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劉羅鍋》是1996年播出的一部中國古裝歷史題材電視劇,以清朝乾隆年間為背景,通過幽默詼諧的方式講述了劉墉(綽號“劉羅鍋”)與權臣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

這部劇之所以經過了多年依舊還有觀眾記得,是因為《宰相劉羅鍋》劇情內容豐富,不僅融合了歷史典故還將民間傳說納入其中,從而使得該劇兼具娛樂性和諷刺性。

歷史上的劉墉是清朝名臣劉統(tǒng)勛之子,官至體仁閣大學士,以清廉剛直著稱,但“羅鍋”形象還有劇中與和珅的激烈斗爭,大多都是劇本的藝術加工,歷史上劉墉與和珅的沖突也并不是大家在電視劇看到的那般激烈。

劇中的幾位主演分別是李保田飾演的劉墉,王剛飾演的和珅,張國立飾演的乾隆,鄧婕飾演的劉墉夫人。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墉這個角色絕對是李保田演繹生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通過精湛的演技和獨特的個人風格,將這位“駝背宰相”塑造成了一個兼具智慧、幽默與剛正不阿的經典形象。

在如何塑造劉墉這個角色上,李保田有著自己的獨到理解,刻意弓背含胸,步履蹣跚,突出劉墉“羅鍋”的生理特征,但同時又以炯炯有神的眼神和鏗鏘有力的臺詞,展現(xiàn)角色內在的機敏與堅韌。

如何展現(xiàn)劇中劉墉這個角色清廉特點,從李保田在劇中的穿著打扮就可以看出,服裝常為樸素的深色官服,面對貪官時鐵面無私,只講法理不講究私情,一個挑眉或冷笑便暗藏機鋒。

但劉墉也有著自己的官場生存智慧,他在面對張國立飾演的乾隆皇帝時,懂得委婉迂回,精準把握“忠臣”與“諫臣”的界限,其小心翼翼的應對也讓人啼笑皆非。

李保田出身于一個條件不錯的干部家庭,作為家中的大兒子,父親對他抱有很高的期望。然而李保田小時候所喜愛的事物,就和家里的期望挺不一樣的。

十多歲時,李保田更是迷上了舞臺上那濃墨重彩的臉譜,十四五歲時,他和家人大吵一架后選擇離家出走,此后幾年經歷了父親、弟弟的離世,李保田心中悲痛不已,但也知道了自己的責任。

近些年來,李保田在熒屏上出演角色不是很多,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發(fā)布了偶遇他的視頻、圖片,看起來親和力十足。

張國立飾演乾隆皇帝很多次,但是在《宰相劉羅鍋》中卻是他第一次飾演乾隆帝,也是其演藝生涯中首次挑戰(zhàn)帝王角色。

不過,張國立出色的演技依舊是讓觀眾們看到了乾隆的帝王心術、幽默風趣與復雜人性,張國立對于乾隆皇帝有著自己的理解,通過他的塑造,觀眾們看到了一個既威嚴又親民、既精明又多情的君主形象。

也是因為在這部劇中的成功演繹,張國立開啟“皇帝專業(yè)戶”之路,后續(xù)在《康熙微服私訪記》、《布衣天子》中延續(xù)詼諧帝王風格。

近些年來,張國立也常出演影視劇作品,他的新劇《老爸去相親》改編自獲得百花文學獎的《奇葩奇葩處處哀》,光聽名字就知道,它走的不是那種苦大仇深的路線,而是輕松幽默的風格。

該劇將"老年人再婚"這個話題拍得很接地氣,既不過分煽情,也不故作高深,就是實打實地展現(xiàn)了中老年人追求幸福的心路歷程。

金融題材涉案劇《追訴》近日也在重慶正式宣布開機,該劇由侯雯元、聶遠領銜主演,實力派演員張國立特別出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丁在劇中飾演六王,看似迷糊實則通透,深諳為官之道,觀眾們看到的是一個整日沉醉在酒鄉(xiāng)里,半夢半醒之間還透著詼諧幽默的老頭兒,雖過去多年,但真是讓人難以忘懷。

李丁原名李守海,早在1946年的時候,他就登臺演出,因為時代的原因,直到1979年,已經52歲的李丁,才再次開啟了演員的生涯。

1992年,65歲的李丁主演了劇情電影《天堂回信》,他憑借此片,獲得了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演員的提名。

2009年7月29日,李丁因病醫(yī)治無效在北京醫(yī)院逝世,享年83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墉不僅是官員,其書法造詣也是一絕,因而他也被民間稱為濃墨宰相,在劇集中,劉墉被貶斥為城門小吏,在編劇的安排下,他和書法、繪畫造詣名震天下的鄭板橋相見,兩人惺惺相惜,一起對聯(lián),互贈書法。

飾演鄭板橋的演員名叫管宗祥,他的兒子是導演管虎,管宗祥還出演過兒子執(zhí)導的《七日》、《活著,真好》、《老炮兒》等作品。

管宗祥曾為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會員,曾任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家學會理事、青少年教育協(xié)會理事,為數(shù)代觀眾奉獻了形式廣泛的表演,涵蓋歌劇、話劇、京劇、電視劇、電影等。先后參演近百部影視劇作品,被贈以“電影瘋人”的雅號。

2023年1月13日,管宗祥在家人陪伴中安詳離世,享年100歲。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