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出“驚人之語”!他不僅對老鄰居加拿大揮刀,還讓副總統(tǒng)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罵遍歐洲國家。就在外界一片嘩然時,特朗普突然向中國拋出了“橄欖枝”,甚至還打算邀請中方到他的海湖莊園“談買賣”。這一神操作背后究竟深藏什么玄機?難道特朗普真的想“拋棄老朋友,另結新盟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一起來解讀特朗普一系列迷惑操作的深層邏輯,以及其中暗藏的地緣政治大棋局。

疏遠盟友,特朗普真把加拿大歐洲當“出氣筒”?

加拿大,論起跟美國的關系,那是妥妥的“老鐵”。然而,特朗普的新動作卻甩開了歷屆總統(tǒng)的友好政策,直接對加拿大動了“重手”。今年2月1日,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對所有加拿大進口商品提升25%的關稅!這意味著什么?簡單來說,就是給加拿大經(jīng)濟來了個“腰斬級別的打擊”。

數(shù)據(jù)顯示,加拿大對美國的依賴簡直不要太高!2024年,加拿大經(jīng)濟的74%依靠對美出口,而美國則是全球唯一能深度影響加拿大GDP的單一經(jīng)濟體。特朗普這關稅一開,加拿大日常出口商品(如木材、乳制品、能源產(chǎn)品)成本暴增,這讓加拿大全國經(jīng)濟都面臨嚴重危機。于是,身處困局的加拿大省長們迅速反應,帶隊組團奔赴華盛頓,請求特朗普“網(wǎng)開一面”。

結果呢?他們苦口婆心地表示“我們可以配合對抗中國”,卻連特朗普的一絲憐憫都沒換來。這下,加拿大真成了“夢碎的老朋友”。顯然,特朗普想的不是怎么修復這段關系,而是想怎么利用關稅大棒狠敲一筆。

歐洲這邊同樣沒好到哪里去。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剛剛就職為副總統(tǒng)的萬斯直接上演了一出“政治火藥味兒”的經(jīng)典場景。他當著歐洲各國領導人的面,用20分鐘徹底“開火”——指責歐洲政治腐敗、民主退步、軍事衰弱得不堪一擊,甚至連移民政策也被萬斯噴了個徹底。他的言論讓全場瞬間進入“冰點時刻”。

但這還沒完,萬斯隨后竟然提出“中國應該派軍隊保障歐洲安全”這種“天才點子”,開了一個讓歐洲無地自容的大玩笑。然后幾天后,特朗普進一步補刀,將歐洲和烏克蘭排除在俄烏和平談判之外。這樣一來,美歐關系直接被推到了懸崖邊上。

特朗普砍盟友,卻對中國示好了?

就在大家以為特朗普是要疏遠所有國家的時候,他又做了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操作——向中國“示好”。根據(jù)《紐約時報》的報道,特朗普不僅希望能修復中美關系,還想在他的任期內(nèi)敲定一項大的貿(mào)易交易。更讓人意外的是,他甚至邀請中方到他的“地盤”——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湖莊園進行會談?,F(xiàn)在問題來了,這到底是真心友好,還是另有圖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先說美國表現(xiàn)出的“誠意”。特朗普團隊的貿(mào)易談判專家公開表示,美國正在試圖改善對華關系,更期待能通過和談重建雙方的供應鏈合作。畢竟從智能制造到芯片領域,美國在不少方向上都開始感受到遠離中國的代價。雖然特朗普政府對外表面施壓,卻不得不承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里的主導地位。

然而,說是示好,特朗普卻在前腳加碼對華關稅后再遞橄欖枝,還想靠這種“雙面操作”讓中國信任?顯然沒那么簡單。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冷靜拒絕了這次談判邀請,表示“誠意不足,談無可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的謹慎理由或許很好理解?;叵肫疬^去的中美貿(mào)易戰(zhàn),特朗普政府多次玩“口是心非”的戲碼:一邊高調(diào)喊要合作,一邊繼續(xù)實施更多經(jīng)濟制裁,試圖撈取更多談判籌碼。如今的橄欖枝是否真誠,恐怕中國心里已經(jīng)有數(shù)。

背后的玄機:特朗普在下一盤怎樣的棋?

那么問題來了,特朗普在外交上一個“騷操作”接著一個,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深意?

首先,特朗普顯然是打算用“極端施壓”手段推翻舊的國際秩序。從他的邏輯看,美國現(xiàn)有的盟友體系雖然提供了安全和經(jīng)濟依靠,但它同時也給美國帶來了負擔。無論是歐洲還是加拿大,這些傳統(tǒng)“搭便車”的盟友常年接受美方支持,卻少有回報。因此,削弱它們的經(jīng)濟獨立性,通過經(jīng)濟大棒迫使它們迅速調(diào)整對美態(tài)度,是特朗普的一石二鳥策略。

其次,美國想借疏遠盟友對沖中國崛起的國際影響力。從中美兩國近年來的技術脫鉤到貿(mào)易摩擦,再到特朗普團隊對技術控制的重視不難發(fā)現(xiàn),美國是想利用離間其他大國和中國的關系,拉開雙方合作空間。同時對中國微釋放善意,則是為了迫使中國在關鍵經(jīng)濟議題上給出讓步。

特朗普的算盤,會劃得清嗎?

看似打得一手好牌,但特朗普的這套策略真的能實現(xiàn)“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嗎?

不論是與中國、歐洲還是加拿大的博弈,全球化趨勢決定了“孤軍作戰(zhàn)”幾乎不可能獲勝。畢竟,在中美貿(mào)易戰(zhàn)延續(xù)的這幾年,美國這些“去中國化”的動作,不僅提高了企業(yè)生產(chǎn)成本,也令不少行業(yè)陷入困境。數(shù)據(jù)顯示,中美2024年的雙邊貿(mào)易額仍然達到7590億美元,這背后復雜的經(jīng)濟糾葛,豈是“一次握手”能解決的?

而站在盟友的角度,加拿大和歐洲顯然已經(jīng)感受到了離開美國尋找替代伙伴的必要性。無論是加方和歐洲嘗試推進內(nèi)部合作,抑或拉近與亞洲經(jīng)濟體的關系,這些動作都會讓美國未來在全球話語權中失去真正的優(yōu)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所謂邀請中美“商談交易”,美國若還是“前腳敲詐,后腳示好”的兩面性做派,中國是否會買賬?恐怕答案也不言而喻。

結語

總結來看,特朗普在疏遠傳統(tǒng)盟友與示好中國之間的這場外交“雜技表演”,目的或許是想為美國贏得更多主動權。但他忽視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在多極化的現(xiàn)代國際體系中,任何一種極端政策都可能觸發(fā)不可控的連鎖效應。

無論特朗普打算為海湖莊園的談判鋪墊多少“面子工程”,中美之間的合作前提仍然是對等和信任。而僅靠口號式的外交姿態(tài),恐怕很難立即寫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