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波蘭總理圖斯克在議會講話,重申波蘭國防政策,提及發(fā)展核武器、確保民眾軍事訓練及組建 50 萬軍隊,以對抗俄羅斯威脅。這一表態(tài)折射出當前俄烏局勢的緊張升級,而背后美國對烏克蘭政策的轉變,更是讓局勢雪上加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波蘭公開謀求核武器的表態(tài),暴露出美國撤援引發(fā)的更深層危機——

其實,在這之前韓國也表示不排除擁有核武器選項。而伊朗、沙特等國也對核武器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當初烏克蘭坐擁2300枚核彈,為了人類核裁軍和自身發(fā)展需要,自愿放棄核武器?,F(xiàn)在,沒有了核武器保護的烏克蘭正在遭遇曾經(jīng)承諾提供安全保障的俄羅斯入侵,被美國拋棄并羞辱“無牌可打”。這也就推動了更多國家開始反思自己的國防政策,甚至擁核自保。

美國對烏政策的短視正在引發(fā)災難性外溢效應:烏克蘭在炮火中流血、歐洲陷入安全焦慮、全球核秩序走向失控。國際社會必須清醒認識到,放任俄羅斯以武力改寫邊界的行為,等同于默許強權政治復活。美國需立即重啟對烏援助以遏制戰(zhàn)爭升級,歐洲則應加快構建獨立防務體系,而非沉溺于核武裝的危險幻想。當全球安全基石被抽離時,沒有國家能獨善其身——這是一場關乎文明存續(xù)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