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晉風(fēng)物
江南達者 童山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視頻——

https://weixin.qq.com/sph/AWjqaGiES

甲午清夏,吾夫婦二人沿巴山一線出川,北游陜晉。薄暮中到達西安。因來過,只在城內(nèi)選擇了陜西省博物館與“大唐芙蓉園”兩個地方看看,雖令人眼界大開,然終難以納入吾之山水畫圖。
接著依預(yù)擬“先險遠、后夷近”之游覽規(guī)劃,實施登臨那天下奇險之地華山。凡約略了解華山之人皆知,此山之東、西、南、北、中諸峰,以南峰為最高,西峰則稱至美。當時吾輩既登這華岳西峰,更轉(zhuǎn)上南峰,再由南峰取路而歸,自感所獲甚豐。
后乃轉(zhuǎn)向壺口瀑布方向。既于黃河對岸山西境內(nèi)那家不大不小的客店住下。聞?wù)f店中正有久已慕其盛名的黃河鯉魚,當然也就點上了一尾,還來上了一瓶當?shù)赝辆?,于是對著店門外漸次稀疏的涼雨,頗為愜意地小酌了一下。次日至瀑前,站立于高岸之上,俯瞰面前一大注奔騰咆哮之水,心中憶及與之相關(guān)的種種說法甚或理念,一時果可稱是浮想聯(lián)翩……嘆游已罷,繼續(xù)向北深入山西境內(nèi)。一路所乘,或汽車或火車,經(jīng)綿山,過洪洞,觀覽王家大院,又至平遙古城。平遙,這活脫脫古中華文化“化石”,堪稱全方位完完整整以原物原貌,將歷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宗教、軍事、教育、刑名及其世俗生活百態(tài),如同一本國古代社會之全景圖卷,生動鮮活地呈現(xiàn)于吾人面前,真是令其眼界大開!接下去,又途經(jīng)豫讓橋,到得那“晉之源,唐之源”一帶,尤其細游了久已聞名的晉祠。而這晉祠園林之美,又真真堪稱舉世罕有其匹。在此杳幽森的環(huán)境內(nèi),覓史跡,觀文物,漫步芳潔之徑而偶沐清朗云光,悉心體驗消閑情味,果是覺著吾人生命之彌足珍惜。
后又來到五臺山中。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山反不似沿途一些無名山峰般險峻,而轉(zhuǎn)覺嶺麓連綿,且形狀與走勢俱頗分明。想來也是了,否則,何來“五臺”之謂呀?因并無明確的宗教情懷,主要仍是體驗自然風(fēng)光。及待將幾處景點游遍,乘車下山,于車窗口回身眺望,那眾多寺殿佛塔,盡已迷漫于雨余新起的山云間。靜靜沉思,亦覺回味無窮。
最后在太原駐留有時,別的沒啥,唯對汾河留下深刻印象。原以為其與黃河大同小異,殊不知至少是城中的這一段吧,卻整治得規(guī)范、柔順且是明凈清澈。配之以城市本身的開闊整潔,看上去可稱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
旋即踏上歸途。雖仍只在火車車窗畔,細心觀察下,一路中條山、風(fēng)陵渡、潼關(guān)、渭南原野及橫亙其間的驪山,各種各樣景物,皆也對咱這逍遙文士與山水畫者,頗有裨益。
歸后依例經(jīng)過好大一段時間的埋頭伏案,作成翰墨畫稿一批?,F(xiàn)選擷部分,仍配上點照片,編成這個視頻帖子。
·精研藝術(shù),細品人生·
·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體驗萬千風(fēng)俗人情,乃得萬千詩詞文句、萬千翰墨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