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只說真話的公眾號

題圖:《我,機器人》
1
跟朋友聊天,說起現(xiàn)在的孩子是越來越難忽悠了。以前只要喊一句“考上大學就能找好工作”,立馬低頭乖乖刷題??涩F(xiàn)在人家直接懟過來,大表姐倒是211畢業(yè),怎么現(xiàn)在了還呆在家里?
三聯(lián)最近有個報道,說在高壓力、強監(jiān)管的現(xiàn)實與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對撞之下,許多青春期的孩子都陷入了“意義危機”。
他們無法認同父母和老師許諾的“吃苦學習,改變命運”的價值觀念,因而陷入難解的困境。比如有老師提到,當學生問他,“Deepseek這樣的人工智能已經(jīng)可以做這么多事情了,我們這樣早出晚歸、死記硬背的意義究竟是什么”時,老師也很難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釋。
這讓我想起自己高中時,班主任總拿建筑工人舉例子:“不好好讀書,以后就去工地搬磚!”
結(jié)果二十多年過去,工地上的磚依舊需要人搬,寫字樓里的“PPT工人”倒是快被人工智能給替代了。
2
讀書還能不能改變命運?
與其說改變命運,不如說大部分家長,期待的只是孩子通過上大學,可以找一份坐在辦公室的白領工作,從此不用風吹日曬。
這就是諷刺所在,在deepseek等AI的加持下,如今的白領工作還有多大價值?
有一本書,名字是《毫無意義的工作》,人類學家大衛(wèi)格雷伯寫的。中文還比較含蓄,英文直接是Bullshit Jobs。
大衛(wèi)說,bullshit工作是一份毫無意義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領薪水的職業(yè),其無意義或有害程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從事這份職業(yè)的人都無法為其找出合適的存在理由。
讓我想起希臘神話里被諸神懲罰的西西弗斯——我們每天推著石頭上山,第二天石頭又會滾下來。只不過現(xiàn)在這塊石頭改名叫"季度KPI"。
以前還好,反正有工資拿,咱捏著鼻子也就干了。可現(xiàn)在人工智能橫空出世,既然是bullshit,正好扔給它,還要白領干嘛。
于是AI上崗,白領下崗。
3
2023年,chatgpt大火之時,比利時一家建筑公司在他們修建的一棟樓外面,打了一張巨幅招貼,最上面一行寫著:嗨,chatgpt,來蓋完這棟樓。這家公司把這張圖片還發(fā)在了LinkedIn上,附了一段話:
AI可以做許多事情,但是AI并不能蓋好位于安特衛(wèi)普的這棟樓,正如它不能鉆眼補漏,也不能給你安裝加熱系統(tǒng)。男女工匠們依然在這里,他們值得被人們認可,他們的技能就是無可替代。
確實,雖然今年春晚上那些轉(zhuǎn)著花手帕扭秧歌的機器人可以自豪的回答他,過不了幾年,我們就能造的比你快了。但至少目前,AI還無法替代藍領干的體力活。下水道堵了,還是得有人過來通。
前年冬天我家水管爆裂,在等待維修的五小時里,物業(yè)小程序里的自動回復變著花樣跟我道歉,但最后解決問題的是滿身油污的張師傅。
他鉆進下水道前說了句大實話:"你們白領總說科技改變生活,要我說,扳手才是改變生活的終極武器。"

4
但相信沒有哪個家長能夠坦然接受自己孩子變成一個藍領的現(xiàn)實。哪怕現(xiàn)實早就證明,白領越來越不值錢。
我一直記得《絕望的主婦》里有一幕,精致的中產(chǎn)社區(qū)里,新搬來一個水管工。有著英俊外表和親切性格的他很快得到了主婦們的一致青睞,甚至開始為他爭風吃醋。
水管工也能和中產(chǎn)畫上等號?等等,對體力工作的偏見是怎么來的?
也許遲早有一天,體力和腦力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誰也別覺得誰高貴。
我看家長們別老讓孩子學編程了,可以送去體驗水電工。
德國這兩年有個新趨勢挺打臉:慕尼黑寶馬工廠的技工工資,比辦公室白領高三成。不是因為他們更會擰螺絲,而是得懂怎么教機器人擰螺絲。
天下無賊里的黎叔說,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人才!現(xiàn)在恐怕得改成,會讓機器干活的人,才是最貴的人才。
5
其實沒有什么工作是絕對安全的。
2019年的紀錄片《美國工廠》讓我印象很深刻。結(jié)尾中一群群的工人走進工廠,可畫外音說的卻是,工廠正準備逐步用機器替換掉他們其中的大部分。
而今天這一切已經(jīng)在發(fā)生了。網(wǎng)上刷到個評論,po主爸爸是搞工程的,以前打地基、拌砂漿、灌砂漿要100-200人,現(xiàn)在同樣的工程量只需要不到10個人就可以完成。還有鐵路上的工作,以前換枕木需要很多人,現(xiàn)在只需要留1/8的人就夠了。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科技的進步。
其實體力勞動者被影響的更早,腦力勞動者是現(xiàn)在才開始感覺到而已。
或許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應該倒過來看:凡是AI擅長的工作,其實都是人類本來就不該做的酷刑。就像沒人會羨慕流水線上的機械臂,但所有人都尊重能三分鐘疏通管道的王師傅——他解決的是真實世界里的真實問題。
下次再聽到青少年質(zhì)疑努力的意義,也許可以誠實點回答:
說實話,我們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至少你得學會換燈泡,這樣等AI統(tǒng)治世界的時候,還能靠手藝讓硅基生命收留自己。又或者說,至少在現(xiàn)階段,不讀書,面對著那個空空的對話框,恐怕連問題也提不出來吧?
作者:秋日么么茶
一個認真記錄生活的中年男人
帶給你最真實的人生感悟
原創(chuàng)100w+字 | 全網(wǎng)2000w+閱讀 | 虎嗅專欄作者
防失聯(lián),趕緊關注這里:
想圍觀我朋友圈的,請加: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