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處離玉林很近。剛回成都那會兒,只要稍有陽光,就踩著單車在玉林閑晃。過去一年半的時間,它是我在成都逛得最多的一個地方。
逛不膩。
不僅自己逛,還帶著朋友逛。只要有朋友來成都,我總是首推這里。帶著很多朋友在玉林壓過馬路,次數(shù)一多,便逐漸固定下一些路線,這篇文章,不過就是對這些過往路線的梳理。
玉林之于成都,就像武康路之于上海,東山口之于廣州……但相較于其他城市這些“文藝街區(qū)”的小資與精致,玉林則會顯得更加市井乃至粗糲,也更符合成都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包容、多元、街頭、散漫,接地氣。
眼下正是春天,最適合逛玉林的季節(jié)。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在玉林當gai溜子有所幫助。
文|顏森林
2025/3/9
路線概覽:玉潔巷【院子文化創(chuàng)意園、退步集舊書房、Localand S/三聯(lián)思想庫/王笛·街頭書店 】 → 玉林后花園 → 芳草街【方寸書店、muchroom】 → 白夜花神詩空間 → 玉林橫街(西段) → 華姿路【火燒堰、幻Photism】 → 一葦書坊 → 玉林西路【白夜、小酒館】 → 成都“迪士尼”遺址 → 長野書局/玉林休閑中心/玉林橫街 → 一介·巷子里。

整條路線走下來,半天時間足矣。當然,如果你想花時間去深入了解,去駐留,那或許一天時間也不夠。若時間有限,你可以適當選取其中的部分線路。
01/
玉潔巷
我喜歡從“院子文化創(chuàng)意園”出發(fā),這里時常會辦一些市集,咖啡、黑膠、書,等等。一個不大的院落,是附近居民集中活動的場地,類似的院子,玉林還有很多。
▼ 院子文化創(chuàng)意園



可以開始逛玉潔巷。
往西,首先是“退步集舊書房”,一家二手書店,如果愿意花時間,可以淘到不錯的舊書。
▼ 退步集舊書房


接著是三聯(lián)思想庫,準確來說,包括Localand S、三聯(lián)思想庫、王笛·街頭書店這三個品牌,以及三個距離相近卻并未相連的鋪面(其中一個是工作室),三個鋪面的裝潢類似,卻有不同的功用。印象最深的,是23年上半年時,王亥與張隆溪、王笛在Localand S外街道邊舉辦的街頭對談,像極了王笛筆下的成都“茶館”。
▼ Localand S/三聯(lián)思想庫/王笛·街頭書店



緊挨著三連思想庫,原本還有一家“果皮書店”,是由詩人康良創(chuàng)辦,面積極小,不到十平米。成都是中國當代詩歌的重鎮(zhèn), 柏樺、翟永明、楊黎、小安、何小竹、吉木狼格,等等,在成都,正好匯聚了一批優(yōu)秀的第三代詩人。 這個小店之前還辦過一次詩人詩歌手稿的展覽,不過遺憾的是,這家書店近期閉店了,應該是會換一個地方再開,期待它重生的消息。
在這條不長的巷子里,還有“野地詩歌精釀”與“公路商店”。野地很有自身獨特的調(diào)性,公路商店就挨著野地,已是眾所周知的網(wǎng)紅店,故不贅。
02/
玉林后花園
逛完玉潔巷,往南,定位到元通欣苑,是位于玉林南路七號院的玉林后花園?!坝窳趾蠡▓@”并不真的是“花園”,而是一個綜合的城市空間——它在居民小區(qū)里,市井與文藝相融合,舊房改造的范例,社區(qū)與商業(yè)和諧共處的模板。一半是居民樓,一半是商業(yè)街,分 為南巷與北巷,有很多各具特色的店,咖啡館、中古店、玩具店、飾品店……非?!坝窳帧?。
▼玉林后花園






03/
芳草街
逛完玉林后花園,沿著玉林南路向北,再往西拐,岔入芳華橫街(東段),然后就可以沿著“凵”字形的芳華街繞上一圈。
芳華街上,最多的就是各種咖啡館與酒吧,但這里沒有玉林西路那樣的浮華與喧囂,更恬靜也更內(nèi)斂,更加小資,換個說法就是——更像上海。
▼ 芳草街街道


