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熊大木的古典小說《楊家將演義》中,楊氏一門身份最尊貴的,莫過于楊六郎之妻柴郡主。
她的家族,是五代的最后一個王國,柴榮創(chuàng)建的后周,也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篡位的前朝皇室。
歷代宋朝帝王,都給予柴家極大的尊榮,柴家的長女,生來就是郡主。

相比之下,即使年過百歲依然掛帥出征的佘老太君,以及打遍天下無敵手、戰(zhàn)功無人能及的頭號女勇士穆桂英,都沒有被封為郡主。
然而,細讀《楊家將》全書,我們難免會發(fā)覺,柴郡主除了皇帝“賜予”、近乎嗟來之食的所謂高貴身份之外,其他一無所有。
就連她的郡主身份,其實,也無異于枷鎖。

01
權(quán)謀世界的一顆“棋子”
大宋王朝,武力在歷代統(tǒng)一王朝中,幾乎墊底。
北部邊關(guān),一直被遼國壓著打,只能勉強自保,無力主動進攻。
然而,這并非是因為宋朝沒有帶兵打仗的能人,事實上,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一旦邊關(guān)告急,總有能夠“救火”的將領(lǐng)。
楊家將,就是宋朝早期的救火專業(yè)戶。

皇帝對楊家將,既要利用,又有很多不放心,經(jīng)常處處刻意掣肘。
整個宋朝,歷代皇帝,最擔(dān)心的假想敵,就是具有真本事的當(dāng)朝戰(zhàn)將,生怕某個將領(lǐng),一朝黃袍加身,槍口指向自己。
宋太祖趙光胤本人,就是篡位的戰(zhàn)將,但他坐上龍椅,絕對權(quán)力伴隨著絕對風(fēng)險。
不到五十歲就不明不白地死掉,兇手是公開的秘密,也就是趙匡胤最信任的弟弟趙光義。

趙光義繼位成為宋太宗,他御駕親征遼國,敗得丟盔卸甲,比馬謖還菜。
按照軍法,仗打成這德行,就算有一百個項上狗頭也不夠砍,但趙光義是皇上,天大罪孽也是“萬歲爺”。
但這位外戰(zhàn)外行的宋太宗,整自己人、玩自己人,則是一把好手。
他手下最有能力的將軍家族,是楊家將,楊家將中最強的第二代,眾所周知,是楊六郎。

宋太宗對楊家將,既封賞,又掣肘。
包括特意給楊家將安排一個 品行類似臭秦檜兒,治軍無能整人有術(shù)的人渣上司,潘仁美。
同時,又假仁假義地施恩,把“金枝玉葉”柴郡主,許配給楊六郎為妻。
柴郡主是前朝廢帝的后代,空頭的“金枝玉葉”,透著無奈和屈辱;

皇帝把柴郡主許配給楊六郎,籠絡(luò)楊六郎,也是把柴郡主這張“廢牌”打出去,廢物利用。
楊六郎文武全才,反觀柴郡主,有啥真本事?
兩口子在一起,除了“相敬如賓”說幾句場面話,還能有多少共同語言?
仔細想想,一聲長嘆!

02
面對冤獄,全然無助
潘仁美公報私仇,幾乎害死楊家滿門,武功最高的楊六郎,九死一生逃回來,向皇帝告狀。
宋太宗是何許人也?個中是非,趙光義心如明鏡。
但這個精通帝王術(shù)的皇上,明擺著偏袒潘仁美。
除了和潘仁美有親戚關(guān)系之外,更深一層的“帝王心”,恐怕是覺得潘仁美干得好,替自己除掉了本朝最強的武將家族,消除了武將篡位的隱患;

至于潘仁美掌兵駐守邊關(guān),宋太宗知道,潘太師是個庸才,不足為患。
這個“道理”,就像后來的宋徽宗,讓高俅當(dāng)太尉統(tǒng)率舉國大軍,相當(dāng)于把C羅放在諸葛亮、姜太公的崗位上;
這絕不是皇帝老兒“老糊涂了”,而是為了在最大限度上,杜絕宋太祖陳橋兵變的重演。
對這些宮廷的“潛規(guī)則”,柴郡主一無所知,更毫無辦法。

柴郡主無非是個不接地氣的貴族小姐,面對家門大禍,沒有一點主意。
那段日子,柴郡主終日以淚洗面。
幸好,在八賢王的舉薦下,一介縣令的寇準,擔(dān)任主審官,設(shè)計讓潘仁美主動供出了罪狀。
太宗皇帝早就清楚潘仁美不是什么好鳥兒,但他對文武雙全的楊六郎,更加猜忌:

