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好劇的命運真的讓人唏噓,《大河之水》完全就是個“被低調耽誤的潛力股”。
這部由聶遠、楊蓉主演的稅 務題材現(xiàn)實劇,于2022年4月殺青,積壓了快3年。

眼看著2月28日就要上線央八了,可宣傳方面卻冷得出奇。

截至2月25日17點,別說大規(guī)模預熱,就連預告片和宣傳海報都還沒見著影子。

要不是確實在央八節(jié)目單上看到了《大河之水》的名字,有些觀眾可能都還不知道它的存在。

但宣傳低調歸低調,《大河之水》的陣容和題材注定了它的爆款潛質。
主演陣容誠意滿滿,聶遠、楊蓉、張鐸三人領銜主演,實力派演員許亞軍、吳冕、李洪濤特別出演。

聶遠從《山花爛漫時》的基層干部到如今《大河之水》的稅 務 局長,一路靠演技穩(wěn)扎穩(wěn)打;

而楊蓉則從《大山的女兒》中那位感動全國的“扶貧黨支書”,轉型為干練的稅收精英。

而張鐸、許亞軍、黃勐、施京明這樣的老戲骨也給劇集加了不少分量。

更別提它本身的題材——稅 務稽查,這可是現(xiàn)實劇里的冷門選手。
涉及經濟犯案、內鬼、兄弟反目,再加上正邪交鋒,怎么看都像是一部涉稅主題的《狂飆》。
如果《狂飆》是用魚販逆襲黑老大的故事撕開了掃黑除惡的暗面,那么《大河之水》則用一場“稅 務版高智商貓鼠游戲”,將鏡頭對準了更隱秘的戰(zhàn)場——偷逃 稅犯罪。

《大河之水》的故事,得從一封讓人猝不及防的舉報信說起。
這封舉報信不僅讓整個新東市嶺水區(qū)稅 務局炸了鍋,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風控局局長鄭昊(聶遠飾)推到了風口浪尖。

舉報信里指控稅 務系統(tǒng)里有“內鬼”,而正值破案關鍵期的鄭昊,自然而然成了核心人物。
鄭昊是誰?他是個“鐵面無私”的稅 務稽查官,外形俊朗,性格剛正——光是聽這個人設就知道,他是那種不怕得罪人的硬茬子。

劇里,他辦案有一手,原則性也強得離譜,堪稱稅 務局的“定海神針”。
但這次不一樣,這封舉報信讓他一頭扎進了黑霧重重的迷局里。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調查的展開,鄭昊逐漸發(fā)現(xiàn),這封舉報信背后的故事,比他想象中復雜得多。

線索總是在關鍵時刻被抹除,嫌疑人也一個接一個“人間蒸發(fā)”。
而更讓他心寒的是,他的大學摯友、燕南大學財經系教授趙明達(張鐸飾),竟然也牽扯其中。

與此同時,鄭昊的前女友梁錦秋(楊蓉飾)的回歸,也讓劇情更加撲朔迷離。
兩人之間的感情,在職業(yè)與正義的夾縫中,顯得格外微妙。

而隨著案件逐步深入,鄭昊還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面對的不僅是外部的敵人,還有內部的背叛和人性的考驗。

他是否能堅守住自己的底線?趙明達是否還有回頭的余地?這些懸念,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雖說《大河之水》積壓了將近3年,但它的制作水準卻絲毫不顯倉促。
這部劇從選材到拍攝,都充滿了“較真”的態(tài)度,甚至在專業(yè)性和真實性上,做到了國產劇里少見的高標準。
首先是題材的選擇就很有膽量。

稅 務稽查這個領域,既不像刑偵劇那樣自帶“高能”屬性,也不像情感劇那樣容易引發(fā)共鳴。
它的專業(yè)性非常強,稍微處理不好,就容易讓觀眾看得云里霧里。

但《大河之水》完全沒有走“高高在上”的路線,而是通過緊張的劇情和生動的人物,拉近了觀眾與稅收之間的距離。
劇組在制作上也是下了血本。
為了保證劇情的真實性,劇組邀請了專業(yè)的稅收專家全程指導,辦案細節(jié)、專業(yè)術語全都“有理有據”。



雖然《大河之水》的宣傳實在低調得離譜,但它依然在觀眾中積攢了不少期待。畢竟,演員陣容強大,題材新穎,內容扎實,這些都注定了它的潛力。
不少觀眾在聽說這部劇定檔后,紛紛在評論區(qū)留言:
“終于來了!等了快三年,別讓我失望!”
“聶遠+楊蓉+稅收稽查,有點意思?!?/p>
“宣傳太低調了吧?這種劇不該大力推廣嗎?”
這些聲音背后,是觀眾對現(xiàn)實題材劇集的期待。
當網紅(比如薇婭)偷 稅被罰13億之類的新聞屢上熱搜之后,

《大河之水》恰似一記警鐘,告訴我們:偷逃 稅不是“富豪游戲”,它掏空的是每個普通人的醫(yī)保、教育和養(yǎng)老金。
正如劇中鄭昊的怒吼:“你們吸的不是錢,是老百姓的血!”

2月28日19點30,鎖定央8、愛奇藝、騰訊,看聶遠楊蓉如何用“劇拋”式演技掀起這場“稅 務狂飆”。
#大河之水# #電視劇大河之水#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