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和特朗普在白宮的會晤,發(fā)展成了撕逼,堪稱現(xiàn)實版《權力的游戲》番外篇——《美利堅霸總與他的怨種小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本說是要談“安全保障”,結果倆人對著鏡頭笑得像婚禮迎賓,轉頭關起門來直接掀桌。特朗普摔門前的最后一句話是:“你連礦都不讓我挖,還想讓我給你當保鏢?”澤連斯基的西裝再筆挺,此刻也像極了某寶買家秀里的尷尬模特:衣服沒錯,但穿的人一窮二白,連標價牌都顯得不合時宜。

美烏的塑料兄弟情就這樣崩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當初,剛開戰(zhàn)的時候,澤連斯基被捧為英雄,在美國國會發(fā)表演講。鮮花和掌聲,原來在冥冥之中早就標好了價碼。

這場談判從一開始就帶著“劇本殺”的荒誕氣質。美國甩出的協(xié)議名叫《戰(zhàn)后重建計劃》,乍一聽以為是慈善項目,細看條款差點笑掉大牙——烏克蘭未來50年礦產(chǎn)收益的50%歸美國,美其名曰“共同基金”,但翻開賬本,美國投的是華爾街的金融泡沫,烏克蘭押上的卻是自家地底下的真金白銀。澤連斯基捧著文件的手都在抖:“您這是要幫我們重建,還是打算把第聶伯河都抽干?”特朗普蹺著二郎腿的回應堪稱經(jīng)典:“你們應該感恩,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被美國薅羊毛的?!?/p>

更絕的是特朗普的PUA話術三連擊。第一招“道德綁架”:“沒有我送的那300輛坦克,你早被普京掛克里姆林宮墻上了!”第二招“威脅恐嚇”:“信不信我明天就打電話給普京說你們活該?”第三招“畫餅充饑”:“簽了這份礦權轉讓書,和平馬上來!”活脫脫像極了逼女朋友簽婚前協(xié)議的渣男,嘴里說著“這是為我們的未來”,實際早把算盤打到了女方娘家的祖墳上。

最黑色幽默的是歐洲那群“吃瓜群眾”。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邊上喊“烏克蘭挺??!”,手里卻死死捂著自家的天然氣閥門;馬克龍激情演講“自由萬歲!”,轉頭就派人去尼日爾搶鈾礦;英國更絕,連夜給烏克蘭塞了22億英鎊貸款,利息比高利貸還狠,附贈一句靈魂安慰:“親,記得五星好評哦!”

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狂刷35條“感謝”,像極了被老板罵哭還要發(fā)朋友圈“今天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的打工人。

有人問:烏克蘭為啥不硬氣點?這話就跟質問乞丐“何不食肉糜”一樣天真。

當你的國庫比臉還干凈,軍隊的子彈要靠施舍,連總統(tǒng)專機都是租的,談判桌上唯一能拍的只有自己的大腿。

特朗普那句“弱國不配談條件”雖然難聽,卻撕開了國際政治的潛規(guī)則:強權的字典里沒有“雙贏”,只有“我贏兩次”。你看美國當年對日本說“廣場協(xié)議是為你經(jīng)濟好”,對中東喊“民主自由送石油”,劇本都沒換過,只是這次輪到烏克蘭當主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這事兒也不能全怪美國“不做人”。烏克蘭自己何嘗不是在賭桌上All in的賭徒?2014年顏色革命時把身家性命押給西方,結果歐盟的入場券變成“千年等一回”,北約的承諾比渣男的“下次一定”還虛妄。

如今被架在俄烏沖突的火堆上烤了十年,歐美一邊遞木柴一邊說“堅持住,燒烤味兒的自由真香!”說到底,弱國玩大國平衡術就像走鋼絲,手里還沒平衡桿——親美被當提款機,親俄被吞領土,中立?抱歉,這年頭“中立”倆字早被寫進強權的食譜了。

這場鬧劇最扎心的啟示或許是:國際社會從不同情弱者,只圍觀弱者怎么被剝皮抽筋。當澤連斯基的西裝被媒體嘲諷“像租來的”,特朗普的紅色領帶卻被夸“有王者風范”——看,連穿衣自由都是要氪金的。

但歷史的吊詭之處在于,今日美國對烏克蘭的敲骨吸髓,像極了當年大英帝國殖民全球的復刻版。只不過當年用軍艦大炮,現(xiàn)在用美元和PPT。

最后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弱國想要不被當菜,要么像朝鮮練出自爆式硬氣,要么學卡塔爾用錢砸出“鈔能力”。

可惜烏克蘭兩樣都不沾,只能穿著借來的西裝,在強權的鏡頭前強顏歡笑。

這場景讓我想起《讓子彈飛》里的名場面——特朗普拍著澤連斯基的肩膀:“你來給我翻譯翻譯,什么叫TMD的驚喜?”而答案早已寫滿整張談判桌:驚喜就是,你弱,你連呼吸都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