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德國空軍第5戰(zhàn)斗機聯(lián)隊第9中隊海因茨·奧洛夫斯基下士的白1號Fw 190F-8戰(zhàn)斗轟炸機,墜毀后成為當地人拍照的景點。

1945年2月9日,海因茨·奧洛夫斯基在挪威福爾德峽灣上空掩護驅逐艦Z33號及其支援艦。當日盟軍出動了32架英俊戰(zhàn)士、10架野馬和2架搜救飛機意圖消滅躲在峽灣中的德軍艦只。奧洛夫斯基的飛機擊落了一架英軍野馬后自己也中彈墜毀,他本人在醫(yī)院里度過了戰(zhàn)爭剩下的時光。這個殘骸戰(zhàn)后被賣到了美國,并且修復至靜態(tài)展出標準,目前還在進一步試圖使其恢復飛行狀態(tài),總之是大有希望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軍79步兵師的一名士兵從打得稀爛的德軍SdKfz 251 Ausf. D半履帶裝甲車旁經過,1944年8月攝于諾曼底地區(qū)。這個多半是事后擺拍的照片,因為他步槍上插的槍榴彈是傘降信號彈而不是破甲彈——攝影師顯然希望讀者認為是槍榴彈擊毀了裝甲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柏林街道上的一輛蘇制ISU-152重自行火炮。注意其炮管上有個明顯的小洞,看尺寸像是反坦克槍打的,就這么一下就讓這個鋼鐵巨獸失去了戰(zhàn)斗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德國空軍第76驅逐機聯(lián)隊第2大隊第6中隊的Bf 110G2,1943年末攝于阿爾卑斯山上空。這些飛機展示了攔截盟軍四發(fā)轟炸機時的全套武裝——機腹下的雙聯(lián)20毫米炮艙、兩翼下的副油箱和雙管210毫米火箭發(fā)射器。當時該部駐扎在奧地利,主要交戰(zhàn)對象是美軍第十五航空隊的B-24轟炸機群。如第三張地面照片所示,這些飛機涂裝上表示聯(lián)隊的2N已極度縮小,在空中幾乎無法辨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芬蘭人通過鐵路后送繳獲的ISU-152重型自行火炮。1944年6月25日,芬蘭人在維堡東北部的Portinhoikka繳獲了兩輛ISU-152,這輛編號1212的即是其一。這輛車在后方修復時去除了火炮,改為牽引車一直用到1964年,芬蘭人將其命名為Ps.745-1。它退役后重新安上主炮,被送到帕羅拉裝甲博物館展出,到現在它還在那兒呢。

至于為何會如此呢?請仔細看第一張照片。這輛車的首上裝甲破了兩個大洞,并且邊緣連接部位也斷開了,這很顯然影響到了炮座部分,使芬蘭人難以將其恢復到可用狀態(tài)。當然進博物館時又另當別論了,它只需要展示外觀,又不用真的開炮,膩子抹平噴漆即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英國空軍第60中隊的布倫海姆轟炸機在海面高度拉平,準備對一艘日本船只發(fā)動桅頂攻擊,1942年10月11日攝于緬甸阿恰布外海。這個中隊在緬甸的作戰(zhàn)中頗為活躍,日軍著名的“加藤隼戰(zhàn)隊”指揮官加藤建夫就是被該中隊飛機的機背炮塔打下來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就是那輛傳奇的KV-2。1941年6月23日至24日,蘇軍第二坦克師的這輛KV-2在立陶宛南部的Rassaynjay鎮(zhèn)附近單槍匹馬堵住了德軍第六裝甲師的推進。實際上在坦克履帶受損后,乘員有充分的時間棄車撤退,但他們還是選擇戰(zhàn)斗到了最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德軍506重裝甲營的一輛虎王,1944年11月末被美軍第702坦克殲擊營擊毀在德國Freialdenhoven附近。當時702營裝備著M10和更新的M36坦克殲擊車,在1000碼距離開火,虎王履帶首先中彈后,炮塔側面被多次穿透。與其他戰(zhàn)例相仿,前線部隊在報告中稱他們擊毀并繳獲了一輛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4年7月塔利-伊漢塔拉戰(zhàn)役中,編號1140的蘇軍ISU-152被芬蘭軍隊擊毀。按芬蘭人的說法,這輛車在25至30米的近距離被擊中,引發(fā)了內部爆炸。如最后一張照片暗示,芬蘭步兵使用鐵拳火箭彈在近戰(zhàn)中結果了它。但是從掀開的剖面中可以看到,火炮處于最大后座位置上,因此不能排除乘員因機械故障而棄車時自行爆破的可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科威特陸軍第35裝甲旅的酋長MK 5坦克,據說因機械故障被乘員自行破壞后遺棄。1990年8月2日,該旅以36輛坦克為主力抵抗入侵的伊拉克共和國衛(wèi)隊漢謨拉比師和麥地那師超過12個小時,擊毀對方包括30輛坦克在內的車輛200輛后退入沙特,自身損失輕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