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軍被迫走上長征的道路,后面的國民黨也緊追不舍,在這樣的背景下,紅軍迫切地需要找到一個“落腳點”。
就在毛主席對“落腳點”沒有一點想法的時候,他在通過國期報紙了解到一個信息,劉志丹率領(lǐng)紅軍將陜北、陜甘邊兩塊蘇區(qū)連成了一片。
在這樣的背景下,也就意味著紅軍可以去那里“安家”,這給中央紅軍帶來了新希望,于是毛主席便踏上了與劉志丹會合的道路。

說起劉志丹這個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是他做出的事情可謂是“膽大包天”,曾經(jīng)還和馬家軍打過交道。
在1926年9月,黨組織派遣劉志丹等一批共產(chǎn)黨人前往馮玉祥部工作,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期間,之后劉志丹被任命為少將特使。
在馮玉祥部,劉志丹接到一個命令,那就是整頓馬鴻逵第四路軍,劉志丹深知馬鴻逵的為人,此人心狠手辣,但他毫無懼色,當即前往工作地點。
值得一提的是,馬鴻逵的部隊是沒有紀律的,長期實行封建家長制,就算在國民黨的指揮下,他們很少聽從命令。
劉志丹了解到這些后,沒有貿(mào)然前去會見馬鴻逵,當他了解了大概情況后,馬鴻逵也將他調(diào)查了個仔細,之后將劉志丹請回司令部。
隨著劉志丹和馬鴻逵見面,他毫不怯場,反而談吐自若、氣宇軒昂,這讓馬鴻逵對他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心中不禁產(chǎn)生了幾分敬畏。

在馬鴻逵的認可下,劉志丹開始管理軍隊,期間他借鑒周恩來的工作經(jīng)驗,反對打罵士兵,廢除對逃兵的酷刑。
更重要的是,劉志丹還在部隊中成立士兵委員會,主要是為了監(jiān)督軍官,正所謂好的軍隊要有好的指揮,如此軍隊才能變得很好。
隨著這一系列的操作進行下來,劉志丹在部隊中的威望與日俱增,士兵們更是練得生龍活虎。
然而人生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騎兵團團長是馬鴻逵的小舅子,他仗著自己姐夫的地位在軍隊中橫行霸道,自然也不聽劉志丹的話。
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認為劉志丹不敢拿馬鴻逵的小舅子怎么樣,不料后來劉志丹以他不尊重紀律逮捕了起來。
馬鴻逵自然知道自己的小舅子是什么人,于是陷入兩難的地步,之后為了面子表示按規(guī)矩辦事,在他看來劉志丹不敢真的殺了小舅子。
然而事實卻是,劉志丹直接將馬鴻逵的小舅子就地槍決,之后在部隊中引起了極大震動,從此沒有人敢在劉志丹面前肆意妄為。

值得一提的是,劉志丹從22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不忘初心,為中國革命事業(yè)作出了卓越貢獻。
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軍評選出36位軍事家,其中就有劉志丹,相對于其他人他是十分特殊的存在。
劉志丹是最后一位入選的軍事家,這足能證明他的獨特之處,事實上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為他為紅軍奠定了落腳點的原因。
更為難得的是,36位軍事家中有33位是南方人,僅有3位北方人,而劉志丹便是其中之一的北方人。
當年在干革命的時候,北方的條件是最艱難的,畢竟這里十分寒冷,而劉志丹和謝子長領(lǐng)導(dǎo)的陜北紅軍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可惜謝子長犧牲較早,此后劉志丹成為了陜北紅軍的頂梁柱,后來毛主席在聽了劉志丹的經(jīng)歷后,說什么要見見這個人。
當年毛主席領(lǐng)導(dǎo)的紅軍沒有落腳點,于是便去與劉志丹會合,當時毛主席還得到劉志丹要親自來迎接他,毛主席很高興。

當時有紅26軍騎兵團參謀長劉約三過來送信,劉約三恭恭敬敬將信掏出來遞給毛主席,毛主席看完后大喊:“好消息!好消息!”
聽到這話后,周恩來、彭德懷、張聞天等人紛紛走過來,他們一起商討此事,劉約三等人則被被安排休息。
然而毛主席不知道的是,在他剛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劉志丹則處在危險邊緣,那時他以“同國民黨部隊有秘密勾結(jié)”的罪名被捕。
毛主席于1935年10月抵達陜北,而劉志丹在10月6日被捕,之后接連傳出干部慘遭殺害的消息,不到一個月有200人犧牲。
也就是說,劉志丹不可能來接毛主席,10月11日陜甘支隊與紅26軍騎兵團會合,19日抵達陜北吳起鎮(zhèn)。
也是在這里,毛主席才得知劉志丹被捕的事情,而那段時間劉志丹不好過,他被關(guān)押在彬縣監(jiān)獄遭受折磨,但他始終堅守真理。
可審訊的人不放過他,給他按了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同一時間他的妻子和五歲的女兒也被打入勞改隊。

毛主席當即憂心忡忡,之后作出指示“刀下留人,停止捕人”的命令,還說出一句話:“殺頭可不像割韭菜,人頭落地就長不回來了?!?/p>
后來也多虧了毛主席的指示,劉志丹和一行人才得以保住性命,而他的孩子也早就在家等著他。
在11月劉志丹被釋放,而他整個人和往日完全不同,渾身都是傷,他的夫人同桂榮當即哭了起來,兒子也大哭起來了。
更難過的是,在劉志丹被關(guān)押期間,他的二兒子因為吃了毒藥死了,劉志丹聽后當即愣在原地不知所措,反應(yīng)過來放聲大哭。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劉志丹家里會發(fā)生什么事情,但調(diào)整好情緒后,劉志丹再次回到革命事業(yè)上。
在12月13日這天,主席和周恩來見到了劉志丹,在表達感謝的同時也問候了他的身體情況,畢竟當時受到不少酷刑。

見到劉志丹時,周恩來激動地說:“感謝你創(chuàng)建了這塊根據(jù)地,讓中央有了落腳之地。”
而毛主席見到劉志丹時,也感激他為紅軍提供了落腳點,挽救了紅軍,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中央紅軍才逐漸開始壯大。
此后劉志丹再次投入到革命工作中,更是沒有休息一天,白天開完會,晚上還要在麻油燈下寫材料。
據(jù)劉志丹的女兒的回憶,那段時間劉志丹的妻子讓他休息,劉志丹反而表示“任務(wù)緊迫,時間不等人”。
然而到了1936年3月下旬,劉志丹參加?xùn)|征戰(zhàn)役,不幸在4月14日這天犧牲了,當時他親臨前線指揮,左胸中槍失去生命,年僅33歲。
后來隨著國家的發(fā)展,中央一直沒有忘記他,為了紀念劉志丹,將其出生地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只為緬懷這位偉大英雄。

在他的追悼會上,毛澤東稱贊他是“群眾領(lǐng)袖,民族英雄”,周恩來也為他題詞:“上下五千年,英雄萬萬千,人民的英雄,要數(shù)劉志丹”。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