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之前和大家聊了哪吒的師父太乙真人,這也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即太乙真人的師兄無量仙翁,他究竟是誰?為什么這樣一個仙風(fēng)鶴骨、看上去很有大佬范兒的角色,會被設(shè)計為這部電影中隱藏最深的大反派?

答案,就是一個“丹”字。

無量仙翁他是誰?

先嘮一嘮無量仙翁這個名號,有些讀者說“無量”來自佛教,即普度無量眾生而應(yīng)具有的精神。

這個是誤解了。持這種觀點的人,是讀了佛經(jīng),發(fā)現(xiàn)佛經(jīng)中有大量類似詞匯,然后得出這個結(jié)論。

但事實上,佛經(jīng)剛進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對佛經(jīng)完全不能理解,是當(dāng)時的譯經(jīng)者借用大量道家詞匯和概念,對佛經(jīng)來了一番“本土化”解讀。

“無”,是道教的根本理念。

“量”,則是一個動詞,即輕重的稱量。

連起來,也就是此人的修行極為高深,“無法稱量”的意思。

不過,道教里雖然有“無量”這個詞,但是不存在“無量仙翁”。那么,為什么在《哪吒》電影中,要給反派設(shè)計“無量仙翁”這么一個莫須有的字號呢?

原因其實也簡單,看畫面大家都懂了,這不就是南極仙翁他老人家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壽星)

“無量仙翁”形象。來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
      src=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無量仙翁”形象。來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figcaption>
木根雕壽星。來源/故宮博物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木根雕壽星。來源/故宮博物院

這樣一來,更大的疑問也就產(chǎn)生了,南極仙翁那么慈眉善目的老人家,為什么會成大反派?

南極仙翁:如何長生不老

南極仙翁,也就是古人說的南極老人星,西方人則管他叫船底座α星。當(dāng)然我們不管西方,只說東方,早在司馬遷的《天官書》里就有這顆老人星的記載。

但是請注意,老人星最早不是管長命百歲,而是“戰(zhàn)爭預(yù)告者”——司馬遷說,天下太平,你就能時常望見老人星,一旦看不見了,就是有大規(guī)模戰(zhàn)亂即將爆發(fā)。

打仗就要死人,自然也就活不長了,所以古人向老人星祭祀求福,就是祈求和平不要打仗,只有和平,長命百歲才有希望。

古人這么關(guān)心壽星,事實上就是一個問題:“如何長生不老?”

竹根雕壽星。來源/故宮博物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竹根雕壽星。來源/故宮博物院

咱們來看《西游記》是怎么說的,孫悟空說過:

“今日雖不畏人王法律,不懼禽獸威嚴(yán),將來年老血衰,暗中有閻王老子管著,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內(nèi)?”

回答是:“佛與仙與神圣三者,躲過輪回,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p>

也就是說,人或猴以及其他生物,若要想長生,就要成為佛、仙、神這三種。

但這三種雖然都叫長生,實質(zhì)卻是完全不同的。

佛教的長生,其實就是所謂“圓寂”,譬如釋迦牟尼佛(如來),他的長生就是橫臥在地,用佛語說就是“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命終即入于涅槃。

木雕臥佛像。來源/故宮博物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木雕臥佛像。來源/故宮博物院

至于仙,則是“生命延長版的人類或其他生物”,而不是永生。譬如孫悟空,他在修仙之后,自以為獲得了永生,但實際上,閻王爺還在計算他的壽數(shù),《西游記》中說——

悟空親自檢閱,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號上,方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chǎn)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

影視中孫悟空讓閻王修改它的壽數(shù)的畫面。來源/影視劇《西游記》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影視中孫悟空讓閻王修改它的壽數(shù)的畫面。來源/影視劇《西游記》截

所以孫悟空修仙的結(jié)果,其實是把數(shù)十歲的自然壽命延伸到了三百四十二歲,之后他還能活著,完全是他以武力挾持地府以及天庭為了取經(jīng)需要而作了延長。

而永生的意思是:天地誕生,他便誕生了。他若滅亡,這天地便也滅亡。

在道教的神話敘事系統(tǒng)里,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神,也就是太上老君。

而仙有兩種,一種是散仙,也就是像孫悟空這樣沒有職務(wù)的仙。

另一種是職事仙,即賦予一定功能的仙,高端如玉皇大帝,低端如土地神。

“丹”是仙界最重要的資源

那么,這樣的他們,今天是仙,明天還是仙嗎?這個其實不一定。以“閻王”為例,不同時期就有不同的人選,譬如隋朝的韓擒虎,就曾做過一段時間閻王,然后是宋朝的包公。就好比韓擒虎星期一還是閻王,星期二包拯就來上班了,那韓擒虎還能做閻王嗎?

