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聯(lián)俄抗中”的計劃注定無法實現(xiàn),王毅外長表態(tài),12字定調(diào)中俄關系。這期間發(fā)生了什么變故?中美俄三方關系又該走向何處?

日前,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近期的會議上再次提及中俄問題,并他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這12個字定調(diào)雙邊關系。而這段話背后還有一個潛在含義,那就是:中俄關系不會遭受第三方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些年,中俄兩國關系發(fā)展迅速,并且雙方都清楚唇亡齒寒的道理,所以雙方在軍事、經(jīng)濟等領域合作密切,關系來到了歷史最好的時期,也就是“無上限”的地步。尤其是俄烏沖突這3年里,中國和俄羅斯展開的貿(mào)易和能源支持,更是俄羅斯能夠和西方持續(xù)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美國總統(tǒng)換人,特朗普并不希望俄烏沖突能夠繼續(xù)下去,繞開歐洲和烏克蘭直接聯(lián)系普京,雙方就停火和談等問題迅速達成共識,并且在短短半個月時間內(nèi),先后在沙特和土耳其舉行的兩場閉門會談,從特朗普和普京的表態(tài)來看,達成的意見共識的確讓人滿意。

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的確拿捏到了普京的“軟肋”,結束俄烏沖突發(fā)展經(jīng)濟是俄羅斯的訴求,通過犧牲烏克蘭的方式,將普京想要的東西全部送上門。除此之外,特朗普還誠邀俄羅斯重返G7,這都被視為特朗普拉攏俄羅斯的重要信號,而最終目的顯然是奔著中國來的,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聯(lián)俄抗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普京雖然想要結束沖突,但這并不意味著普京看不清局勢。美俄會談,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合作,普京當然不會拒絕,但是重回G7,普京卻拒絕的非常明確。因為G7國家以美國為尊,近年來討論的幾乎全是反華議題,俄羅斯的加入就非常被動,最終達到了離間中俄的目的。

普京在拒絕的同時,還明確對特朗普表態(tài),相比之下,金磚、上合以及G20這種多邊合作平臺,才是更符合俄羅斯利益的正確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普京拒絕美國的拉攏,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對俄羅斯的幫助,以及中俄合作互惠互利的事實。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俄之間有著天然分歧,雙方不可能實現(xiàn)中俄這般親密無間的合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方面羅斯和美國分別是全球第二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兩者還是天然氣的激烈競爭者。拜登時期炸毀北溪天然氣管道就是為了阻撓歐洲獲得俄羅斯廉價且穩(wěn)定的能源發(fā)展工業(yè),一旦俄烏沖突結束,俄歐之間的合作是必然局面,這是美國絕不愿意看到的。

另一方面,特朗普有意購買格陵蘭島,這是為了配合美國圖謀北極地區(qū),和俄羅斯搶奪這里的影響力,進而防止俄羅斯擴大地緣戰(zhàn)略。所以說,美俄之間有共同的利益訴求,但雙方之間的矛盾卻更大、更深,已經(jīng)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地步,普京斷然不會為了短期利益就和美國與虎謀皮,和中國保持密切合作才是長久發(fā)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