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俄羅斯“波塞冬”核魚雷作為一種毀滅性武器,射程幾乎無限,而且理論上無法攔截。為此,俄羅斯花費巨資打造了幾艘專用核潛艇,以搭載這種“末日武器”。
最近,俄羅斯專家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忽視的邏輯漏洞:既然“波塞冬”核魚雷的射程是無限的,那么直接從岸上發(fā)射不是更省事嗎?核潛艇也許是多余的。

我們所說的“波塞冬”核魚雷,型號為2M39綜合體,又稱Status-6“波塞冬”自主無人水下航行器(AUV),是2018年由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首次披露的。盡管這幾年各國媒體都在談論“波塞冬”核魚雷,但是它的具體性能依然是謎團,只能估測長度在16-24米之間,直徑在1.5-2米之間,重量約為100噸。
“波塞冬”的最大特點,還是它的“雙核”設計,即核戰(zhàn)斗部(估計為200萬噸TNT當量)加上核動力推進裝置。該魚雷采用緊湊型的短壽命核反應堆,可提供無限的能量,因此水下續(xù)航力是無限的。不僅如此,該魚雷還采用了俄羅斯特有的“超空泡”技術,可達到100-200公里的超高水下時速。理論上,“波塞冬”能夠全程保持這種高速,打擊全球海洋中的任何一個位置。

由于“波塞冬”核魚雷的超高速度,再加上最大潛水深度可達一公里,因此現(xiàn)有各種反潛武器對“波塞冬”都是無效的,除非預判航行位置,使用核彈進行水下爆破。因此,“波塞冬”核魚雷的最大戰(zhàn)略價值,就是能夠穿透西方現(xiàn)有的反導體系。
當然,“波塞冬”核魚雷除了海上艦船外,只能攻擊海港目標。但是200萬噸以上當量的核爆炸,能夠制造一場海浪高度達到上百米的巨大海嘯,足以摧毀任何一座海濱城市,例如紐約或洛杉磯。因此,無論是俄羅斯還是西方,都將這種核魚雷吹噓為俄羅斯最恐怖的“末日武器”之一。

由于“波塞冬”體積太大,必須在核潛艇安裝特殊的發(fā)射容器(同時減少其他魚雷和導彈發(fā)射能力),因此俄羅斯專門改造和新建了幾艘核潛艇,包括專門改造的09852型核潛艇“別爾哥羅德”號(可載6枚)和20120型常規(guī)潛艇“薩洛夫”號(可載1枚),專門新建的09851型核潛艇“哈巴羅夫斯克”級(可載4-6枚),這個級別的新型核潛艇將是“波塞冬”的主要搭載平臺。另外,“北風之神”核潛艇據(jù)稱也有改裝“波塞冬”的計劃。
這樣看來,為了搭載“波塞冬”核魚雷,俄羅斯海軍花費的代價很高。除了改造核潛艇外,還巨資建造一種專用的特種核潛艇“哈巴羅夫斯克”級(噸位超過1萬噸)。不僅資金耗費巨大,而且改造和建造周期也很長,例如“別爾哥羅德”號從開始改造到正式交付,花了十年時間(2012年-2022年),而“哈巴羅夫斯克”級首艇至今還在測試。

正因為如此,俄羅斯學者最近對這種做法提出了質疑。軍事專家安德烈·米特羅法諾夫在TOPWAR網(wǎng)站撰文指出,在俄羅斯缺乏多用途核潛艇的情況下,專門為了“波塞冬”去占用這種寶貴資源,簡直是一種浪費。
米特羅法諾夫認為,在俄烏沖突的大背景下,俄羅斯將大多數(shù)軍事資源用在了地面戰(zhàn)場,至少是相關的空中力量,海軍獲得的資源大幅減少。在這種前提下,昂貴的核潛艇不僅缺少發(fā)展資金,而且所需的掩體設施也是沉重負擔。因此,俄羅斯努力維持一支核潛艇隊伍的壓力非常大。

這位專家指出,“波塞冬”核魚雷的射程幾乎是無限的,那么為何非要部署在一艘大型、昂貴而且脆弱的運輸工具(核潛艇)上呢?他認為,俄羅斯在北冰洋和太平洋地區(qū)的一些港口,都建設了能夠防御核打擊的掩體洞庫,這些洞庫完全可以作為“波塞冬”核魚雷的發(fā)射點。這樣一來,不僅發(fā)射方式簡單得多,而且成本也低得多。
按照米特羅法諾夫的說法,“波塞冬”核魚雷可以通過自航方式,從這些隱蔽洞庫內(nèi)秘密低速航行到近海,然后全速向目標發(fā)起攻擊。或者在臨戰(zhàn)前,“波塞冬”核魚雷使用一種水下容器(可自航),提前部署到近海的海底隱蔽待機,一旦接到指令就全速發(fā)射,如果接到“不開戰(zhàn)”指令,還能撤回基地。

米特羅法諾夫認為,這種自航出港方式可以利用光纖技術,從基地內(nèi)操作“波塞冬”核魚雷完成最初的出航,抵達戰(zhàn)位發(fā)起全速攻擊時,再切斷光纖??偟膩碚f,這些技術的難度很低,而且成本也遠比核潛艇發(fā)射低得多。
筆者看來,俄羅斯專家提出的這個建議,實際上指出了這款核魚雷的一個設計邏輯漏洞。核魚雷的“無限射程”特性,意味著完全可以不需要核潛艇。那么,俄羅斯巨資打造專用核潛艇搭載“波塞冬”,豈不是完全多此一舉?

事實上,俄羅斯用核潛艇搭載“波塞冬”核魚雷,是基于一系列戰(zhàn)略考量的。首先,核潛艇可以隱蔽部署在全球各個海域,而不僅是俄羅斯周邊有限的幾個海域,提高了生存性。其次,核潛艇的部署地點非常靈活隱蔽,也大幅增加了美國和西方的防御難度,導致后者必須增大防御體系的資金投入。
當然,這些“高水平”戰(zhàn)略考量的代價,就是需要俄羅斯投入更多的資金,哪怕是為了讓美國多花錢。但是如果俄羅斯沒錢,這些美好的戰(zhàn)略考量,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了。
說到底,俄羅斯專家提出的岸基發(fā)射核魚雷的思路,本質上就是俄羅斯軍費“貧乏”的一個寫照。如果錢多,當然好,多造一些特種核潛艇搭載“波塞冬”全世界到處跑。但是如果沒錢的話,考慮一下從岸上發(fā)射,也算是一種“土法上馬”的解決方案。(作者:陶慕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