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烏克蘭戰(zhàn)局,是整個北約的軍事援助力量加上烏克蘭的兵力來抗衡俄羅斯。但現(xiàn)在局勢已經(jīng)徹底改變了!特朗普已經(jīng)宣布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所有尚未被運往烏克蘭的武器裝備都已經(jīng)“暫停”。甚至正在運往烏克蘭途中的武器,也被攔截下來。
據(jù)說這幾天,烏軍前總司令扎盧日內(nèi)正在與俄羅斯秘密接觸,商討結(jié)束戰(zhàn)爭以及讓澤連斯基下臺的事。3月4號,澤連斯基終于服軟了,宣布“愿以更靈活的條件重啟礦產(chǎn)協(xié)議談判”,希望能絕地求生。據(jù)內(nèi)部人士透露,新版美烏礦產(chǎn)協(xié)議將允許美國資本控股烏克蘭稀土企業(yè),并抵押50%的礦產(chǎn)收益換取軍援。特朗普也表示,4號一大早收到了澤連斯基的信件,說澤連斯基準備“盡快坐到談判桌上”。
目前俄烏局勢、美烏局勢都已經(jīng)到了臨界點,如果澤連斯基低頭,再次赴美簽約,那么烏克蘭一定會淪為美俄兩國博弈的棋盤;如果澤連斯基拒絕,那么俄軍就要發(fā)動“春季總攻”,徹底吞并烏克蘭東部四州。

俄羅斯也拋出了新的“和平條件”:一是88萬烏軍必須全部投降;二是烏克蘭必須割讓俄軍控制區(qū);三是烏克蘭必須放棄加入北約;四是烏克蘭必須建立一個親俄政府。俄羅斯情報部門還放風,說如果澤連斯基下臺,俄軍就可以暫停進攻。
當然,由于歐盟依然在支持烏克蘭,所以短時間內(nèi)烏克蘭不會因為缺少援助而“彈盡糧絕”。但是不要以為有了歐盟撐腰,烏克蘭就能夠萬事大吉了。因為馬斯克公開表示,自己支持特朗普和美國退出北約的決定。甚至于他還轉(zhuǎn)發(fā)了一個支持美國退出聯(lián)合國和北約組織的帖子。
根據(jù)統(tǒng)計,2024年美國在北約軍費分攤中承擔了67.3%的支出,相當于每個美國家庭每月為歐洲安全支付143美元。如果退出北約,那么美國的財政壓力自然就會大大減少。 而馬斯克現(xiàn)在則是特朗普的“喉舌”。馬斯克支持的東西。特朗普自然會慎重考慮。甚至于這可能本身就是特朗普自己的意思。只不過是讓馬斯克代替自己給“喊出來”。

其實特朗普在他第一任總統(tǒng)的時候就退出了世衛(wèi)組織和《巴黎協(xié)定》,那個時候就揚言要退出北約。特朗普這次上任后,再次瘋狂退群,認為北約、世衛(wèi)、聯(lián)合國都是負擔,要全部退出,一個也不想呆。第一步就是美國退出北約,理由是幾十年來,美國承擔了北約大部分防務開支,確實不劃算,美國再也不想出這個錢了,這些歐洲國家又都不聽話,連5%的軍費都不愿意出。
于是歐洲國家瞬間就分裂成兩派,東歐國家離俄羅斯最近,最害怕俄羅斯打過來,波蘭和立陶宛立刻表示愿意把軍費加到5%。而西歐國家卻不吃這一套,尤其是法國和德國。
那么如果美國真的脫離北約,會造成什么影響呢?北約拆分為兩大軍事集團。一個是美國,一個是歐盟。
對于歐洲來說,美國退出北約,也是一場災難,安全沒法保障,然后軍費還要暴漲。更重要的是,美國一旦退出北約,東歐就變成俄烏戰(zhàn)場最前線,難民潮會沖垮歐盟。 美國退出北約,俄羅斯當然最高興,因為北約從此就不會再東擴了,烏克蘭直接變成“緩沖區(qū)”,俄羅斯從此就安全了。
最重要的是,北約如果真的解體。意味著美國主導的“單級世界”將會徹底解體。俄羅斯將會恢復在東歐地區(qū)的強勢地位和壓力。東歐這些國家或許將考慮修復和俄羅斯的關系。畢竟打又打不過,領土和俄羅斯又近,搞好關系其實是最好的選擇。

北約一旦解體,就再也沒有小弟跟著美國玩了,對于中國來說,其實也是一個超級大的利好。不僅給我們添堵的少了,而且到時歐洲也只能選擇與中國展開合作。
但很多人認為美國是不可能離開北約的,也不會與歐洲徹底分道揚鑣,歐美只是暫時性的意見不合。【兵國大事】認為:這個世界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歐美也只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等到利益發(fā)生沖突時就會翻臉。不相信,大家看看這幾天歐洲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前幾天,英國、法國、德國、丹麥、意大利、荷蘭、挪威、波蘭、西班牙、加拿大、芬蘭、瑞典、捷克、羅馬尼亞等召開了一個支持烏克蘭的峰會,制定了他們維護和平計劃。英國宣布向烏克蘭提供5000枚導彈,從而幫助烏克蘭繼續(xù)進攻。歐洲還準備拿出1000億歐元,用于未來10年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
按照計劃,未來10年歐洲將投入7000億歐元用來提升歐洲軍事能力,從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從而實現(xiàn)歐洲軍事自主。歐洲想要在安全上脫離美國控制,并用自己軍事力量保護歐洲安全,這凸顯了歐洲對美國十分不滿。

