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連斯基白宮之行,令全世界感動。
但這感動的代價不菲,具體來說,就是烏克蘭士兵的性命。
在白宮,澤連斯基黑著臉,與美國一老一小話事人,唇槍舌劍,據(jù)理力爭,直到在人家的地盤被攆出去,午餐也沒得吃。
澤連斯基臨上車的回頭一眼,特寫定格,神情落寞,眼神幽怨,效果拉滿,全世界都哭了。
最先抹淚的,是現(xiàn)場的烏克蘭女大使,拿著速記本,做著記錄,暗自搖頭,花容失色,難掩悲傷。
第二個嗚咽的,是現(xiàn)場烏克蘭的攝影師,看自家總統(tǒng),在異國受辱,國在山河破,悲從中來,落下男兒淚。
第三個痛哭的,是一個美國人,哭腫的眼睛,爛桃也似,痛陳談判不公,帝國蠻橫。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到最后,全世界都被感動了。
演員的天職,就是讓觀眾感動,這一點,沒人比澤連斯基更懂,就是號稱懂王的特朗普,大概也要甘拜下風(fēng)。
能跟演員平分秋色的,要數(shù)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在鎂光燈的閃爍中,為澤連斯基撐傘,大有為其庇護的寓意。

幾百年前,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對烏克蘭明爭暗奪,如今的一幕不是昨日重現(xiàn),俄羅斯還是主角,土耳其已退居幕后,唯有烏克蘭依舊東倒西歪,撐起的這把傘,是同情,是作秀,還是刷存在感?
中國有句話,哀兵必勝。
不是說哭泣有用,眼淚知道什么呢?是說悲憤是力量,可激勵士兵勇敢赴死。
當(dāng)全世界,或真心,或假意,為澤連斯基的白宮遭遇掬一把同情之淚時,卻沒人想到,澤連斯基秀了三年悲情,一將功成萬骨枯,烏克蘭的代價,是年輕人快死絕了。
看清澤連斯基悲情的本質(zhì),有時需要一點冷眼,用魯迅的話說,就是——于浩歌狂熱之際中寒,于天上看見深淵。
中國人對于澤連斯基的悲情營造出的“摩耶幻境”是天生具有免疫力的。
有兩個原因,也是兩個典故。
第一個是戲子誤國,這個成語隨著澤連斯基上臺以來的“演藝圈政府”的現(xiàn)身說法已經(jīng)被說爛了,就不多說了。
第二個是戰(zhàn)國時“吳起為將”的故事,可作為當(dāng)下澤連斯基“悲情秀”的一個鏡鑒。
魏將吳起攻打中山國,有個士兵患了病疽,吳起跪在地上為士兵用嘴吸膿。
士兵的母親看到,立即大哭起來,旁人問,將軍對你兒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呢?
士兵的母親說,當(dāng)初,他父親有病時,將軍也是這么對待的,他的父親為報答將軍大恩戰(zhàn)死了,今天將軍又這樣對待我的兒子,我因此知道,我兒子也活不久了。
澤連斯基的“悲情秀”,類似吳起用嘴為士兵吸膿,澤連斯基吸了三年,烏克蘭年輕人所剩無幾。

如今,烏克蘭的女性也上了戰(zhàn)場,征兵范圍大大拓寬,從16歲到70歲,無論性別,無論身體健康與否,都可能被征兵選中。
澤連斯基加冕為“偉人”,“英雄”,是以烏克蘭一代人的生命為代價。
網(wǎng)上有個段子,俄烏戰(zhàn)爭打了三年,土地歸俄,資源歸美,債務(wù)歸歐,榮耀歸烏克蘭。
其實,有誰記得那些死去的烏克蘭年輕人的“榮耀”呢,他們多數(shù)人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榮耀只屬于澤連斯基。
這些烏克蘭年輕人,多數(shù)是貧民子弟,沒有錢逃避兵役,他們可能不懂得俄烏之間的復(fù)雜歷史,可能不懂得烏東地區(qū)的民族構(gòu)成,對亞速營這樣的納粹組織的誕生也缺乏認(rèn)識,對美歐的巨額援助有哪些真正用在了戰(zhàn)場上又有哪些進入了腐敗官員的口袋更無從得知。
他們只是一腔熱血,走上戰(zhàn)場,然后死去,留下心碎欲絕的母親。
特朗普本質(zhì)是商人,在這次白宮特朗普、萬斯和澤連斯基的“嗆嗆三人行”中,當(dāng)澤連斯基拿著烏克蘭傷兵的照片,試圖用煽情的手段打動他時,特朗普是不為所動的,因為他具備看透事情本質(zhì)的冷眼,俄烏戰(zhàn)爭的本質(zhì),就是烏克蘭,或者說澤連斯基,放棄了左右逢源的小國生存之道,在西歐諸國的慫恿下“一邊倒”,終于釀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而在特朗普眼里,烏克蘭是靠美國和歐洲的援助才挺到現(xiàn)在,澤連斯基除了煽情之外,手里已經(jīng)沒牌了,這時候再說什么寸步不讓,只有在烏克蘭占據(jù)優(yōu)勢的情況下才同意談判,無疑就是胡攪蠻纏。
歐洲雖然衰落了,但虎死不落架,帝國主義的野性依然未馴,當(dāng)圖窮匕首見,特朗普帶頭將利害挑明,歐洲諸國也就本相畢露了,爭相表態(tài),烏克蘭的礦產(chǎn)資源,有我一杯羹。
為了澤連斯基一個人的“榮耀”,烏克蘭的年輕人尸橫遍野。
寫文的當(dāng)口,斯塔默的22.6億英鎊又要到位了,澤連斯基將繼續(xù)“跪而吮其膿”,當(dāng)你為司機的“榮耀”叫好感動時,別忘了烏克蘭那些哭泣的母親。
全文完
本文作者:哲空空,歷史迷,老文青,著有《大時代博弈》等。
寫文不易,分享,點在看,就是最大的支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