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入圍第74屆戛納電影節(jié)一種關注單元一種關注大獎、金攝影機獎法國電影《我和我的兄弟們》在歡喜首映獨播上線。
本片靈感來自戲劇《我和我的兄弟們為什么離開》,這部戲劇劇本好評如潮,曾出演此劇的法國演員約漢·曼卡將這部經(jīng)典戲劇搬上銀幕,觀眾將跟隨14歲的少年努爾,感受深陷貧窮家庭的他如何在一個暑假,通過結識歌劇歌手莎拉,從而擁有了擺脫貧窮的勇氣。

“溫柔而陽光”、“令人感動”、“有趣又感人”,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首映后,法國媒體不吝贊美之詞。
作為約漢·曼卡執(zhí)導的首部長片,《我和我的兄弟們》有這樣的評價已然不俗,特別有凱撒獎影后提名者茱迪絲·謝拉的加盟,令這部電影更具魅力。

南法《舞動人生》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比利·艾略特是著名電影《舞動人生》的主人公,11歲的他生于英國北部小鎮(zhèn),他是煤礦工人的兒子,卻意外傾心于優(yōu)雅的舞蹈——芭蕾。他的芭蕾天分得到了嚴厲的芭蕾指導老師威爾金森夫人的認可,可比利卻在理想和現(xiàn)實中躊躇猶豫。
這樣的比利,和《我和我的兄弟們》里的小主人公努爾擁有相似的人生軌跡。
努爾和三個哥哥住在南法一個貧窮又混亂的社區(qū)里,母親昏迷不醒,哥哥們全都輟學。
照顧母親所需的高額醫(yī)藥費和護理費,讓三個哥哥每天為錢焦躁不已。

大哥阿貝爾是家中頂梁柱,他曾有職業(yè)球員夢想,如今以倒賣球衣為生。

二哥阿莫,苦練腹肌,希望在高級酒店的游泳池“釣到富婆”。

三哥赫迪性格火爆,搶劫、交易非法藥品,只要能換到錢,他無所禁忌。

這三兄弟非但沒有像觀眾想的那樣,相親相愛攻克難關。
相反,他們輕易對對方揮拳而向,動不動打個頭破血流。
小弟努爾對家中的暴力和混亂習以為常,暑假來了,努爾看著在沙灘上踢球的哥哥們,深知自己也會像哥哥們一樣輟學找工作。

但他還有一項不為人知的愛好,就是喜歡歌劇,他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歌劇《愛之甘醇》中的名段《偷撒一滴淚》。
這是父親追求母親時唱的歌。

暑假,別的學生都玩耍休息,努爾留在學校工作。
在走廊里,努爾聽到了帕瓦羅蒂的天籟嗓音。
原來,歌劇歌手莎拉在這間學校暑假擔任音樂老師,教授孩子們歌唱技巧。

努爾的出現(xiàn)給莎拉的課程帶來了一絲光亮,莎拉喜歡這個害羞靦腆的男孩,他在歌劇上的天賦令她驚喜。
即使努爾無錢交學費,莎拉也允許努爾成為課堂的一份子。
可唱完歌劇的努爾,還是要在短暫的感動之后回到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掃地、粉刷,或者送披薩餅。

母親的病情不見好轉,貧困的家庭暗流涌動,即便有了莎拉的托舉,努爾能否唱出自己的一片天?

約漢·曼卡是法國、意大利的混血,他自小就生活在這樣像努爾這樣二代移民群居的社區(qū)內,深知這里的居民都過著怎樣的生活。
因為缺乏在社會中上升的渠道,暴力、毒品、偷竊是這里年輕人的常態(tài),即使打零工,也是越忙越窮。

《我和我的兄弟們》的原劇本,是曼卡在17歲時出演的一出戲,多年來,他時刻惦念著這部劇和劇中四兄弟的關系。
如果僅僅講述一個底層小卒的追夢之路,那么《我和我的兄弟們》無疑同許多電影“撞了題”。但在曼卡的改編下,努爾的幾個哥哥,和歌劇老師莎拉老師有著精彩的人物弧光,他們平凡而偉大,溫暖又令人感動。

