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兩軍交戰(zhàn),不斬來使”,1979年,阿富汗領導人哈菲佐拉·阿明做了一件驚世駭俗的“壯舉”。

1979年12月27日深夜,時任蘇聯內務部第一副部長的維·謝·帕普京中將帶著4名警衛(wèi),怒氣沖沖地闖進了阿明的官邸。

看到此人,阿明的心頓時涼了半截:對方的名頭他早有耳聞,是搞滲透、策劃政變、顛覆政權的行家里手,實打實的災星。

果不其然,帕普京名義上是來談判的,可他一見面就甩過來一份文件,以上級命令下級的口吻讓阿明乖乖簽字。

阿明也來火了:沒門兒!

“敬酒不吃吃罰酒,你可別后悔!”

阿明后不后悔咱說不清楚,但幾分鐘后,中將怕是連腸子都悔青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帕普京帶著他的4名警衛(wèi)行至達魯拉曼宮大門口時,突然有大量阿富汗士兵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蘇方二話不說就開槍射擊,無奈對方人多勢眾,片刻后,帕普京和他保鏢們就被打成了篩子。

“事情辦糟了……”

這場戰(zhàn)斗以阿軍大獲全勝收場,可得知結果,阿明反倒有點慌神。他本以為對方陷入包圍,起碼會談談條件,說兩句軟話,誰能想到對方竟人狠話不多到如此地步!他本想活捉帕普京,好用以要挾莫斯科。

原來在大概半個月前,他的侄子,時任阿富汗情報局領導人的阿薩杜拉·阿明帶來幾條令人恐慌的消息。

其一,有大批駐扎在阿富汗的士兵、坦克、火炮等已秘密轉移到了首都的空軍基地。

其二,蘇聯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帕普京偷摸潛入了喀布爾,并且私下會見了幾名政要,那幾位全是阿明的死對頭。

阿明知道對方這是要做什么,立刻讓侄子調集親信部隊,準備跟蘇聯人干一場大的,怎料12月15日,他突然接到消息:侄子午餐食物中毒,被緊急送往醫(yī)院,僅半天后人就沒了。

后有檔案表明:當天阿薩杜拉的廚師和醫(yī)生都被提前換成了蘇聯人。

事發(fā)沒幾天,阿明便帶著一眾親信躲進了達魯拉曼宮。

這座宮殿是過去國王的住所,位于一座小山頭上,整體由鋼筋混凝土建成,防空導彈、高射炮、重機槍乃至坦克都一應俱全,實質上是一座巨型堡壘。他此舉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跟蘇聯人決一死戰(zh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將視角切換到蘇聯這一邊。

事實上,莫斯科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們遲遲沒有動手,是因尚未得知一件事的真相。

時間回溯到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發(fā)動軍事政變,推翻“紅色親王”達烏德的政權,將國名更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擔任國家最高領導人,其得力助手阿明則成為“二號人物”。

一開始,大伙都樂呵呵的,可沒多久就不對味兒了。

原來,塔拉基青年時曾在蘇聯學習,還是勃列日涅夫的學弟。他熟讀馬列經典,是打心眼里認同蘇聯那一套。成為阿富汗最高領導人后,塔拉基毫無懸念地全盤倒向蘇聯。而阿明是一名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蘇聯也不見得是啥好角色,咱還不如搞獨立自主呢。

時間越久,彼此的分歧與矛盾就愈發(fā)尖銳。

1979年4月,阿明當選阿富汗總理,此時兩人幾乎到了事事都要對著干的地步。相比之下,阿明更有手段,一步步蠶食著對方的權力。沒多久,塔拉基就剩個“精神領袖”的空頭銜。眼見局勢即將失控,塔拉基趕緊跑到莫斯科打小報告,雙方決定里應外合,聯手除掉這個刺頭。

關鍵時刻,被阿明收買的總統衛(wèi)隊長賽義德·塔倫少校上演無間道,阿明先下手為強發(fā)動政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于塔拉基的下場說法不一,一說他在交火中身負重傷,于1979年10月9日不治身亡;在筆者看來,另一種說法可信度更高:塔拉基實際上被秘密軟禁了起來,被關押了大概3個星期,也正是如此,蘇聯方面一直同阿明斡旋,希望對方能放人。

