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正月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見深在奉天殿即位,即明憲宗。新君繼位,照例要施恩于宗室,于是各地的親藩都收到了朝廷的賞賜。然而代表大同代藩的卻并非代王,而是代世子朱成錬。
明代的首封代王朱桂,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十二月去世,謚曰簡。世子朱遜煓早逝,世孫朱仕壥襲封代王,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八月去世,謚曰隱。而在憲宗繼位的時候,代世子朱成錬尚在守孝,未曾襲爵。那么代王家族在憲宗成化年間都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代王朱成錬
朱成錬,代隱王嫡長子,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封為代世子。明代世子沒有歲祿,朱成錬上章自陳日用艱難,憲宗特賜其食米三百石。
號稱錢不夠用,但一點不耽誤朱成錬外出游玩。比如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四月,大同守臣奏稱這位代世子和兩個弟弟:博野王、和川王,假借“送喪”的名義擅自出城。憲宗大怒,立刻降敕對世子進行問責。
祖宗故事,世子、郡王出城必先差人奏請。今乃輙自出城,故違朝命!朕念親親,姑置不究。敕至,世子與諸郡王宜深自省改。今后務要循理守法,毋蹈前愆,以全令名?!睹鲬椬趯嶄浘硎摺?br/>

根據(jù)《明孝宗實錄》的記載,朱成錬襲封代王的時間是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襲爵之后除了和親弟弟安定王不對付外,朱成錬另外想的事情是怎么給自己開源。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的時候,代王殿下上奏朝廷,稱曾祖父代簡王在世之時,曾經在大同城以東的要家莊、趄坡莊開墾荒地。到了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這些地被朝廷并入牧馬草場?,F(xiàn)在此處已不再牧馬,能不能歸還本府?
戶部一查,這些地早已經改成了屯田,不免有些尷尬。不過文官們自有辦法,他們先是表示趄坡莊有東、西兩處屯田,代府已經占種了西莊地,和原先被改成草場的東莊地面積差不多,就不用再改了。至于要家莊的屯田三十一頃(三千一百畝),可以如數(shù)給還。

到了成化九年(1473年)四月,朱成錬老毛病發(fā)作,再一次不打報告,領著廣靈王、和川王、安定長子等一幫代藩宗室,出城去真武廟行香。憲宗也不客氣,立刻下旨捉拿代王府官員治罪。
守臣以聞,上降敕責諭。仍以王府官不諫止,命逮治之?!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偈濉?br/>
然而朱成錬不但不反躬自省,反而對上文中的那位“守臣”:巡撫大同的右副都御史殷謙懷恨在心,接連舉報其三條大罪:
其一、在朝廷冊封郡王之時“不隨侍行禮”,這是大不敬。其二、出視邊墻之時“不辭而行”,這是意圖通敵。其三、在開役銀匠之時“不給傭錢”,這是人品卑劣。憲宗命戶科給事中杜嶠對此進行調查之后,認為親王與撫臣不和,不利于大同的邊防,最終決定將殷謙調離大同,改為巡撫宣府。

趕走了殷謙之后,朱成錬志得意滿,緊接著又和大同總兵官、彰武伯楊信產生了矛盾,隨即向朝廷舉報其“貪惰不法十數(shù)事”。話說這位代王殿下膽子真夠肥的,連手握兵權的武將都不放在眼里。
前來調查的兵科給事中翟瑛頗為偏袒楊信,朱成錬又一封奏疏稱其天天“圍棋賦詩”,壓根就沒認真查案。憲宗不得已,又派出錦衣衛(wèi)指揮趙璟前去大同壓陣,這才搞清楚了事實:楊信罪過不多,代王基本都在扯淡。
至是璟還,言信罪惟浸漁糧芻、出疆耕牧致寇,及放軍納賄之事。王所奏多誣,而瑛等所按頗略。都察院言信及瑛等皆當究治,王宜降敕切責。左、右長史不能匡正,亦當并治?!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偎氖?br/>
話說朱成錬真是有一顆“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到了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二月,代王殿下上奏朝廷,稱自己襲爵已經十多年,始終未能去曾祖父簡王的墳園祭掃,想今年清明節(jié)出城一了心愿。這是合理要求,憲宗只能答應,但卻特意告誡代王“暮即回府”。