值得一提的是,波羅的海三國沒想到被拋棄這么快,接連遭美英法背刺,傾盡所有站隊美國卻最終落了這個下場。俄烏沖突爆發(fā)后,站隊美國最堅決,支持烏克蘭最拼命的顯然是波羅的海三國,甚至完全不顧自身利益,全面切斷俄羅斯廉價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立陶宛甚至連俄羅斯的糧食都不要了,可謂是寧愿餓肚子也要支持美國打壓俄羅斯。
立陶宛將GDP的2.5%納入軍費盡管實力有限,但支持烏克蘭也是拼盡全力。拉脫維亞為了烏克蘭,不惜舍棄自己的防空安全,將已經(jīng)部署的防空系統(tǒng)送給烏克蘭。愛沙尼亞將自己年度預算的8%用來援助烏克蘭。
如今風云突變,美國開始準備放棄烏克蘭這個戰(zhàn)略負資產(chǎn)。美國認為,烏克蘭危機是一筆亟待止損的失敗投資,于是正在用一切辦法來結(jié)束沖突。這個時候,波羅的海三國就不再是英雄而成為了異類。美國直接撕毀了與波羅的海三國簽訂的協(xié)約。法國也不再理會波羅的海三國,英國做的更是絕,直接不讓三國參加歐洲舉行的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會議。
面對英法德等歐洲國家發(fā)出的反擊警告,特朗普卻十分淡定,并不害怕歐洲敢真的與美國魚死網(wǎng)破。特朗普放出話來,宣布美國要從歐洲撤軍2萬。盡管這只是威脅,并沒有實施相應行動,但是整個歐洲都十分緊張,特別是東歐和波羅的海國家。美國如果真的撤走2萬大軍,那么與俄羅斯接壤或者靠近烏克蘭的東歐國家將直接暴露在俄軍威脅之下,這讓相應國家十分緊張。
可以說,歐洲在美國面前失去所有尊嚴,就算是想要反擊,但也沒有底氣。特朗普手里的牌還有很多,僅僅一個撤軍就讓歐洲怕得不行,所以特朗普根本不怕歐洲。
美國現(xiàn)在掌控歐洲能源命脈,一旦中斷供應石油和液化石油氣,那么歐洲工業(yè)都難以正常運轉(zhuǎn)。當然,如今歐洲與美國之間的默契已經(jīng)不存在了,因為歐洲、日韓、加澳等盟友國上空都飄浮著美國優(yōu)先的氣息。
雖然歐洲成立了歐盟,試圖凝結(jié)為一個整體,但是這種努力成效是有限的。英國退出歐盟更是對歐盟造成沉重打擊。在俄烏沖突中,歐洲始終不能基于自身利益做出決策,而是按照美國利益決策,這就是他們悲劇的根源。
這個時候歐洲很憤怒,但是歐洲除了嘴硬之外,好像并不能采取更多辦法。歐洲顯然是除了烏克蘭之外最大輸家,也是損失最為慘重的地區(qū)。對于歐洲的處境我們的教員在1975年就做出了預判,對比現(xiàn)實可以看到偉人預判的十分精準。在50年前預判今天歐洲的困境,并且能預判得這么精準,確實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很顯然,教員早就看透了歐洲的軟弱性,看透了歐洲各懷心思很難團結(jié)的本性,也認識到歐洲早晚會淪為棋子,最終遭遇悲慘的命運。

而且,歐洲面臨的這一切可能很快就會來了,因為俄烏戰(zhàn)場正在進入最后的攻堅階段。俄羅斯開始集結(jié)了20萬大軍,準備對烏克蘭發(fā)起總攻。從俄羅斯國防部披露戰(zhàn)報可知,俄軍最近幾天在哈爾科夫、扎波羅熱、赫爾松、頓涅茲克等地進攻確實進展順利。
駐扎在克里米亞的俄軍第18集團軍以雷霆之勢強渡第聶伯河,實現(xiàn)了對赫爾松的跨河控制,這對烏克蘭縱深構成巨大威脅,烏克蘭經(jīng)濟命脈也開始受到威脅。

俄軍一路大軍準備包圍紅軍城,一路大軍準備包圍庫爾斯克蘇賈烏軍,試圖打響2場殲滅戰(zhàn)。目前俄軍已經(jīng)實現(xiàn)對紅軍村的3面包圍,僅僅剩下的一個缺口,也逐漸的被俄軍堵上。按照目前的進展,俄軍第2集團軍摩步第27師、第5坦克旅等主要兵力已經(jīng)開始準備對紅軍城的最后缺口進行封堵。
在庫爾斯克方向,俄軍已經(jīng)攻入蘇梅,并且后續(xù)的陸戰(zhàn)旅已經(jīng)協(xié)同先前攻入蘇梅州的海防810旅共同牽制烏軍戰(zhàn)略通道R200公路。俄軍準備集結(jié)12個旅的兵力在庫爾斯克完成對蘇賈烏軍的全殲。如果俄軍同時在紅軍城和庫爾斯克完成全殲,那么烏軍基本上就失去抵抗能力。
可以看出,現(xiàn)在烏克蘭抵不抵抗都不重要了,軍事上已經(jīng)大勢已去,加上美國也趁火打劫,即使有歐洲一些國家的支持,也是螳臂當車而已。不得不說,烏克蘭和歐洲的結(jié)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打拼出來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