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感情與幸福的感受,真的需要通過努力與追求而獲取嗎?其實幸福不是單靠努力就可以獲取的,而感情也不是僅憑追求就能夠擁有的。
我們常說一個男生追求一個女生用了多久時間,或者女生追求男生花了多少心思,最終收獲了愛情。這樣的感情實際上不是彼此相互吸引而產生的,而是建立在一種價值交換的基礎上所作出的妥協(xié),更像是一種合作關系。
比如女生對追求自己的男生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好感,但由于男生隔三差五的買禮物送關懷,時不時地出現(xiàn)在女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久而久之,女生似乎也有所動心,最后成為了戀人。

其實這個女生并不是真的對追求自己的男生動了感情,而是在對方身上能夠獲取自己的需要,在困難的時候能得到男生的幫助,平淡的日子里有人買禮物帶來驚喜,無聊的時候又有人可以聊天傾訴,避免陷入焦慮。
男生的舉動,就是用自己的價值和女生作交換,男生可能只是單純的對這個女生的外貌感興趣,僅此而已。但由于自己外貌平平,對于心儀的女生而言并沒有什么吸引力。于是利用自身的其它價值以博取歡心。當女生覺得男生所付出的行動,能夠滿足自己的需要時,就會同意與這個男生交往。
這樣的感情,也可以視為一種愛情,但這種愛情屬于等價交換,并且是一方付巨大的成本以維持感情的存續(xù)狀態(tài)。一旦某一方需求已滿足,或一方無法再為另一方提供所需,彼此的感情也就終止了。
并且,不論是男生追求女生也好,還是女生追求男生也罷。但凡是存在追求與被追求的關系,就說明彼此并不是處于一種平等而自然的狀態(tài)。即便最后主動方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對方的接受,往后的感情也未必能夠長久,而彼此的關系更像是一種合作,沒法升華到同頻共振的境界。

如果追求的一方在追求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包括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價值,遠大于結果帶來的效益。那么就算最后走進婚姻的殿堂,也可能是得不償失。
最好的感情,往往是最自然的,根本不需要勉強,也不需要費太多心思,更不存在努力的說法。最合適的兩個人,就是最默契的,彼此相互吸引,像頻率接近的事物,很容易產生共振。
凡是吸引的事物,總會被牽引到一起。凡是吸引的兩個人,總會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
有些人的感情就是一帆風順,不論是男生先主動開口,還是女生先打招呼問候,彼此就像是多年不見的老友一樣,沒有任何阻力,也沒有什么追求或被追求,自然而然的發(fā)展成為戀人。往后的生活也是順心如意,過得有滋有味。

因為彼此不存在追求與被追求的關系,也就沒有不平等的狀態(tài),彼此心里都毫無壓力,在對方面前可以表現(xiàn)出真實的自己。遇到真正合適并且喜歡的人,一定是可以毫無保留也毫無壓力地表達自己,心里面是愉悅而輕松的。
反觀那些一見面就緊張不已,彼此都感到有壓力的就并不合適,可以說是相互排斥。正因為存在排斥的力量,所以雙方都沒法很好的表達自己,展現(xiàn)真實的一面。彼此排斥的兩個人如果長久相處,就免不了發(fā)生各種爭執(zhí)、矛盾與沖突,時間久了雙方都覺得累。
感到輕松愉快就對了,證明彼此吸引。感覺緊張壓抑就錯了,證明彼此排斥。當然,即便是再合適的兩個人,總有一方先打招呼或開口說第一句話,這并非難事。因為相互吸引的人,不論在哪種場合遇見,都會自然而然地展開交流。

至于有一方特別喜歡另一方,想通過追求的方式去獲得感情,也不是不可取,只是要適度。比如有些人追求對方用了半年以上的時間,都沒能獲得對方的青睞,就該放棄了。
實際上哪怕是追求而來的愛情,只要不排斥,半年以內都可以獲得對方的肯定了,超過半年以上仍無進展,就是毫無希望。在聊天交流的過程中,對方毫無交流意愿,甚至用極其冷淡的態(tài)度回復,那就是在下意識地拒絕你。
許多事情之所以能夠成功,輕松獲取成果或得到正向反饋,是因為你本身就具有成功必備的條件和可利用的資源。事業(yè)如此,感情亦如此。輕松愉快,自然而然遇見的人,水到渠成的感情,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才會真正地體會到幸福。
作者|蔡銀兵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