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渡江偵查記》中有位穿行于蔣軍工事之間,口喊“香煙,洋火,桂花糖”的偵查英雄馬三姐,令人過目不忘,而她的真實原型,就是安徽省無為縣馬家壩馬西村的馬毛姐,而她的傳奇故事,令人贊嘆,毛主席還曾為她家宴款待……

1949年2月的一天,村里來了一隊解放軍偵察兵,為了過江偵察敵情,他們想向老鄉(xiāng)借條漁船,才15歲的漁家女兒馬三姐和哥哥得知消息后,非常高興,爽快地答應(yīng)了用她們家的漁船幫助解放軍偵查員渡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幾天后的一個深夜,馬三姐和哥哥乘著黑夜,載著這支經(jīng)過喬裝打扮的解放軍偵察兵,悄悄地駛出蘆葦叢,向著江南的敵占區(qū)劃過,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周旋,他們巧妙地躲過了敵軍探照燈的掃射,神不知鬼不覺地抵達了長江南岸。

馬毛姐1935年出生,母親生育了八個孩子,她排行老三,父母親和鄉(xiāng)親們都叫她馬三姐,父親以擺渡為生,一條漁船就是全家唯一的家當(dāng),生在漁家,長在船上的馬三姐,自幼就跟著父親在長江里經(jīng)風(fēng)雨見世面,練就一身不懼風(fēng)浪,不怕吃苦和不服輸?shù)木髲娦愿瘛?/p>

1948年,國民黨軍潰退江南時,馬三姐幫助解放軍渡江,當(dāng)時;炮彈在見證掀起陣陣巨浪,槍彈雨點般地向突擊船掃射,雙方交火愈加激烈,馬三姐只顧一個勁地拼命劃船,毫無懼怕心理,解放軍看她如此大膽沉著,既驚訝又佩服,即使一顆流彈打中了她的左臂,頓時鮮血直流,她依然拼命劃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部隊上岸后,馬三姐繼續(xù)跟著哥哥運送解放軍,在回渡的途中,他們還救起了一些落水的戰(zhàn)士和民工,當(dāng)晚她和哥哥又往返了兩趟。在接下來七天七夜里,她和哥哥繼續(xù)劃著船,分秒必爭運送渡江的部隊和物資。

渡江戰(zhàn)役結(jié)束后,哥哥馬勝紅被評為“支前模范”,并榮獲渡江一等功,他告訴妹妹妹妹,沒有給她評功,馬三姐卻坦然地說:“沒有就算了,我是自覺自愿的。”

半個月過后,馬三姐正和家人在田里忙著插秧,一群部隊和地方上的人敲鑼打鼓來到馬西村找她。

原來,在第一次慶功會開過后,有的解放軍戰(zhàn)士突然記起了這位勇敢的漁家女,向上級匯報了她的事跡,她隨之成為“支前模范”和“渡江特等英雄”。

又一次慶功大會上,正式授予她榮譽稱號,首長請她講話,馬三姐既激動又害怕,連一句完整的感謝話也講不出來,會后,馬三姐被人們簇擁著,戴著大紅花,騎著大紅馬在無為縣城里游了一圈,從此,無為縣多了一位“渡江小英雄?!?/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三姐的事情很快傳到了北京,1949年9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前夕,毛主席親筆給馬三姐寫請柬,邀請馬三姐來北京參加開國大典,但是父母擔(dān)心她年紀(jì)太小,沒有讓她去北京。

1951年9月10日,她又收到毛主席發(fā)來的第二封請柬,這次她父母同意馬三姐前往北京,她興高采烈地打扮了一番,就跟隨安徽省“老根據(jù)地代表團”一道,登上了進京的火車。

9月29日晚,毛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設(shè)宴歡迎進京參加國慶典禮的各省代表團成員,宴會上,馬三姐被安徽代表團選為代表向毛主席敬酒,她激動地流下了幸福的淚水,10月3日,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lǐng)導(dǎo)與各地代表歡聚一堂觀看京劇,馬三姐被安排在毛主席和周總理中間,周總理指著馬三姐,對毛主席說:“主席,她就是您兩次邀請的渡江小英雄”,毛主席格外高興地拉著她的手,笑容滿面地和她談起來。

“你叫什么名字?”“我,我只知道姓馬,在家,排行老三,別人都叫我馬三姐,我沒有正式名字”,毛主席聽后笑了,側(cè)過身對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說:“這么偉大的英雄,怎么能沒有名字呢?”在場的中央領(lǐng)導(dǎo)都笑起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過了幾天后,毛主席給馬三姐改名“馬毛姐”,從此馬三姐有了正式的名字,這天,毛主席特意在家中設(shè)宴招待渡江小英雄,還給她夾菜,并且關(guān)心問她識字問題,想不想在北京讀書,還贈送了馬毛姐一本精致的筆記本,并且在扉頁親筆題詞:“毛姐,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

幾十年來,“渡江小英雄”甘于吃苦,樂于奉獻,1990年光榮離休,晚年的她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馬毛姐非常欣慰地說:“老來得福,才是真正地福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