殊不知,阿明早就讓人用枕頭捂死了塔拉基,蘇聯方面一直被蒙在鼓里,這個消息最后還是蘇軍的滲透人員用伏特加灌醉總統警衛(wèi)旅的軍官后套出來的。

得知真相,莫斯科震怒,旋即下令動手。

12月27日19時20分,蘇軍發(fā)動突襲,很快便打到阿軍第二道防線外圍。此時,阿明接到蘇聯駐阿富汗大使布薩諾夫的電話。

“如果你現在主動辭掉所有職務,莫斯科能保證你和你全家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一個小時后,會有4輛裝甲車保護你們安全撤離?!?/strong>

這不就是最后通牒嘛!阿明心里滿是怨恨,殊不知這是布薩諾夫誠心誠意施舍給他的一個活命的機會。

阿明語氣平緩地回應道:“我需要考慮一下。”

他早就想明白了:蘇聯吃定了阿富汗,可自己絕不會在國家主權問題上讓步。彼時阿富汗尚有十幾萬精銳部隊,拼死一搏,造成足夠大的殺傷,對方說不定就嚇跑了。

然而,阿明大大低估了蘇聯人的手段。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就在幾個小時前,一伙蘇聯技術專家以“檢修故障”為由,大搖大擺地闖進了喀布爾電話局,破壞了達魯拉曼宮與外界的通訊,只留下蘇聯大使館一條線。當阿明拿起電話,準備給親信部隊下達命令時,他才發(fā)現達魯拉曼宮成了孤島,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他趕緊叫來兩名心腹,讓他們把自己的親筆信帶到卡爾加和普利查吉,那里有足夠多的親信部隊讓他做殊死一搏。就在他焦急地等待消息時,布薩諾夫大使再次打來電話,詢問考慮得如何。

阿明佯裝順從地表示自己可以卸任,但為保證局勢穩(wěn)定,他得先跟軍方打個招呼。

怎料對方的回復令他毛骨悚然:“這就不勞您費心啦……”

就在當晚早些時候,蘇聯農業(yè)委員會以“促進友誼”為名辦了場酒會,阿明那些心腹將領全部受邀出席。眼見酒會戒備異常森嚴,又遲遲不見總統現身,他們才意識到這是場鴻門宴,可惜為時已晚。

眼見意圖被識破,阿明氣得掛斷電話。此時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派出去的傳令兵身上,殊不知那兩名心腹剛翻過達魯拉曼宮的外墻就被蘇軍俘獲,在酷刑中把一切都招了,順帶著還給出了行宮內外的詳細結構和布防圖。

阿明幾乎成為光桿司令,身邊有一個警衛(wèi)旅、一個防空團和私人警衛(wèi)連;喀布爾城外還部署有2個坦克旅,這是他能動用的全部兵力了。

蘇軍方面,參與行動的第154獨立特種兵分隊有4個連共520人,其中3個連需要牽制敵軍大部隊,負責突破達魯拉曼宮防御并完成斬首任務的就只有一個連。

談無可談,指揮官認為進攻時機已到,上級卻下達命令,要求再等等。

原來,內務部第一副部長帕普京中將認為阿明走投無路,他有充分的信心能逼迫對方就范,從而不費一兵一卒拿下阿富汗。怎料阿明見帕普京闖進來,頓時也有了想法——這可是一位蘇軍中將?。∫悄茏テ饋懋斎速|,起碼還能再談一談。怎料對方人狠話不多,上來就干架,中將和警衛(wèi)們被打得血肉模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聽聞帕普京死訊,莫斯科立馬下令開始行動。

1979年12月27日22時,蘇軍特種部隊開始了“斬首行動”,他們以強大火力壓制宮殿周邊的阿富汗守軍,與此同時,步兵戰(zhàn)車一輛接著一輛向山頂方向沖鋒。一輛戰(zhàn)車被擊毀,其中的士兵便立馬跳出來,跟在后面的戰(zhàn)車撞開殘骸,繼續(xù)向前推進。

20分鐘后,9輛步兵戰(zhàn)車包圍了行宮;又經過20分鐘的交火,宮殿內的守軍基本被肅清。隨后,阿明和他的4名妻子、24個子女被趕進一間辦公室。

蘇軍特種部隊指揮官貝洛諾夫拿出一份文件,甩到桌上,要求阿明老老實實簽字。后者拿過來一看,頓時怒不可遏。

文件內容大致如下:“阿富汗邀請?zhí)K聯出兵……”

他毫不留情地將文件撕了個粉碎,槍聲隨即響起,全家無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