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律·冬云》的寫作背景

毛澤東主席的《七律·冬云》,寫于1962年。當時,國內(nèi)外矛盾斗爭尖銳復雜,形勢非常嚴峻。

毛澤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毛澤東

在國內(nèi),遭受到連續(xù)三年的特大災荒,國家正處于最嚴重的經(jīng)濟困難時期。而國際上,蘇共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又背信棄義,單方面撕毀合同,撤走專家,逼還借款,還煽動40多國家,拋起反華大合唱,在政治上、經(jīng)濟上、軍事上,對我國全面施加壓力;美帝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大力支持蔣介石集團,又趁機蠢蠢欲動,妄想反攻大陸;印度反動勢力也瞅準空子,向我西南邊疆進軍,企圖侵占我國藏南領(lǐng)土,帝修反三股勢力掀起了一股反華惡浪,一時間,黑云翻騰,寒潮滾滾,大有“黑云壓城城欲摧”之勢,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冬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冬云》

對于帝修反的聯(lián)合反華攻勢,毛澤東主席指揮我黨、我軍和我國人民,以不懼強暴的大無畏精神,與敢于斗爭的英雄氣概,進行著針鋒相對的反擊斗爭。

在國內(nèi),黨和政府采取了“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的經(jīng)濟建設(shè)方針,到了1962年下半年,經(jīng)濟開始走出低谷。同時,對蘇修的攻擊進行公開答辯,揭露其反華真面目;組織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粉碎印度軍隊的侵略;對于其他反動派也予以有力地回擊,整個斗爭局勢逐漸走向好轉(zhuǎn)。

俗稱“冬至一陽生”,“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年的12月26日,毛澤東主席在他69歲生日的這一天,面對國內(nèi)外漸趨和緩的局勢,心潮澎湃,感慨萬千,便以天上的“冬云”為題,寫下這首七律。

二、《七律·冬云》原文

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

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

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

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

三、《七律·冬云》的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賞析

詩人的這首七律,以詩題“冬云”起興,即景抒情,又以象征和對比手法,托物言志,表達感慨,雄奇豪邁,氣貫長虹。全詩八句,可分兩層。

第一層、前四句寫景,描寫嚴冬大雪的威勢。首聯(lián)“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詩人從詩題寫起,描寫雪壓冬云,大雪飄飄,如同柳絮紛飛,一時間,堅冰封地,寒流滾滾,花草凋零,落葉蕭蕭,一片肅殺景象。這里以“壓”字,極寫大雪威勢;以“萬花紛謝”,極寫大雪發(fā)威的惡果。同時,也暗示生機是不會滅絕的,只是“一時稀”而已,還有極少物種孕育著生機,仍然在繼續(xù)開放,為后文“梅花”出臺作鋪墊。

《冬云》手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冬云》手跡

頷聯(lián)“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緊承著上聯(lián)的兩點含義,一方面是“寒流滾滾”、大雪紛飛,進一步描寫嚴冬冰雪的凌厲,可是,時空都是相對的,陰陽互變,物極必反,另一面卻是“暖氣微微”、陽氣吹來,一“急”一“吹”,對比鮮明,形勢嚴峻,可也包含了陰極生陽,否極泰來。這一副工整的“對比對”,蘊含著唯物辯證法規(guī)律,揭示了對立統(tǒng)一的哲理。

這四句詩,表面上描寫的是嚴冬肅殺的雪景,其實是詩人以象征手法,形象地再現(xiàn)當時帝修反的反華威勢,真正是惡浪滾滾,甚囂塵上,而堅持正義和真理的人,也頓時少了許多。但是,物極必反,陰極生陽,大地又迎來了“微微暖氣吹”,預示著嚴冬就要過去,即將春回大地了。很顯然,這是寫景內(nèi)容的升華,也是下一層抒情的鋪墊。

第二層、后四句抒情,贊頌中國人民具有不懼強暴的大無畏精神,以及驅(qū)虎豹、戰(zhàn)熊羆的英雄氣概,洋溢著革命英雄主義的浩然正氣。

在頸聯(lián),承接上聯(lián)“暖氣吹”,詩人于是豪情勃發(fā),直抒胸臆:那些反華勢力,盡管來勢洶洶,就像虎豹熊羆一樣兇猛,但是,中國人民個個都是英雄豪杰,人人都具有非凡的勇氣、無畏的膽略,他們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一定會戰(zhàn)勝它們、消滅它們的!

為了突出這種大無畏精神和戰(zhàn)斗意志,詩人別具匠心,特地選用—副“同類對”:“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這兩句之間,詞性相對,意境相諧,互為關(guān)聯(lián),互為補充,句式整飭,辭藻華麗,氣勢磅礴,雷霆萬鈞,具有震撼人心的威力!

尾聯(lián)、回應首聯(lián)“一時稀”,禮贊梅花,進一步抒情:梅花傲霜斗雪,風姿挺拔,氣節(jié)高堅,開得俊俏,為花中豪杰,與首聯(lián)“萬花紛謝”形成鮮明的對照,象征著中國人民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不屈不撓精神。又以“梅花與蒼蠅”對比,在那“漫天雪”中,“梅花歡喜”,傲然挺立,凌寒盛開,而卑微的蒼蠅卻只有死路一條,詩人又以它象征著那些見風使舵、跟著反華的小丑們。這兩句,一正一反,以諧襯莊,對比強烈,愛憎鮮明。

字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字幅

四、《七律·冬云》的主題和藝術(shù)特色

這首詩的前后兩層,先寫景后抒情,詩人融情于景,前后呼應,托物言志,妙合天成,既表現(xiàn)了當時國際上嚴峻的反華局勢,又充分顯示了詩人毛澤東,作為我們黨、國家和人民的領(lǐng)袖,指揮若定,針鋒相對,力挽狂濤的決心和勇氣,歌頌了中國人民敢于斗爭的大無畏精神,以及樂觀豪邁、勇于勝利的英雄氣概。

同時,這首七律多用象征〔比喻〕和對比,意象鮮明,褒貶自現(xiàn),愛憎分明,感情強烈。詩人以英雄、豪杰,象征具有大無畏精神的中國人民;而以虎豹、熊羆,象征國際上強大的反華勢力。

梅花歡喜漫天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梅花歡喜漫天雪

詩人又多次運用了對比手法,全詩有國際上反華形勢的嚴峻、與詩人的大無畏精神與堅強意志的對比,有首聯(lián)的“雪壓冬云”與“萬花紛謝”的對比,還有頷聯(lián)的“高天滾滾寒流急”與“大地微微暖氣吹”的對比。而在尾聯(lián),先以梅花象征經(jīng)歷磨難卻更加堅強的中國人民,而以蒼蠅象征屈從于強權(quán)的國家和政黨,然后再將兩者進行對比,一反一正,一丑一美,以反襯正,以丑襯美,有效地加強了表達效果。

同時,這首七律語言暢達,辭藻華麗,對仗工整,層次清晰,愛憎分明,寓意深刻,樂觀豪邁,氣勢磅礴,是一首鼓舞人心的經(jīng)典之作。陳存選2025、02、23

參資:百度百科《七律·冬云》。

我們勝利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