正統(tǒng)十四年(公元1449年)的時候,瓦剌太師也先率兵南下,與明軍在大同城外有過連場激戰(zhàn),以至于代簡王的墳園也被焚毀。朱成錬這次出城掃墓,發(fā)現(xiàn)曾祖父的墳園迄今仍然一片狼藉,不由得大為悲痛,讓本府宗室一起出錢采辦木材,然后請求朝廷“量撥工匠人夫”進行修繕。未曾想工部完全沒當回事,以大同極邊為由,讓王府自行雇人完工。
工程歷時三個月,至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六月全部竣工。代王奏請在本年七月十五日中元節(jié)之際,帶著代藩郡王、將軍一起出城,前往簡王墳園舉行落成禮。禮部認為無此先例,憲宗給打了個折扣,只允許郡王跟著代王出城。
事下禮部,言無舊例。上重王尊祖之意,許同郡王出城,其余不許?!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倭摺?br/>

結果誰也沒有想到,朝廷的旨意是允許代王和諸郡王卡前去簡王墳園掃墓,結果朱成錬大手一揮,王妃們也跟著一起出城。
憲宗聞訊之后氣個半死,好你個朱成錬,果然真正目的還是出去玩耍,當即降敕切責。到了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的時候,朱成錬得隴望蜀,居然要求每年清明、中元兩個節(jié)日都要出城。禮部已經無語,直接把球踢給憲宗,皇帝則趁機將代王大罵一通,好歹也出出氣。
得旨親王出城祭墓祖,初無是典。王何以再三瀆奏?不允?!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倨呤摺?br/>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七月,著名的虜酋小王子率領三萬騎兵,從大同一線大舉入寇,史稱“東西連營五十余里”。朱成錬聞訊之后宛如被五雷轟頂,因為王府的莊田都被蒙古人洗劫一空。

代王殿下氣急敗壞,找到大同總兵官許寧,讓他趕緊率軍出戰(zhàn)。許總兵被逼無奈,勉強率軍出戰(zhàn),以戰(zhàn)死近六百人,受傷約一千一百人,損失馬匹上千匹的代價,換來了生擒一人,斬首十七級的戰(zhàn)果。
是時虜酋駐邊外,猶懲往年之敗,懼不敢入。及覘知寧無能為,遂入大掠。而代王以已莊所被害,屢促寧出兵,寧猶不聽?!睹鲬椬趯嶄浘矶傥迨?br/>
- 武邑王朱聰沬
朱聰沬,代王庶長子,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月封武邑王。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九月,西城兵馬副指揮李真之女被冊封為武邑王妃。
- 樂昌王朱聰涓
朱聰涓,代王第三子,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九月封樂昌王。
- 吉陽王朱聰注
朱聰注,代王第四子,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九月封吉陽王。
代隱王一脈
代隱王共八子,除長子襲封代王外,另有一子早夭,剩余六子均封為郡王。
- 定安王
朱成鏻,代隱王嫡次子,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封定安王。隱王在世之時,朱成鏻不為老爹和大哥所喜。隱王曾經要求將朱成鏻遷出大同,遭到過英宗朱祁鎮(zhèn)的斥責。但從史書記載來看,朱成鏻最終還是遷居忻州。

朱成錬襲封代王后,二人的矛盾更加激化,三天兩頭給朝廷打小報告,給對方上眼藥。憲宗對此很重視,派出姑父薛桓去大同調查此事,結果發(fā)現(xiàn)全是誣告。
命駙馬都尉薛桓、刑部左侍郎董方往勘之,得其所奏皆誣。上不忍論以法,但降敕切責。罪其下構惡尤甚者二人,充遼東邊衛(wèi)軍?!睹鲬椬趯嶄浘硭氖恕?br/>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月,朱成鏻去世,終年三十三歲,謚曰悼隱。
朱聰潏,定安悼隱王嫡長子,受舅舅王讓等人的挑唆,在居喪期間“多出狎游”,被王府教授葉宗顯一本奏到朝廷。大理寺詳審以后,將朱聰潏停封,讓他閉門思過,王讓則發(fā)配遼東充軍。

