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場矛盾,上升到生死局,我們都身在其中。

近日,菲律賓發(fā)生的一起保安槍殺同事事件,直接讓“上班遲到”這個詞沖上了熱搜。

媒體報道,一個倉庫保安因為遲到30分鐘,被交班的同事連開三槍當場打死。這事兒聽起來像電影情節(jié),但背后的職場矛盾、情緒失控和管理漏洞,卻讓人細思極恐。

咱們今天就來掰扯掰扯,這場血案撕開了職場最殘酷的真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遲到只是導火索,積怨才是炸藥桶

根據(jù)媒體報道案件細節(jié),死者杰雷米當天本該7點30分接班,但直到8點才到崗。

嫌疑人聲稱,杰雷米“幾乎天天遲到”,導致自己長期無法按時下班,甚至被威脅家人。這種說法雖然被死者妻子反駁(她稱雙方早已協(xié)調(diào)好交班時間),但矛盾顯然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遲到的隱患

遲到的隱患

有網(wǎng)友說:“以前同事天天遲到兩小時,我直接辭職在家躺了半年才緩過來?!?/p>

評論區(qū)里冒出的真實案例,簡直和菲律賓這案子形成互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遲到看似小事,但長期累積的怨氣就像個高壓鍋。比如嫌疑人每天多等半小時,一個月就是15小時,一年相當于白白加班半個月。這種“時間被偷走”的憋屈感,加上嫌疑人聲稱的“威脅家人”,終于讓他情緒崩潰。但問題在于:為什么矛盾積累到這種程度都沒人管?

職場霸凌還是自我失控?

職場霸凌還是自我失控?

嫌疑人說“他天天遲到還威脅我家人,我忍不了才動手”,有人覺得這是“老實人被逼急了”。

這事兒真能這么簡單定性嗎?

現(xiàn)有信息看,兩人積怨已久,但“威脅家人”是否屬實仍存疑(死者家屬否認),不過家屬的否認,在我看來也有蹊蹺,哪有人愿意每天晚半小時下班,明顯是在威脅家人之后的妥協(xié)。

遲到30分鐘為何成了“日常操作”?

網(wǎng)友犀利吐槽:“什么樣的公司能允許員工天天遲到半小時?管理者吃干飯的嗎?”,

這一提問直接戳中了職場管理的軟肋,杰雷米長期遲到的行為如果屬實,管理者卻從未介入調(diào)解,甚至默許這種混亂的交班制度。要么是領導不作為,要么是“看人下菜碟”——關系戶遲到無所謂,普通員工卻被抓典型。這些不公平的管理,最容易埋下矛盾的種子。

案件中雙方對“是否協(xié)調(diào)過交班時間”各執(zhí)一詞,如果真如死者妻子所說,兩人早已達成默契,那說明公司連最基本的排班制度都形同虛設,管理者不作為,本質(zhì)上就是縱容矛盾發(fā)酵。領導不管事,員工互相撕,最后背鍋的還是打工人。

一個好的產(chǎn)品營銷能讓公司火一時,好制度能活一世,甚至更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職場矛盾別拿“私了”當解藥

職場矛盾別拿“私了”當解藥

這起案件發(fā)生后,菲律賓當?shù)叵破饘β殘霰┝Φ挠懻摚鹨蚴枪芾碚唛L期無視,如果菲律賓這家倉庫有明確的考勤制度、暢通的投訴渠道,或者安排第三方監(jiān)督交班,悲劇或許可以避免。

現(xiàn)實是,很多公司把“員工矛盾”推給個人處理,美其名曰“培養(yǎng)情商”,實則逃避管理責任。

評論區(qū)看到一些網(wǎng)友稱,立刻就把新聞轉(zhuǎn)發(fā)給愛遲到的同事,相信他再也不敢拖沓。

這種“以命相逼”的警示恰恰暴露了職場溝通的失敗,真正該被轉(zhuǎn)發(fā)的,是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沖突解決機制,避免員工之間積怨太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因30分鐘遲到引發(fā)的血案,表面上是個極端個案,實則撕開了職場管理的千瘡百孔。

對于普通人來說,守住底線、理性維權(quán)、及時止損,才是避免成為“下一個杰雷米或嫌疑人”的關鍵。畢竟,上班是為了活著,但活著不只是為了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