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兩會頭一次,把穩(wěn)住樓市股市寫進總體要求,這是什么信號?

十萬億的樓市平準基金,十萬億的股市平準基金,靠譜嗎?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wù)院研究室副主任陳昌盛表示,把穩(wěn)住樓市股市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總體要求,這是第一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樓市股市對中國老百姓太重要了!

中國家庭的財富,七成在房產(chǎn),三成在金融和股票。

樓市股市好了,全國人民精神煥發(fā),樓市股市萎了,上班都提不起精神。

這兩年年輕人躺平不消費,不生娃,樓市股市低迷脫不了干系。

全國人大代表劉漢元提案,建立十萬億的樓市穩(wěn)定基金和十萬億的股市平準基金,保證樓市股市上漲。

具體是這樣操作的:

十萬億的樓市穩(wěn)定基金,由國家相關(guān)部委成立基金管理委員會,規(guī)模是中國房地產(chǎn)庫存的10%。

設(shè)定每年房價漲3%,每年房價漲幅低于3%的時候,基金出手,購買房產(chǎn)。

每年房價漲幅高于3%的時候,基金賣出房產(chǎn),防止房價瘋漲。

十萬億的股市平準基金,也成立基金管理委員會,基金也是A股總市值的10%。

設(shè)定股市明確上漲目標,10年時間,帶動A股漲到5000點,給市場信心。

不得不說,劉代表這個提議,正中靶心。

政府工作報告也回應(yīng)了這點,說明不管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間,已經(jīng)形成共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guān)鍵的問題在于兩個,到底出多少錢,錢從哪里來?

十萬億可不是小數(shù)目,何況兩者相加二十萬億。

2024年全中國家底也就這個數(shù),總不至于全國人民一年不吃不喝,軍隊坦克飛機大炮全都停擺,不過了,全都給你支持樓市股市吧。

專家預計,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樓市穩(wěn)定基金2萬億,股市平準基金4萬億。

即便這樣,也是天文數(shù)字。

那到底是天上掉餡餅,還是勒緊褲腰帶?

目前看,有四種方法。

發(fā)債“借雞生蛋”

國家可以發(fā)行特別國債,比如2萬億、5萬億,甚至有代表喊出10萬億的“大手筆”。這就像是跟未來的自己借錢,先把股市和樓市這倆“病秧子”救活,等它們緩過勁兒來再慢慢還債。幽默點說,這招叫“借錢救市,債留子孫”,反正賬單推給下一代,咱先把眼前的坑填平!

央行“印鈔機”啟動

人民銀行可以開動“印鈔機”,通過降準、降息或者直接注入流動性(比如那5000億、3000億的“紅包”),把錢灌進市場。這招有點像“天上掉鈔票”,但別高興太早,印多了你家菜價可能也得跟著飛。

國企和銀行“掏腰包”

讓國有企業(yè)或者大銀行出點血,比如挪點利潤或者拿儲備金來湊份子。這就像家里老大老二湊錢給老三治病,面上是“兄弟情深”,其實是“被自愿”掏空了口袋。

賣地皮“拆東墻補西墻”

地方政府賣地收入雖然這幾年不太給力,但還能擠一擠水分,拿來救急。問題是,地賣多了,未來蓋房子的“原材料”少了,這不就是“寅吃卯糧”嗎?幽默地說,賣地救市就像賣了家里的祖宅去還賭債,短期爽一把,回頭發(fā)現(xiàn)連睡覺的地兒都沒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基金為啥能救市?“給市場打雞血”道理其實不復雜。

股市平準基金:讓股民別跳樓

平準基金就像股市的“救護車”,直接沖進去買股票,把股價從地板拉到天花板。2015年那次,券商湊了1200億,硬是把A股從“ICU”拉回了“普通病房”。這招管用是因為它給了散戶信心——“國家隊”都下場了,咱還能跑哪兒去?

樓市穩(wěn)定基金:讓房子別砸手里

樓市基金則是給開發(fā)商和買房人“續(xù)命”。比如拿錢買庫存房改成保障房,或者給房企輸血讓他們別破產(chǎn)。管用是因為它穩(wěn)住了供需兩端:開發(fā)商不跳樓,房價不雪崩,老百姓一看“國家兜底”,就敢掏錢買房了。風趣點講,這就像給樓市喂了顆“定心丸”,告訴大家“別慌,房子不是燙手山芋,是國寶熊貓”!

歸根結(jié)底,這是心理療法,信心比黃金貴。

說白了,這倆基金與其說是“真金白銀救市”,不如說是“心理按摩師”。市場一跌,大家就嚇得跟丟了魂似的,國家一出手,等于喊話:“別怕,有我在!”信心一回來,錢就敢往里扔,市場自然就活了。幽默地說,這招叫“國家喊你回家吃飯”,散戶和房企一聽,立馬從“失魂落魄”變“滿血復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沒有用?這是“頭痛醫(yī)頭”還是“治本良藥”?

當然啦,這倆基金也不是萬能靈藥。股市天天靠國家隊拉,能拉成“溫室花朵”,一撤手可能又蔫兒了;樓市光靠錢砸,庫存消化了,需求跟不上還是白搭。風趣點說,這就像給股市樓市打了一針“興奮劑”,短期嗷嗷叫,長期還得看“體質(zhì)”咋樣——經(jīng)濟基本面不硬,基金再多也就是“燒錢取暖”。

錢嘛,無非是“借、印、擠、賣”四件套,至于管不管用,短期肯定能“起死回生”,長期還得看“大夫”的后續(xù)療法。

咱老百姓就盼著這倆基金別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真能讓股市樓市“活蹦亂跳”起來,那才是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