“如果全家蒙冤的楊六郎,對朝廷產(chǎn)生怨恨,隨便拉起一支隊伍,就足以傾覆朕的江山!”
潘仁美被赦免死刑,流放外地。楊六郎氣瘋了:親爹、親兄弟的血仇,不共戴天!
六郎拎著樸刀,騎上快馬,埋伏在半路。
柴郡主苦勸丈夫不要惹事,但根本勸不住,連佘太君都不站在柴郡主一邊,喝令她閉嘴。

潘仁美游山玩水一般從此路過,還聲稱“過不了個把月,老夫就能重回朝廷做宰相……”
楊六郎下定決心,認定潘仁美確實可殺不可留,便突然現(xiàn)身,飛起一刀,砍掉潘賊的腦袋。
隨后,楊六郎向太宗皇帝自首,太宗皇帝將楊六郎罷官,流放到云南,但不許柴郡主跟隨。
柴郡主想不通這究竟是為什么,望著丈夫遠去的背影,獨守空枕,以淚洗面。

這其實,是太宗皇帝刻意讓楊六郎從昭雪冤屈的苦主,再次淪為罪犯,以便剝奪他的兵權(quán);
同時,讓六郎之妻柴郡主,留在京城,形同人質(zhì),以免楊六郎在云南造反。
楊六郎是九死不悔的忠臣,冤死也不會造反;柴郡主更是一個無助的弱女子。
但在皇帝看來,這對夫妻,都是自己的潛在威脅,對他倆時而拉攏,時而打壓……

03
有苦難訴的邊緣人
君心叵測、刻毒寡恩的太宗皇帝,在流放楊六郎之后不久,惡貫滿盈駕崩了。
其子真宗繼位,宋真宗沒多少心機,但殺人不眨眼的暴虐,比其父更甚。
真宗聽了寵臣王強(其實是遼國奸細)的讒言,便云淡風(fēng)輕地下旨:處死楊六郎。
幸好楊六郎有個和自己容貌近似的好友兼死士,任丙,做了六郎的替死鬼。

六郎潛逃回京城,住在天波楊府的地窖里。
柴郡主每天給他送飯,平時吃齋念佛,懇求老天保佑多災(zāi)多難的夫君。
此時邊關(guān)突然告急。
遼國皇帝已死數(shù)年,攝政的太后蕭綽,在大宋皇帝眼里,是個行將就木的老太婆,不足為患。
所以才企圖把楊家將鏟除。

萬沒想到,大遼蕭太后是個堪比大清孝莊太后的最強王者,老婆子出馬,一個頂十個。
真宗皇帝抓了瞎,賢臣寇準不忍坐視百姓從此淪落胡塵,便設(shè)法拆穿了楊六郎夫妻的把戲。
事已至此,真宗皇帝赦免了楊六郎,催促楊六郎趕快掛帥,領(lǐng)兵到邊關(guān)救急。
然而,事態(tài)已經(jīng)惡化到難以收拾,柴郡主深知,楊六郎也無濟于事,到了邊關(guān)幾乎是送死。

但柴郡主除了哭著送行,還有什么辦法?
不過,該著楊六郎絕地反擊成功,他在邊關(guān),遇到了兩位不世出的女英雄:
一個是大刀王蘭英,成了楊六郎的左膀右臂,后來兩個人結(jié)為夫妻;
另一個是無敵戰(zhàn)神級的穆桂英。
楊六郎演了一出“轅門斬子”的假戲,迫使救夫心切的穆桂英,答應(yīng)一個條件:
代替自己,執(zhí)掌帥印。

有穆桂英在,接下來便毫無懸念:遼國慘敗,名將幾乎團滅,攻占的土地全部吐出來。
蕭老太后從此專注內(nèi)政,培養(yǎng)出一個后來被謚為“圣宗”的杰出帝王,與大宋和平互市。
舉國皆大歡喜,唯有柴郡主,斯人獨憔悴。
王蘭英雖然貌丑,但和楊六郎一樣,都是將帥之才,彼此千言萬語道不盡。
柴郡主根本沒有和王蘭英競爭的資本。
貌似尊貴的柴郡主,無論在朝廷,還是在天波楊府,在楊六郎家,都是有苦難訴的邊緣人。
請在右下角“點贊”“在看”
第一時間閱讀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