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62歲的費翔突然發(fā)文感謝湯唯而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

原來,兩人在參加微博之夜活動時,費翔幸運地抽中了湯唯精心準備的禮物——她父親寫的墨寶“心有山?!?。

費翔非常喜歡這幅作品,于是專門發(fā)文感謝,告訴湯唯:自己將把這幅墨寶掛在家里,永久保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事件迅速引發(fā)了網(wǎng)友的關注和討論:

"難怪湯唯的氣質(zhì)那么文藝,原來是有家學淵源啊!"
"湯唯的父親書法這么厲害,看來她的文藝氣質(zhì)是遺傳的!"
更有網(wǎng)友調(diào)侃道:"費翔老師這是抽中了'文藝基因'??!"

這件事上了熱搜后,很多人開始留意湯唯的原生家庭,大家才發(fā)現(xiàn)她家是真正的書香門第。

湯唯的父親湯余銘是一位著名的書法家和畫家,早在上世紀70~80年代,就已是一名頗有成就和實力的畫家了。他創(chuàng)作的《保衛(wèi)祖國》、《向大海要糧》、《東海女民兵》、《領航》、《鯉魚跳龍門》、《吉慶有余》、《鮮花獻英雄》等畫作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影響力頗大。

而湯唯的母親施西鳳則是一名舞臺劇演員,是樂清戲院的主力演員。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影響下,湯唯從小就學習畫畫和表演,并先后就讀于美術職業(yè)學校和戲劇學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湯唯曾在FIRST類公開周活動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時提到家庭關系,她說:

“我很感謝我的家庭讓我‘大開眼界’,無論是跟父母的關系還是孩子的相處,都帶給我另外一種思考生活的視角。”

不過,最讓人羨慕的,是湯唯和父親的關系。

這幾年,湯唯多次在韓國獲獎,湯余銘為女兒高興的同時,也送給女兒八個字“抱璞守真,虛極靜篤”。他希望女兒不要太辛苦,過得健康快樂就好。

真正應了那句“別人只在乎你飛得高不高,父母則只在乎你飛得累不累?!?/p>

有這樣無條件愛著她和支持她的父母,也難怪湯唯能始終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也讓我想起心理學家榮格那句話:"孩子是通過模仿來學習的,他們最常模仿的對象就是父母。"

為什么很多人學生期間表現(xiàn)得好,而畢業(yè)后卻活得非常痛苦?真的只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嗎?

我認為并不是這樣的,真正讓他們痛苦的,其實是內(nèi)心的焦慮與匱乏。

因為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是沒有自我的,很多人努力學習并不是因為自己熱愛學習,也不是因為知道學習有多重要,而是因為父母要求他們學習。

所以當他們丟掉了學生的身份,真正要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知道該干嘛。

而湯唯的父母是怎么做得呢?

他們也希望湯唯能好好畫畫,但并不強迫她,而是用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她。

甚至在后來湯唯決定放棄畫畫去學表演,他們也無條件支持。

湯余銘曾在采訪時表示:

“女兒喜歡當演員,也喜歡跟我一樣畫畫,她還很喜歡收藏我的畫,可以說我們是藝術同源之家。如師生一樣互相討論藝術。她對我的畫很關心,我們互相鼓勵,她希望我畫的每一幅作品都要下功夫,每一幅作品不是為了錢而畫,而是為了藝術,要有高標準。生活中,我們互相如朋友一樣無話不談?!?br/>

在他們心里,湯唯雖然是他們的女兒,但并不是他們的附屬品,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而這份愛,最終變成湯唯身上那獨特的文藝氣質(zhì),讓人羨慕和向往。

原來,孩子成年后所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都是其家庭氛圍和父母教育理念的具象化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