不過朱聰潏惡習難改,反而變本加厲,和弟弟朱聰潛沆瀣一氣,更加的“縱恣不法”。巡按御史收到百姓舉報之后,會同山西三司進行調查,隨即將結果上報朝廷,憲宗很快做出批示:將朱聰潏押往大同看守祖墳。
都察院會法司議擬覆奏,上曰:“聰潏不能改過,愈肆非為,宜遷守祖墳。聰潛其降敕切責之。余左右之有罪者,從法司所擬?!薄睹鲬椬趯嶄浘硪话傥濉?br/>
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五月,悼隱王妃王氏上奏朝廷,稱兒子守祖墳已經三年之久,希望能將其放回來侍養(yǎng)自己。憲宗認為朱聰潏“罪難輕宥”,又給了三年的考察期。

時間轉眼到了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三年之期已到。除了悼隱王妃王氏累次奏請以外,代王也為這位侄子出面求情,憲宗這才同意讓朱聰潏重返忻州。朱成錬也很有意思,他和親弟弟朱成鏻不和,但和侄子朱聰潏卻關系很鐵,莫非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成?
辛卯,釋定安悼隱王長子聰潏回忻州。初聰潏坐事,責送大同守視祖墳。至是代王奏其頗能改過,而悼隱王妃亦累為奏請,情詞懇切。上特命釋回養(yǎng)母。—《明憲宗實錄卷一百六十八》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十一月,悼隱王妃王氏再次上奏,稱朱聰潏“歲久知悔”,希望讓他襲封安定王。然而憲宗對朱聰潏印象很差,給了王老太太一句評價:“繁辭妄奏”,事實上斷絕了安定王爵位繼續(xù)傳承的希望。
- 博野王
朱成鐭,代隱王嫡第四子,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封博野王,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一月去世,終年二十八歲,謚曰悼恭。

說起來安定王是代隱王元妃之子,博野王則是繼妃杜氏之子,但是互相之間的關系卻很好,以至于老爹想把他們都趕出大同府。未曾想二王的去世時間也僅僅相隔一個月,實在是令人唏噓。
朱聰泰,博野悼恭王長子,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四月襲爵。
- 和川王
朱成鏝,代隱王第五子,天順三年(公元1459年)封和川王。憲宗即位后,朱成鏝向朝廷乞恩,得以封其母賈氏為代隱王夫人。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五月,朱成鏝去世,終年三十歲,謚曰悼僖。
朱聰潪,和川悼僖王長子,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九月襲爵。
- 寧津王
朱成鉖,代隱王第六子,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四月封寧津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月,西城兵馬副指揮史文泰之女被冊封為寧津王妃。

這位寧津王的去世時間史書未載,但不會晚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三月,因為當時朝廷賜其子女食米每年五十石,給出的理由是“王已薨逝,子女未封”。
- 棗強王
朱成釨,代隱王第七子,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四月封棗強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月,西城兵馬副指揮蘇寧之女被冊封為棗強王妃。
- 饒陽王
朱成鋈,代隱王第八子,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四月封饒陽王。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四月,西城兵馬副指揮李昶之女被冊封為饒陽王妃。朱成鋈的去世時間史書失載,但一定在成化年間。
朱聰澂,饒陽悼昭王嫡長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襲爵。
代戾王一脈
代戾王共二子,長子即代隱王,次子封郡王。兄弟兩人從小飽受祖父代簡王的冷暴力,全靠祖母拉扯長大。
- 昌化王
朱仕墰,代戾王庶次子,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封鎮(zhèn)國將軍,正統(tǒng)十三年(公元1448年)封昌化王,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二月去世,享年六十九歲,謚曰溫憲。
朱成鍰,昌化溫憲王嫡長子,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襲爵。
結語:自始祖代簡王開始,代王家族對朝廷來說始終都是一個不安定因素。從成化年間的代王朱成錬來看,確實也不負麻煩制造者的稱號,一門心思就想著出城游玩。
朱成錬喜歡的侄子朱聰潏,以及兒子朱聰沬,一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換言之,這位代王殿下的品行,我們也可以想象。
說起來代藩宗室分布于大同、忻州、霍州、蒲州、澤州、絳州,確實很難管理。這些簡王系郡王的故事,我們放到下篇之中再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