92%E4%B9%8B%E9%AD%94%E7%AB%A5%E9%97%B9%E6%B5%B7">哪吒之魔童鬧海》的空前成功為國產系列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三方面啟示。
今年春節(jié)檔,當《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以上映16天票房破百億的“狂飆模式”在中國影史票房榜上遙遙領先之際,整個電影圈都被這場“國漫風暴”所震撼。
從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如今的續(xù)作,《哪吒》系列用兩部電影完成了從“黑馬”到“頂流”的逆襲,不僅為國產動畫電影樹立了新的里程碑,也為國產系列電影IP的打造和創(chuàng)新帶來了諸多啟示。

系列電影作為電影工業(yè)化、類型化和市場化的產物,是打造和提升文化IP的重要形式。它能夠通過持續(xù)的故事輸出、人物塑造和品牌建設,積累龐大的觀眾群體,形成強大的文化影響力。比如好萊塢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等,不僅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還通過衍生產品實現了巨大的商業(yè)變現。
在中國,隨著電影產業(yè)的蓬勃發(fā)展,近些年來系列電影也逐漸成為電影市場主力軍?!稇?zhàn)狼》系列、《長津湖》系列、《唐人街探案》系列都深受觀眾喜愛,這次《哪吒2》更是將國產電影的票房天花板大幅提高到百億元級別,顯示出國產系列電影發(fā)展的巨大潛力。
然而,系列電影的創(chuàng)作并非易事,絕非簡單復制。續(xù)集既要保持與前作IP風格和元素的連貫性,又要大膽創(chuàng)新,避免重復和套路化,這對創(chuàng)作團隊是巨大挑戰(zhàn)。中外影史上不乏續(xù)集“撲街”的案例。《哪吒2》的空前成功為國產系列電影創(chuàng)作提供了三方面啟示:

首先,故事和人物在原有IP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是關鍵。“哪吒鬧?!钡墓适铝鱾髑?,但餃子導演的《哪吒》系列動畫電影卻讓這個老IP煥發(fā)新生:
影片在尊重經典IP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設定的同時,重新塑造了哪吒、申公豹、太乙真人等角色的形象氣質。哪吒的煙熏妝和定場詩設計,既保留傳統(tǒng)戲曲元素,又賦予角色叛逆形象。
太乙真人不再是仙風道骨,而是一個可愛的胖老頭。申公豹的人設尤其堪稱顛覆,給觀眾留下極深印象。

其次,改編自中華經典神話IP的國產系列電影,要注入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哪吒2》保留了“反抗天命”的精神內核,同時將敘事從個人英雄主義升級為群體覺醒:哪吒、敖丙、申公豹乃至龍族共同反抗無量仙翁的壓迫。
片中的哪吒延續(xù)了第一部中面對命運不公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精神,“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的臺詞振聾發(fā)聵,打動了無數觀眾,堪稱用時代精神重構經典神話,這種改編既借力經典IP的認知度,又注入了現代價值觀,引發(fā)觀眾情感共鳴,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大銀幕上實現當代轉化的典范。
最后,特效技術必須服務于敘事表達和人物塑造,而非炫技式堆砌。《哪吒2》令人震撼的視覺奇觀之所以能讓觀眾看得過癮,除了特效技術能代表中國電影工業(yè)的最高水準之外,還在于片中的特效場景全部是為劇情和人物服務的:
哪吒重塑肉身的粒子特效、天宮場景的光影設計,均與角色成長和劇情發(fā)展緊密關聯。土撥鼠的動畫特效形象既惟妙惟肖、萌態(tài)可掬,又隱喻“妖非妖、仙非仙”的立意。

這與《流浪地球》系列將科幻特效場景與“帶著地球去流浪”的家國情懷結合的邏輯一脈相承,證明特效技術唯有與人物情感和劇情立意融合,才能避免淪為空洞的工業(yè)光影。
相比之下,某些好萊塢和國產系列大片因過于模式化和套路化的“啃老式改編”和脫離劇情需要的特效堆砌,引發(fā)觀眾審美和視覺疲勞。近幾年好萊塢系列IP大片之所以在中國風光不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續(xù)作換湯不換藥,除了堆砌特效,缺乏創(chuàng)新。
《哪吒2》在創(chuàng)造了百億票房神話的同時,為國產系列電影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我們相信,通過注重IP故事人物的創(chuàng)新、注入符合時代精神的價值觀以及精心打磨服務于劇情人物的震撼特效,國產系列電影有望在未來的電影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成為中國電影走出國門,從電影大國邁向電影強國的中堅力量。
(本文原載于《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2月17日07版,電子版請點左下角“閱讀原文”)
【影視風向標】由資深媒體人、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新媒體文藝評論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影協(xié)理論評論委員會理事胡建禮主編。涵蓋微信公眾號、人民號、微博、百家號、企鵝號、新浪、網易、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大魚號等自媒體平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