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群妖亂舞的時代,短短兩年間,民間出現(xiàn)了很多開天眼的人,甚至有開天眼的培訓班。甚至有人包裝成大腦潛能開發(fā),用來培訓孩子,以騙取家長的高額培訓費。也有一些人遠赴西部,尋找高人,修習神通,其中天眼通便是大家追求的重要神通之一。
過去的一些年,我在藏地、內地、東南亞地區(qū)見識了一些高人,也采訪了一些高功能的人,但是對所謂的天眼通依然存在一些疑惑和困惑。我自己修持了一段時間,大概也感受到了他們描繪的部分境界,隨后我停止訓練,開始研究。
我是有正信的人,但是并不是盲信和盲從的人。我后續(xù)展開了一系列研究和調查,最終得出了一些我認為有些說服力的結論。在這篇文章中,我把我的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一個幫助。
什么是天眼通
佛教的“天眼通”是六神通之一,指超越肉眼局限、洞見眾生業(yè)力流轉與宇宙現(xiàn)象的特殊智慧能力。具備這種神通的人,可以看到眾生輪回生死,可以看到不同維度世界的興衰存亡,可以看到不同眾生的業(yè)力情況。
佛教對此有明確劃分,凡是修仙的人,通過咒語、特殊法門獲得了這種神通,那就叫“有漏天眼”。只有通過佛教的四禪八定修來的,才是“無漏天眼”,也就是佛菩薩的境界。然而,佛教說的很明確,希望信徒不要執(zhí)著這種神通,這不過是修行的副產品,不是目的。
在《雜阿含經(jīng)》中,佛陀呵斥炫耀神通的弟子:“彼愚癡人得此神通,反成其害!”天眼通能見輪回苦相,但唯有般若智慧能斷生死根本。《金剛經(jīng)》中佛祖有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闭f到底,所謂的天眼通不過是一種修行階段必然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而已。
道家講的內丹學,也有相關的修持法門,主要記載在呂祖的《太乙金華宗旨》里面。在這本書中,呂總講的是內丹,但是把訓練天眼的所有方法都講出來了,甚至把訓練的節(jié)奏都明確規(guī)定了下來。科學界研究天眼的人,訓練方法,無一例外,全部來自呂祖。
與佛教類似,呂祖也非常明確的告誡后人,“一切神通,皆屬小術。惟大道至簡,只在回光。”說白了,在呂祖看來,這不過是很小的一種修行小術,是可以略過的,與真的大道差太遠了。很多人以開了天眼自傲,以神仙自居,真的挺搞笑的。
關于天眼的解釋邏輯
如果關注這個領域,那么大家一定閱讀過相關的文章,開天眼者必須入定,要么靜坐,要么打坐,要么冥想,要么站樁。無一例外,都是在靜的狀態(tài)下實現(xiàn)的。從未有一個人,一邊打拳一邊順便把天眼開了。也沒有哪個人,練太極時開了天眼。
這是一門入靜的功夫,顯然開天眼必須涉及呼吸問題、血液循環(huán)問題、腦神經(jīng)活躍度的問題。當代科學家早已對所謂的開天眼的情況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雖然沒有解釋所有的問題,但是絕大多數(shù)我們的疑問也都得到了解釋。
通過監(jiān)測腦波,科學家發(fā)現(xiàn),我們正常人的思維狀態(tài),腦波是β波(14-30Hz),所有的感知局限在物理層面。修行者有明顯不同,打坐、冥想入靜初期,腦波會調整到α波(8-13Hz),一些潛意識的信息會被調動出來。一旦進入深度禪定狀態(tài),腦波變?yōu)棣炔ǎ?-7Hz)。
深度禪定狀態(tài)可能激活右腦圖像化感知功能,這就是所謂的“腦屏”,很多人在前額有一個屏幕,可以看到一些信息,有些模糊,有些清晰,有些混亂。超級大腦的水哥,從小就有這個功能,看書就如拍照,半夜閉眼,每一頁都在大腦的屏幕上。他為何會有這種功能,待會會說。
無論佛道,修煉實質是通過回光法門、冥想法門,使腦波穩(wěn)定在α-θ波交界區(qū),從而擴展感知維度。這樣松果體的感光功能會被激活,腦波接受不同維度的電磁波的能力也會激活。所謂的提前看到,提前感知,預測能力,大概率就是這么來的。
關于天眼的獲得方法
全世界任何修行法門,都有可能進入這個階段。佛道的打坐、靜坐、吐納、丹道、冥想等,都有機會進入這個狀態(tài),其中最科學系統(tǒng)的,當屬呂祖的《太乙金華宗旨》,西方修煉天眼神通,全部用呂祖這一套,這多虧了心理學家榮格對本書的點評與推廣。
我們會發(fā)現(xiàn),修煉的所有方法,都是盡可能讓自己靜下來,然后通過訓練刺激,把大腦的波段調到α-θ波交界區(qū),不能不足,也不能過。修煉成功的標志是,不用打坐、入定,大腦可以自由切換波段,也就是有些人一閉眼就能實現(xiàn)天眼,睜開眼又如常人的原理。
除了訓練外,還有一些人先天就有天眼,有人說是陰陽眼,有人說是鬼眼,有人說是天神下凡,有人說是神仙附體,反正就是有些人天生就有θ波干擾。然而,根據(jù)我的調查,這些人很少是天生的,而是生下來后腦部的重要位置受過不同程度的刺激。
有些村里的高人,曾經(jīng)被雷劈過,有些人被車撞擊過,還有人從樓上摔下來過,最終大腦皮層出現(xiàn)了波段紊亂。穩(wěn)定的,就成了開壇看事的大仙,不穩(wěn)定的就成了精神病患者。后天訓練的部分,以10歲以下小孩居多,因為孩子大腦皮層尚未發(fā)育好,比較容易訓練。
