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薄姬發(fā)現(xiàn)自己懷孕后感到恐懼,她立即來到呂雉的寢宮,向皇后表示,如果不喜歡她腹中的孩子,她愿意打掉它。

薄姬是劉邦的妃子,她曾被劉邦短暫寵幸過,之后劉邦就像忘了她一樣,再也沒讓她侍寢過,然而,她卻懷孕了。
她摸著微微隆起的腹部,滿心憂慮,劉邦的后宮里妃子眾多,在這看似華麗實則殘酷的宮廷中,沒有皇帝的寵愛,寸步難行,一旦讓其他受寵的妃子得知她懷孕,一定會想盡辦法來陷害她。
畢竟多一個皇子,就多一份爭寵的威脅,薄姬憂心忡忡,最后想來想去,她要給自己找一個靠山,最后她把目光放在呂后身上。
呂后可是個厲害角色,她是劉邦的皇后,在后宮和朝廷都有著很大的權(quán)力,薄姬明白,只有得到呂后的庇護,自己和腹中胎兒或許才有一線生機。
薄姬鼓起勇氣,來到呂雉的寢宮,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跪在呂后面前,眼中含淚,聲音顫抖地說:“皇后娘娘,臣妾自覺身份卑微,如今卻懷有皇子,這讓臣妾心情異常緊張。若是娘娘不喜歡這位孩子,臣妾愿意……愿意打掉它?!?/p>
呂后微微皺眉,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情,她沉默了一會兒,在思考著什么,她很清楚薄姬在打什么主意,這時候的她不去找皇帝,反而來找她,足以說明她想明白了后宮的生存之道。
看到薄姬不爭不搶的份上,呂后同意讓薄姬把孩子生下來,薄姬高興壞了,她再三跟呂后保證,他們會安安分分的。
在呂后的庇護下,公元前193年,薄姬歷經(jīng)艱辛,生下皇子劉恒,她高興地抱著孩子,這時她又開始擔憂了,自己生下的是皇子,在皇宮里就是活靶子,雖然呂后允許她生下孩子,但皇子本就是個威脅。
在危機四伏的宮中,劉恒的安全很難得到保證,與其天天提心吊膽還不如遠離是非之地,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在劉恒稍大一些后,她果斷帶著劉恒離開繁華卻危險的皇宮,前往偏遠貧瘠的代國,在代國,母子二人相依為命,過著寧靜簡樸的生活。
而在皇宮里,劉邦去世后,公元前195年,惠帝劉盈即位,可真正掌握大權(quán)的是呂后,掌權(quán)后她開始鞏固權(quán)力,在這其中,最令人發(fā)指的是對戚夫人母子的迫害。
戚夫人曾是劉邦的寵妃,她年輕貌美,能歌善舞,還為劉邦生下了劉如意,劉邦在世時,戚夫人恃寵而驕,多次請求劉邦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可惹惱了呂后。
劉邦一死,呂后就展開了瘋狂的報復,她先是派人把劉如意從封地召回長安,惠帝心地善良,知道母親的心思,就親自去迎接劉如意,還和他同吃同住,想保護他。
可呂后還是找到了機會,趁惠帝早起外出打獵,劉如意還在熟睡時,派人毒死了他,然后,呂后把戚夫人抓了起來,砍斷她的手腳,挖去雙眼,熏聾耳朵,還把她毒啞,稱她為“人彘”。
當惠帝看到這慘不忍睹的一幕時,受到極大的驚嚇,從此一病不起,但這并不能阻止呂后的行動。
直到公元前180年,呂后病逝,呂氏外戚集團與劉氏皇族集團之間的矛盾迅速激化,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和朱虛侯劉章等聯(lián)合起來,迅速滅了呂氏家族。
呂后去世,呂氏家族被滅,大臣們商議新皇帝人選,他們想到了代王劉恒,他們提議把劉恒迎回長安登基為皇帝。
那時的劉恒在代國口碑不錯,大家都喜歡他的仁愛,而大臣們之所以選擇劉恒,無非是看他身后無人,這樣就能避免呂后這樣的事再次發(fā)生。
就這樣,劉恒再次回到長安,登基為漢文帝,薄姬也因此成為太后,地位尊崇,想必連她也沒想到,她一直想往外逃,卻不想,最后還是回到皇宮,只是,這一次的她,有了保護自己的能力。
而那些把劉恒扶植上臺的大臣們,以為找了個無靠山的劉恒當傀儡,是個好控制的帝王,不料,劉恒剛上臺就把這幫老家伙們收拾了,劉恒早就看懂了他們的私欲,一直暗中等待機會收拾他們。
在這件事中,有人說呂后很狠毒,因為她陷害戚夫人,但也有人說她不狠毒,要不是她,劉恒和薄姬能不能活著都不知道.......
在我看來,一個人狠不狠毒,不是她做的好事,而是她做壞事的底線,了解過戚夫人和呂后的糾葛,我并不覺得呂后的做法有什么不對。
劉邦35歲游手好閑,娶了20歲出頭家里還有點勢力的呂雉,婚后的呂雉替劉邦承擔贍養(yǎng)老人,照顧幼兒的家庭重任,甚至因為因為劉邦,呂雉成了人質(zhì),結(jié)果呢,劉邦和戚夫人好上了。
這擱誰能不恨呢,而且戚夫人還想讓劉邦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她不但搶還爭,一點也不無辜。如果她像薄姬這樣不爭不搶,帶著兒子跑,遠離是非之地的話,她的下場不會那么慘的。
呂雉作為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quán)的先河,她的政治生涯和統(tǒng)治方式,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政治上,她臨朝稱制期間,推行一系列有效的政策,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減輕農(nóng)民負擔,讓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這為后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堅實的經(jīng)濟基礎(chǔ)。
她加強中央集權(quán),雖然手段殘酷,但在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漢初的局勢,在外交上,她忍辱負重,避免了漢朝與匈奴的戰(zhàn)爭,為國家創(chuàng)造和平發(fā)展的環(huán)境。
看完《中國歷史的那些女人》才讀懂了呂雉,這本書把人性的復雜和宮廷斗爭的殘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是一本很適合引發(fā)思考的書籍,每次看,每次都能有不一樣的收獲,例如愛情的甜蜜與苦澀,生活的富足與困苦,人性的善良與丑惡......
或許這就是歷史類書籍的魅力,它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歷史的真相,還能讓我們從古人的故事中,吸取教訓,反思人生,在面對命運和榮辱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你可以把《中國歷史的那些女人》當成一本小說來看,書里94位女性的人生經(jīng)歷,總有一個人的人生遭遇,會讓你得到救贖,陪你走出至暗時刻。
愛八卦愛寫各種人物故事!
點擊下方卡片關(guān)注「靜靜喝糖水」
如果該內(nèi)容對你有幫助,請點亮文章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2025年讓我們一起
解鎖更多人物故事,總有一個是你喜歡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