仙的生命值,其實就取決于太上老君的“長生不老之藥”,也就是金丸。

當(dāng)然金丸是正牌,免不了有仿牌或者說盜版,譬如王母的蟠桃、鎮(zhèn)元子的人參果等等,據(jù)說也有“相當(dāng)于金丹”的功效。

而壽星,其實就是老君的仙丹代理人。至于鹿、桃,則是壽星的代言工具。

老君的金丹、壽星的桃以及其他一切類似物品,在道教這里,統(tǒng)一稱為“丹”。

所謂道教,核心技術(shù)就是煉“丹”。

如何煉呢?

一種方法叫作內(nèi)丹術(shù),也就是練氣?!段饔斡洝分械膶O悟空、《封神》里的大部分神仙,練的都是這個功夫。當(dāng)年菩提老祖?zhèn)魇诮o孫悟空的一段口訣,也是如此:

“顯密圓通真妙訣,惜修性命無他說。都來總是精氣神,謹(jǐn)固牢藏休漏泄。休漏泄,體中藏,汝受吾傳道自昌??谠E記來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涼。得清涼,光皎潔,好向丹臺賞明月。月藏玉兔日藏烏,自有龜蛇相盤結(jié)。相盤結(jié),性命堅,卻能火里種金蓮。攢簇五行顛倒用,功完隨作佛和仙。”

但是大部分人或妖,都達不到領(lǐng)會這個口訣精神的程度,所以他們就只能走第二條路,也就是所謂“捷徑”外丹法。

所謂外丹,也就是通過暴力手段,或者用今天的話來講,是通過化學(xué)、物理、生物的三種手段,打造成一種可以直接服用的藥劑,服下這種藥劑,就可以延長若干年的壽命,或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

漢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葛洪曾說,用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五種材料,可以制成一種神奇的“五石散”,服用之后會渾身發(fā)熱,體力轉(zhuǎn)強,“京師翕然,傳以相授”。

陸瀚煉丹圖軸。來源/故宮博物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陸瀚煉丹圖軸。來源/故宮博物院

不止權(quán)貴,就連東晉皇帝、北魏皇帝都親自服用,而最終結(jié)果——我們也知道了。

一直到明朝,嘉靖皇帝還在服用一種叫做“紅丸”的外丹。

《西游記》描述比丘國那一回有這樣一段文字:

“國丈有海外秘方,甚能延壽,前者去十洲、三島,采將藥來,俱已完備。但只是藥引子利害:單用著1111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服后有千年不老之功。這些鵝籠里的小兒,俱是選就的,養(yǎng)在里面。人家父母,懼怕王法,俱不敢啼哭,遂傳播謠言,叫作小兒城。”

這一集妖怪的真身,正是壽星的坐騎白鹿——

壽星笑道:“他是我的一副腳力,不意走將來,成此妖怪?!毙姓叩溃骸凹仁抢系苤?,只教他現(xiàn)出本相來看看?!眽坌锹勓?,即把寒光放出,喝道:“孽畜!快現(xiàn)本相,饒你死罪!”那怪打個轉(zhuǎn)身,原來是只白鹿。壽星拿起拐杖道:“這孽畜!連我的拐棒也偷來也!”那只鹿俯伏在地,口不能言,只管叩頭滴淚。

影視中壽星與他的坐騎“白鹿”的形象。來源/影視劇《西游記》截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影視中壽星與他的坐騎“白鹿”的形象。來源/影視劇《西游記》截圖

白鹿為什么一成妖怪就要抓小孩子做藥引子?而細(xì)一尋思,白鹿難道不是“看樣學(xué)樣”?如果壽星沒做過,白鹿如何能想到?

而在《哪吒》電影中,白鹿變成了一個英俊小哥,名稱則堂而皇之,變成了“捕妖隊隊長”。

但說到底還是干的同一件事,即抓丹引子煉丹。形象變了,但依舊是在為煉丹忙碌。

掌握了煉丹技術(shù),才是仙界話事人

回到電影《哪吒》的話題。原本修煉成仙的正途是:大家各自修煉,歲月漫長,能否成功全看造化。這個正途的特點就是慢,幾十年只是起步,幾百年也很常見。那能不能快一點呢?這就得依靠南極仙翁代理的仙丹了。

為了煉制仙丹,自然需要“材料”。

電影中的無量仙翁成立了一個捕妖隊,為什么要這么做?這事實上就是一種篩查:一百個妖中,少數(shù)幾個通過篩查的強者可以進入散仙的境界為他效力,譬如申公豹。而大部分普通的妖,也就成了煉丹材料。

有了這些材料,僅依靠一個“丹”字,無量仙翁就可以穩(wěn)穩(wěn)地安坐仙界第一把交椅。自用可以,送人也可以,更可以當(dāng)作獎賞,要知道隨便賞給申公豹一顆,他就愿意為你赴湯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