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的三亞海灘,吉利用一場發(fā)布會重新定義了智能汽車。當CEO淦家閱宣布“用AI架構造AI汽車”時,很多人還沒意識到:這家老牌車企,正在把科幻電影里的“汽車覺醒”變成現(xiàn)實。

不同于某些品牌在AI上的“單科突進”,吉利玩的是六邊形戰(zhàn)士——架構、動力、底盤、智駕、生產(chǎn)、服務全線AI化。舉個栗子:你開銀河E8時,AI精靈能幫你畫圖寫詩;車子虧電時,AI云動力自動優(yōu)化油電分配;遇到極端路況,AI底盤4毫秒完成避險(比人類快25倍)。甚至生產(chǎn)線上的質檢員都可能被AI替代,這種全鏈條改造,確實配得上“全域”二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千里浩瀚”智駕系統(tǒng)。這套方案最聰明的地方在于“豐儉由人”——H1版用10個攝像頭實現(xiàn)高速NOA,H9版直接雙Thor芯片+L3架構,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反觀比亞迪的“天神之眼”,雖然也分檔但更依賴硬件堆料,入門版就要12個攝像頭。不是說堆料不好,但對工薪族來說,吉利這種“低配夠用,高配封神”的策略顯然更友好。

數(shù)據(jù)上看,吉利手里握著三張王牌:算力(中國車企第一)、算法(融合DeepSeek等頂級大模型)、數(shù)據(jù)(750億公里真實路況+衛(wèi)星實時監(jiān)測)。這些數(shù)字可能有點抽象,但翻譯成人話就是:你的車越開越聰明,遇到暴雨塌方能提前繞路,甚至自動聯(lián)系救援——這才是AI該有的安全感。

當然,迪子粉可能會說:“我家天神之眼不在你之下!”但要知道吉利的殺手锏在于虛實融合。自研的AI-Drive大模型,1小時能生成萬公里虛擬路況,相當于讓智駕系統(tǒng)在《黑客帝國》里修煉升級。這種“開掛”式訓練,既避免了現(xiàn)實路測的高成本,又能覆蓋暴雨、塌方等罕見場景,難怪敢承諾“智駕比人類安全10倍”。

說到底,AI競賽不是比誰嗓門大,而是比誰更貼近真實需求。當吉利把L2智駕下放到7萬級小車,用AI把油耗打到2L時代,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技術普惠,才是中國智造最性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