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在明代中期的一個寧靜小鎮(zhèn),書生李逸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前往京城趕考。他自幼聰慧過人,飽讀詩書,心中滿是對功名的渴望與對天下的抱負。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人開玩笑。就在他趕路的途中,天色漸暗,烏云密布,風(fēng)雨欲來。李逸加快了腳步,希望能趕在最后一班渡船離岸前渡過江去。然而,當(dāng)他氣喘吁吁地跑到江邊時,渡船已經(jīng)緩緩駛離岸邊,船夫的身影在暮色中漸漸模糊。

李逸無奈,只得在江邊尋找避雨之處。不遠處,一座破舊的涼亭孤零零地矗立在江畔,亭頂?shù)耐咂缫褮埲辈蝗?,柱子上的漆也已剝落,顯得格外凄涼。李逸快步走進涼亭,放下背上的書箱,拍了拍身上的塵土,心中暗自嘆息:“今日真是時運不濟,竟錯過了渡船。”

夜幕降臨,風(fēng)雨漸起。涼亭外的江水在狂風(fēng)中翻騰,發(fā)出陣陣低沉的咆哮聲。李逸坐在亭中,點燃了一盞油燈,借著微弱的光亮,翻開書卷,試圖用讀書來打發(fā)這漫長的夜晚。然而,風(fēng)雨聲與江水的咆哮聲交織在一起,令他心神不寧,書中的字句也變得模糊不清。

夜深人靜,風(fēng)雨漸歇,月光透過云層灑在江面上,宛如一層薄紗。李逸放下手中的書卷,抬頭望向天空,只見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涼亭中,映照出他孤獨的身影。他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惆悵,低聲吟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p>

就在此時,一陣輕風(fēng)拂過,涼亭中的油燈微微搖曳,燈影晃動間,李逸忽然感到一陣寒意襲來。他抬頭望去,只見一位身著素雅長裙的女子翩然而至。她面容姣好,眉目如畫,氣質(zhì)清冷,宛如從畫中走出的仙子。女子的衣裙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暈,仿佛與這夜色融為一體。

李逸心中一驚,連忙起身行禮:“姑娘深夜至此,不知有何貴干?”

女子微微一笑,聲音如清泉般悅耳:“公子不必多禮。我名幽夜,因思念故人而徘徊于此,見公子獨坐涼亭,便冒昧前來打擾。”

李逸見她言辭溫婉,心中稍安,便請她坐下。兩人相對而坐,幽夜的目光落在李逸手中的書卷上,輕聲問道:“公子可是在讀書?”

李逸點頭:“正是。我本欲赴京趕考,不料錯過了渡船,只得在此暫避風(fēng)雨?!?/p>

幽夜微微一笑:“公子志向高遠,令人欽佩。不知公子可愿為我吟詩一首,以解這漫漫長夜?”

李逸見她如此雅致,心中頓生好感,便欣然應(yīng)允。他略一沉吟,隨即吟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p>

幽夜聽罷,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輕聲贊道:“公子才情出眾,此詩意境深遠,令人回味無窮?!?/p>

從那一夜起,李逸與幽夜在涼亭中促膝長談,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幽夜雖言辭不多,但每每開口,總能一語中的,令李逸驚嘆不已。她不僅精通詩文,還對古今典籍了如指掌,仿佛是一位飽學(xué)之士。李逸被她的聰慧與美麗深深打動,心中漸漸生出一絲情愫。

一天夜里,李逸為幽夜吟誦了一首新作的詩:“月下江畔遇佳人,清輝如玉照我心。愿與卿共話長夜,不負此生一片情。”

幽夜聽罷,眼中閃過一絲復(fù)雜的神色,輕聲嘆道:“公子情深意重,幽夜何德何能,得公子如此厚愛?”

李逸握住她的手,鄭重道:“幽夜姑娘,你我雖相識不久,但我已無法自拔。若能與你共度此生,我愿放棄一切功名利祿?!?/p>

幽夜低下頭,沉默良久,才緩緩說道:“公子,幽夜不過是一介孤魂,不值得公子如此深情?!?/p>

李逸聞言,心中一震,急忙問道:“孤魂?幽夜姑娘,此話何意?”

幽夜抬起頭,眼中含淚,輕聲道:“公子,幽夜本是江邊古墓中的一縷幽魂,因前世與一位書生的未了情緣而徘徊人間。我的存在依賴于月光與思念,一旦情緣了結(jié),我便會永遠消散?!?/p>

李逸聽罷,心中既驚又痛,緊緊握住幽夜的手,顫聲道:“不,我不信!你如此真實,怎會是幽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