有兩家小店值得單獨推薦一下。
方寸書店,一家女性主義書店,它同時也是一家甜品店,與“簽名餅屋”合營。從外觀上,你只能看到一家甜品店的門面,你需要再深入進去,才能在里面發(fā)現(xiàn)一個豁然開朗的空間,是屬于“書店”的部分。面積不大,甚至不到十平米,但藏有豐富的國內(nèi)外女性主義書籍,其中一面墻上還貼滿了女性主義相關的各種電影與劇集截圖。
他們家的拿破侖好像蠻出名的,可以試試。
▼ 方寸書 店 ×簽名餅屋




另外一家是muchroom,一個性別友好空間,是酒吧也是書店,也會時常舉辦一些女性主義的活動。這些空間的存在,體現(xiàn)了成都這座城市的氣質(zhì)中那些包容與多元的部分,希望它們能夠安全而持續(xù)地經(jīng)營下去。
▼muchroom


04/
白夜花神詩空間
當你沿著芳華街繞了一圈,走到芳華橫街(西段)的路口,也就來到了成都的文化地標——白夜花神詩空間。
確實有必要單獨強調(diào)一下白夜,說它是文化地標也確實不為過。老板是翟永明,當代著名詩人。記得老白夜在寬窄巷子,大學時就去過好幾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里邊張貼的其他著名詩人的詩歌手稿,以及豐富的詩集收藏。確實,可能也就只有翟姐能有這樣的號召力。
21年,白夜離開寬窄巷子,回歸玉林。在芳華街28號,在一個社區(qū)與社區(qū)之間開闊的留白之上,建立起一個綜合的藝術與文化空間,是酒吧,是咖啡館,是書店,是展覽空間,也是公共活動場所……設計素雅而又極富美感,與周圍的社區(qū)高度融合,這種融合不僅是美學上的,也是生活方式上的——這里是周圍居民聚集活動的場所。白夜外有一些石凳與石桌,經(jīng)常會有周圍的老人來這里下棋、打牌,這里也不時會有一些市集,或是擺上一些小的攤位。
白夜經(jīng)常舉辦各種活動。去年,錢永祥老師就在這里做過一次分享,是近幾年來我體驗最好的一次線下分享活動,最近徐冰也還在這里辦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哪怕是僅僅為了白夜花神詩空間,也值得來一次玉林。
▼白夜花神詩空間








05/
從芳華橫街到一葦書坊?
逛完白夜,可以繼續(xù)往西,進入芳華橫街(西段),沿著華姿路,再拐入藍草路,然后就會來到一葦書坊。
芳華橫街(西段)與其說是一條街道,不如說是一條巷子,不寬,車輛都難以進入。街道兩邊經(jīng)常會有各種文藝的攤位,以及各種流動的小吃車(就是學校外的路邊時常會有的那種小吃車),也更體現(xiàn)了玉林文藝與市井交織的特點。
▼芳草橫街(西段)



在華姿路上,兩邊高大而整齊的棕櫚樹會讓人產(chǎn)生一種身在泰國的錯覺。你會經(jīng)過“火燒堰碧翠廊”,這里是一個文化巷道,曲徑通幽,全長有三、四百米,不時會辦一些大型的市集或活動。路上你還會經(jīng)過“幻Photism”,一個藝術空間,會辦一些展,大多與攝影相關,專注于青年攝影文化的推廣,其設計風格也與周圍環(huán)境相得益彰。
▼華姿路街道


▼火燒堰



▼幻Photism




沿著藍草路,再拐進彩虹街,就到了一葦書坊。
一葦應該已經(jīng)算是成都獨立書店的代表之一。店里的書大多與人文社科相關,也時常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非常有自身個性的一家書店,強推大家去看看。
▼一葦書坊