大哥阿貝爾長兄似父,在家中扮演著大家長的關系。
他尊重媽媽的遺愿,希望昏迷的媽媽在孩子們的包圍下養(yǎng)病。
他一直致力于給弟弟們提供好的生活,可表達方式總很粗魯。

二哥阿莫在片中擔任“搞笑一把手”,在家中的氣氛尷尬時,阿莫總能及時跳出,以幽默的節(jié)奏處理麻煩。

三弟赫迪麻煩最多,但在努爾被警察追捕時,這個平時“最不靠譜”的三哥卻不顧自己安危,幫小弟引開警察。

莎拉老師就像加拿大作家瑪麗·安·伯德筆下的倫納德老師,出身富裕的她,雖難以對努爾的生活感同身受,但她用愛、耐心和專業(yè)知識,為敏感的索爾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用一首首歌劇,鼓勵索爾釋放自己的潛力。

努爾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他既活在貧窮而又暴力的生活中,又有身邊的無聲守護關照,哥哥們和莎拉老師,以他們能給出的最好的愛,讓這個孩子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歌劇部分真人真唱
選角陣容真誠走心
作為一部發(fā)生在法國南部的電影,《我和我的兄弟們》卻有著意大利家庭電影明媚、憂傷的基調。
這不僅是導演曼卡的意大利血統(tǒng)在“作祟”,音樂師同樣巴赫爾·馬爾-哈利菲功不可沒,他參與的項目文化多元,電影的配樂烘托情緒到位,十分精彩。

《偷撒一滴淚》多次出現(xiàn)在電影中,悠揚的曲調或道出迷惑,或表達哀傷,或是回憶里的一瞥,或是無奈生活的注腳。

南法四兄弟的故事令人動容,他們的血濃于水,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電影本身的沉悶主題,為觀眾的情感提供抓手。

電影中的歌劇《偷撒一滴淚》《飲酒歌》令人陶醉,帕瓦羅蒂的經(jīng)典名段《今夜無人入睡》更是震撼心靈。
女主角茱迪絲·謝拉自幼追隨小提琴家父親練習小提琴,多棲于音樂、舞蹈、歌劇、演藝界,其本身就是一名歌劇歌手,在片中的精彩歌喉屬本色演出。

努爾的扮演者馬爾·魯安·貝蘭杜年紀不大,演藝經(jīng)驗卻算豐富,除了這部演技驚艷的《我和我的兄弟們》,他還在喜劇《家長會》中出演,在2024年的迷你劇《十八》中,這名小演員擔綱主演,詮釋少年發(fā)現(xiàn)“同類”的細膩心路。

大哥的扮演者達利·本薩拉赫曾出演《007:無暇赴死》,并在網(wǎng)飛電影《雅典娜》中“挑大梁”。

“二哥”、“三哥”的扮演者索菲安·哈米斯與蒙斯·法爾法爾則在多部電影、電視劇中出演。
為了完成《我和我的兄弟們》,馬爾·魯安·貝蘭杜接受了為期3個月的專業(yè)歌劇訓練。他在電影中多處有著精彩的歌喉演繹,對歌劇感興趣的觀眾,不妨一聽為快。

“我來找您兒子,因為他沒來上課,想知道他為什么不能來。您兒子有……他很特別,或許他有天賦,無人知曉未來會如何,但是他的天賦與生俱來,他絕不能放棄,他很幸運。現(xiàn)在他會唱歌了。終身受益,可能讓他能以不同眼光看待世界”。
電影中,莎拉老師的告白令人感動。

努爾或許不能跳出貧窮的怪圈,但在和莎拉老師遇見后,沉默的他開始直面自己的內心與熱愛,這種視角的轉換,或許正是《我和我的兄弟們》原標題中所說的——離開的意義。
正如那句著名的廣告詞所說的: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我和我的兄弟們》
歡喜首映 獨播上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