如果根據(jù)呂祖的方法修行,那么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初階,即形光,也就是肉身之光。初習回光時,閉目所見多為生理性光感。如閃爍光點、色斑。此為氣血運轉、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活動的自然現(xiàn)象,需保持“不執(zhí)不迷”。此時應繼續(xù)專注“止念”,避免被光影牽動。一般幾天就能達到,我是三天就有這種光感。
中階就是性光,也就是元神之光。當雜念漸少、心性澄明時,會感知到穩(wěn)定柔和的“白光”或“金光”,似從虛空中自然顯現(xiàn),無固定形狀方位。此階段需以“觀空”應對,經(jīng)典強調:“光即空,空即光,光空不二”,若貪著光明相,反會滯礙元神顯現(xiàn)。我就止步于這個階段。
高階是寂光,也就是道體之光。突破形神束縛后,光明與黑暗的二元對立消融,進入“無內無外、非明非暗”的絕對覺知狀態(tài),此時“天眼”實為“心眼”,能洞悉萬物本質而無須視覺成像。真正的能夠預測的,很多是修到了這個階段。
關于天眼的重大風險
所有的法門都明確規(guī)定,沒有高手指點,不可以自己練。其實,上述分析已經(jīng)把風險點簡單地指出來了。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技術,一旦執(zhí)著于前期看到的光感、幻想,那么很容易進入一個腦波紊亂的階段,一旦腦波紊亂,你就是十足的精神病患者了。
為什么很多人跟著出馬、看事人、上師修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有什么東西上身了,越修越不對,最終成了所謂附體的受害者。其實,這不過是師父水平不高,沒有指導正確,導致你腦波紊亂了而已。江湖上所說的走火入魔,也就是這個原因。如果是前提問題,找個高人,給你調一下呼吸,調一下方法,會讓你恢復正常的。如果嚴重了,誰也無力回天。
自己訓練,十個有九個會精神分裂,即便是有一個成的,也多半是巧合,命好,沒攤上事兒。但是如果他去指導別人,肯定會指導出一堆精神病來。這種精神病不是原發(fā)型的,而是誘導型的,都可以歸入“解離性障礙”。
解離性障礙是一類與意識、記憶、身份或感知功能暫時性“分裂”相關的心理疾病,其本質是心理防御機制過度激活導致的身心分離狀態(tài)。在傳統(tǒng)修煉或深度冥想中,若方法不當容易誘發(fā)類似癥狀。
當個體遭遇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時,大腦通過“切斷”自我與當下體驗的連接來保護心理穩(wěn)定,表現(xiàn)為意識、記憶或身份認同的碎片化。前額葉皮層功能抑制,邊緣系統(tǒng)發(fā)情緒中樞與腦干的本能反應區(qū)過度活躍,導致理性調控失效。
上述有點學術了,如果說成人話就是,我們遇到了很多被附身、附體、身體內住了動物的人,都可以歸入“解離性身份障礙”這個概念中。一個人出現(xiàn)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立人格狀態(tài),各自有不同的行為模式和記憶。
部分出馬仙、看事兒的大仙都是此類患者。然后,他們招攬的弟子,也會被不當?shù)氖侄斡柧毜竭@個狀態(tài)。如果狀態(tài)輕,可以一邊看事兒,一邊生活。狀態(tài)重的,基本上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渾身不舒服,體內有好幾個人與自己鬧脾氣,與自己過不去,讓自己難受等。
這種病態(tài)嚴重的話會導致人格解體,如,意識從身體出來,可以看到自己,分不清哪個是真實世界,靈魂出來后,返回困難。靈魂出來看到的世界太過美好,與現(xiàn)實反差巨大等,讓人對真實世界失望。人格解體的階段就已經(jīng)是晚期狀態(tài)了,幾乎沒法治愈。
結語
關于腦波的調頻問題,其實原本是人類的本能。也就是在遠古時代,人類為了在這個星球活下去,必然具備相關的能力,對危險的預判,對天道寒暑的感知等,都需要大腦的這個功能區(qū)。人類文明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與此也不無關系。
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人物,一生有巨大成就的人,多數(shù)都有這個大腦呈像的能力,很多東西是腦子里已經(jīng)畫完了、寫完了,自己手動落紙上而已。然而,如此偉大的能力,為什么人類會進化掉,而不是持續(xù)開發(fā)呢?
因為帶著這種能力活著太痛苦了,除非有強大的宗教念力,不然人類必然無法繼續(xù)繁衍。水哥小時候不知什么原因,開發(fā)了這種大腦功能,這讓他學習非常好,學東西非???。然而,他因此也格外痛苦。每天晚上,白天的事兒全部在腦屏里過來過去,想遺忘的事兒也忘不掉,因此得了抑郁癥。
為什么修行者不懼怕這種能力,是因為修行者足夠清凈,沒有塵世的欲望。同時,塵世的欲望越強,這種功能越難以練出來。塵世欲望強,腦波一定更活躍,很難入靜。先天意外被打開的人,塵世欲望強,這個功能依然在,那就更加痛苦。生不如死。
所以,如果你不是修行者,永遠不要訓練,不要追求天眼。如果你是修行者,更不要追求,那不過是修行的副產品。請享受做人的每一天,享受每天拆盲盒的刺激體驗,比面對宿命的世界,要幸福萬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