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沒有國界的,但學者是屬于祖國的。——巴斯德

愛因斯坦的一個公式,改變了這個世界的戰(zhàn)爭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和德國同時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技術,兩方同樣都在爭分奪秒的研發(fā),而率先研發(fā)出來的國家,可能就會決定最后勝利的一方。
結果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同盟國勝利了。而在亞洲戰(zhàn)場上,美國在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枚原子彈,使得打了八年的抗日戰(zhàn)爭提前結束了。這一切,都是核武器所改變的。

由于核武器的殺傷力和破壞性太大,以及最令人恐懼的是它的高輻射性,被核武器轟炸過的地方,人類根本無法居住,這些都使得全人類對于核戰(zhàn)爭的恐懼,美蘇冷戰(zhàn)期間其實就是憑借著核武器的制衡,才沒有展開全面的戰(zhàn)爭。

01
核能危險與機遇共存
如今世界的大環(huán)境是和平的,核武器除了在日本使用過后,就再也沒有被應用到。人們開始探求核在其他方面面的應用。
核的裂變和聚變都能爆發(fā)出極其強大的能量,如果能夠?qū)⑦@些能量運用到電力生產(chǎn)當中,那樣就能解決全球的能源危機。因此,核電站成為了一種各國都在投資建設的浪潮。可是核能屬于不可再生的能源,因此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核廢料。

如同核武器帶來的巨大輻射一樣,這些核輻射當中的輻射同樣巨大。當年震驚了世界,前蘇聯(lián)最大的的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事件,就是因為一次操作的失誤和人員的疏忽,就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無數(shù)人傷亡,幸存者終身都在輻射帶來的病痛中茍活,日本的福島核電站也曾經(jīng)發(fā)生過泄露,造成的危害同樣巨大。

核能能帶給人們大量能源,但同時也會給人類造成巨大威脅。那么,如何處理核廢料就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
中國是第二批擁有核力量的國家,雖然我國擁有了核武器,但是我國向世界保證:中國絕不率先使用核武器。

02
中國研發(fā)出領先世界的處理技術
掌握了核武器的技術后,我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我國同時也發(fā)現(xiàn)了核能在能源領域的廣闊前景,在美國和蘇聯(lián)進行技術封鎖的情況下,我國科學家經(jīng)過不懈研究,終于建起了我們中國自己的核電站。
可是,如何處理核廢料這個全球性的難題同樣也困擾著我國科學家。要知道一座200萬千瓦的核電站,每年就只是核廢料就能產(chǎn)生50萬噸。

中國那么多的核電站,并且每一個都遠遠不止200萬千瓦,這么多的核廢料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毀滅性的災難。因為是世界難題,沒有任何技術可供參考,只能憑借著我國科學家們不斷的摸索。
終于,在2017年,12月23日10點17分,第一座鉛基核反應堆零功率裝置正式問世,伴隨著這個裝置的首次實現(xiàn)臨界,標志著這個將世界困擾多年的難題被中國科學家們破解了我國再次獲得了一項世界頂尖的核心專利!
這一項技術的突破,使得中國真正的掌握了一項世界上的“核心專利”,從此中國的核廢料循環(huán)利用率大大提高,并且核廢料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核泄漏事件的現(xiàn)象在中國將沒有發(fā)生的可能。

03
美國耗費6400億卻無果而終
美國作為一個世界上唯一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他們的核方面的研究自然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可是在核廢料處理方面,他們卻毫無辦法,無論科學家們?nèi)绾窝芯?,都找不到新的技術來處理這些高放射性的核廢料。
科技力量發(fā)達的美國在處理核廢料上,卻采取了一個最笨的辦法,那就是埋起來。
美國耗費巨資6400億人民幣,在內(nèi)華達州奈伊縣的尤卡山挖了一個巨型基地,專門用來丟棄核廢料。可是洞穴總有裝滿的一天,根據(jù)2017年美國相關組織的調(diào)查,尤卡山巨型基地已經(jīng)只剩下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存放空間,美國即將面臨著開辟一塊新基地的需要,不僅要耗費巨資,而且要重新尋找一處環(huán)境評估達標的地方。

可是,哪里會有那么多的地方來存放這些源源不斷產(chǎn)生的核廢料呢,要知道這些核廢料的輻射性幾乎是永久的,半衰期長的驚人。曾幾何時,美國在世界范圍內(nèi)對于中國實施技術壁壘,封鎖所有的尖端技術。
直到如今,美國仍然在這樣做著。當年錢學森先生回國,美國就曾經(jīng)百般阻撓,甚至將錢學森先生投放到監(jiān)獄當中,以間諜罪論處。

可是錢學森不畏艱險,并且周總理親自寫信給美國當局要求釋放錢學森,讓其回國,錢學森終于回到了祖國,他雖然只帶了幾件貼身的衣物,但他的腦袋里裝滿了最尖端的技術,在他的主持下,中國人有了自己的核武器。
轉眼多年后,中國早已跟上了世界的步伐,甚至在核廢料處理方面,領跑世界,這些都是中國科學家們不懈努力的結果。

04
自己強大了,世界才會對你友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jīng)》
人才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技是社會發(fā)展的第一生產(chǎn)力,重視科技,一個國家才能變得強大。曾經(jīng)的工業(yè)革命,因為清朝的腐敗統(tǒng)治,使得我們落后于世界。但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對于科技十分重視,對于科技人才進行特殊照顧,因此,我們在短短的七十一年里,不斷的向前發(fā)展,無論是經(jīng)濟、科技還是軍事,都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在世界舞臺上已經(jīng)逐漸地走向了舞臺中心。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在如今的國際社會環(huán)境當中,科技力量,就是一個國家最有力的拳頭,科技強大,國家才能夠在國際上抬起頭顱,曾經(jīng)對于我國進行技術封鎖的美國,這個科技界的昔日龍頭,得知中國掌握了處理核廢料最尖端的技術之后,大為震驚,開始向中國請求技術交流。
但是我國雖然大氣,但是也不會將自己研發(fā)多年的尖端技術拱手讓人,果斷拒絕了美國的請求。只有自己強大了,世界才會對你友好,這就是這么多年來,我們歷經(jīng)挫折,久經(jīng)磨難學到的亙古不變的真理。
參考文獻:《資本論》《易經(jī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