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第二年,叫布婚。不像紙片一樣易破,而有了織布一樣的韌勁。
現在的親親我我,摟摟抱抱,一點都不影響之后的吵架。這是我老公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似乎深諳婚姻之道,事實證明他確實是對的。
我的情緒更差了,動不動就發(fā)脾氣。但凡看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暴躁無常。而老公卻更加淡定自若。
誰說我的暴躁不是因為有老公寵愛的底氣支撐呢?
第一年,我說我們在婚姻這件小事上做得不夠。第二年我們倆幾乎每天都在強調擁抱三分鐘,雖然很多時候沒達到時間,很多時候也只是象征性擁抱。但至少我們已經把這種意識植入腦中,除去相互感謝和問候,至少我們在擁抱這件事上已經合格了。
老公還是每天如一日地寵著我。他會記得我愛吃的每一樣食物,帶我吃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我吃到膩為止。他記得我吩咐給他的每一件采購任務或是小事情,甚至有些我忘了,他還是會買了送到我面前。我的需求不高,有時候一包零食或一本書就成了我快樂的源泉。
最近老公也會有意識地主動去廚房做飯,一天忙活兩餐飯給我吃,甚至還沒讓我洗碗。盡管都是粗茶淡飯,油鹽的把握也不太精準。但我從來沒有奢望過這個從小到大,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男人有一天竟然可以自覺到獨立完成做飯。我更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早,他確實有在改變。

不和諧當然也有,甚至更多。多的時候每天吵到不可開交,會為了一只碗沒洗、桌上垃圾沒清理,衣服亂扔,甚至是講話的語氣和強調都可能引發(fā)一場舌戰(zhàn)。老公性子急,很多時候一言不合就怒發(fā)沖冠,說話更是口無遮攔,不經思考直接脫口而出,經常兩句話能把我說到淚眼婆娑。
但老公向來是吵完就結束,不會掛在心上。等氣消了,他又會屁顛顛地湊過來給你個臺階下。爭吵時狂風暴雨,結束后立馬雨過天晴,笑逐顏開。這是我老公最優(yōu)秀的地方。
更多的時候,他就眼見著我怒氣沖天,自己在一旁淡定自若地看我“表演”。因為他深知唯女子難養(yǎng)也,沒必要跟小女子一般見識。

年初過年時,我們按計劃把公婆接到了深圳一起過年。反向過年,一來不擠,二來不冷,三來婚后終于有一年可以一家在一起過年。公婆非常好相處,凡事都會先問我的想法,我喜歡吃什么就做什么,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從來不會以長輩的身份指令我去做什么。
而且只要公婆在,家務活完全不用我們倆動手。作為長輩,他們無條件包容著我們的“任性”。婆婆也很向我,一再告誡老公要好好待我,多承擔家庭責任。說實話,這一點已經強過了很多家庭。雖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家庭,能有如此和諧的家庭氛圍,已然是莫大的幸運。
奈何兩代人之間的生活習慣總有差異。我們習慣晚睡晚起,老年人喜歡早睡早起。房子隔音效果差,難免會干擾到,偏偏我睡眠又淺。睡眠時常被打斷,每天晚睡早起,狀態(tài)和情緒都很低落。每天睡眠質量最好的時候反而是公司午休的一個小時。老公作為夾心餅干,其實還是充當了比較好的溝通橋梁。他也很愿意為我調解這些小矛盾,比如讓公婆醒后不要那么大聲說話,動作輕些。他說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我父母就我來溝通,你父母就你來溝通。我很贊同,畢竟是親生的,知根知底,沒有隔閡、更好溝通。
第二年婚姻,平靜如水,不溫不火。我們常常溝通,也常常爭吵,可老公總有辦法化干戈為玉帛。老公口無遮攔,我也學著盡量不放心上。老公在慢慢改變,我也得學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我們都在學著慢慢去適應對方。我想,這也許就是布婚的意義,柔軟卻不易破碎。

臨近周年之際,老公有了一個特殊的想法。恰逢我的工作不太順意,我又開啟了一段休整之路。我們一拍即合做了這個大膽的決定......
接下來的故事有點長,但絕對不會讓大家失望!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賬號,接下來小編會持續(xù)更新內容,帶大家揭開我們的狂想曲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