06/
?玉林西路
逛完一葦,繼續(xù)沿著彩虹街,再拐入白玉巷,就到了玉林西路。
抱歉,這應該是整個玉林片區(qū)唯一一條我想用“無趣”來形容的街道了。它很熱門,趙雷的《成都》更加劇了這條街道的熱度,也讓這條街道真正成為了一條網(wǎng)紅街,歌中的“小酒館”就在玉林西路上,無時無刻都會有人在這里打卡,在這條街道上,
存在著無數(shù)以“小”命名的、蹭著小酒館以及趙雷熱度的各類酒吧。尤其作為外地游客,這似乎是一個必要的打卡點,以此證明你來過成都,來過玉林。但它又是如此乏味,如此缺乏自身特色,以至于某種意義上,它站在了玉林的對立面,最不能代表玉林。
如果說芳草街像“上?!?,小資中尚帶有一絲真誠的文藝氣,那玉林西路就像是“麗江”——浮華、艷俗,街邊流淌著的都是欲望,人們懷著艷遇之夢來到這里,但華麗的外表終究支撐不起內(nèi)里貧瘠的靈魂,能留下的,就只剩一副光鮮的空殼。
▼玉林西路街道


銳評這么多,但秉持著“來都來了”的原則,仍然可以快速瀏覽一下這條街道。這里就重點推薦兩家。
一是“白夜”,是的,玉林西路上還有一家白夜,老板同樣是翟永明,這里店面更小,主要賣酒和咖啡,店里張貼的那些成都文藝圈的各類照片,還是能讓它與周遭的網(wǎng)紅店區(qū)隔開來。
▼白夜



另一家就是“小酒館”,雖然此處已經(jīng)成為了一處網(wǎng)紅打卡點,但也并不妨礙你也來打一個卡。成為“網(wǎng)紅”這件事情本身,并不能否定掉小酒館的好,也更不能否定掉它對成都文化圈所做的貢獻。與此同時需要提醒的是,比起小酒館(玉林西路店),我更推薦你去一公里外的小酒館(芳沁店)。
▼小酒館(玉林西路店)


07/
?從“迪士尼”遺址到一介·巷子里
逛完玉林西路,可以再沿著玉林中路往南,岔進玉林上橫街。
所謂的成都“迪士尼”,是位于玉林七巷的一處健身器材場地,是說唱歌手諾米《謝天謝帝》MV的拍攝地,因諾米歌詞中的“diss你”而得名。2024年4月,這個梗莫名火起來,也一并帶火了這個不起眼的健身器材地,如今MV里面的健身器材已經(jīng)被拆掉,換成了兩套桌椅,故再戲稱為“遺址”。
▼成都“迪士尼”遺址



再往東,從玉林上橫巷轉(zhuǎn)入玉林西街,會經(jīng)過獨立書店長野書局。
▼長野書局



再往南,是玉林綜合市場以及玉林休閑中心,如果說其他地方是有著“市井”的風格,那么此處就是市井本身。這里連同一旁的玉林橫街,都屬于菜市場,有著各種特色小吃。在玉林休閑中心,也永遠不缺談天、喝茶、打牌的周遭居民。
▼玉林休閑中心/玉林橫街





從玉林橫街,往東,進入玉林三巷,就到了一介·巷子里。這里同樣是一個社區(qū)改造與公共空間利用的典范,它是咖啡館,也是公共活動場所,店外有一片空地,是玉林東路社區(qū)活動中心。全玻璃的透明空間,打破了空間內(nèi)外的屏障——店里的人在喝咖啡、敲電腦,店外的居民則在喝茶、打牌,共同構(gòu)成了社區(qū)生活的一部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介·巷子里還致力于為殘障人士提供包容的環(huán)境,它也是電影《小小的我》的取景地之一,最近有不少人專門過來打卡。
▼一介·巷子里







逛到這里,此次玉林gai溜子的行程也算是告一段落。如果你想坐地鐵離開,建議到倪家橋地鐵站,距離一介·巷子里不過幾百米。你可以走到玉林東街與玉林一巷的三岔口,往南,有一條小巷,可以直達倪家橋,而在到達地鐵站入口之前,你還會經(jīng)過一條古早的集市街道。
當然,玉林有意思的地方肯定不僅限于此,比如再往南,還有“野梨樹”,這是我最常去的一家獨立書店;往北,則有“弋鳥”,也是一家相當有自身格調(diào)的書店,弋鳥旁,有朋友新開了一家店叫“林檎”,賣酒與咖啡,好喝,在此一并推薦。
在玉林,如果你有時間,也愿意花心思,永遠有更多的空間等待著你去挖掘、探索。空間的更迭總是難以避免,只祝愿那些有趣的書店與空間能夠安全而穩(wěn)久地存續(xù)下去。
- end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