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創(chuàng)作者/編輯: 哲南卡
| 分類: 哲叔聊國際風云
2025年3月7日,歷史性的一刻!
就在兩會記者會上,王外長直接拍案定調(diào),斬釘截鐵給出世紀最強音:“臺灣地區(qū)在聯(lián)合國的唯一稱謂就是中國臺灣省。臺灣從來不是一個國家,過去不是,今后更絕無可能!
這堪稱外交“龍吟”,直接把那些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宵小震懵了。王外長可不是在翻歷史課本,而是給"臺獨"分子敲響的末日喪鐘——字字如鋼釘,句句似鍘刀,直接把“臺獨”的幻想釘死在民族大義的鐵碑上
01
去年某臺北街頭采訪視頻中,記者詢問年輕人"知道臺灣省嗎",多數(shù)人面露茫然。這背后折射出一段被刻意抹除的歷史記憶——自隋朝設立澎湖巡檢司開始,臺灣便烙刻著中國省級行政區(qū)的鋼印。
臺灣的省籍認證可追溯至1885年,清朝將臺灣島從福建省劃出,正式設立臺灣省建制。
甲午戰(zhàn)敗后,這片土地陷入長達半個世紀的日據(jù)時期。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臺灣省光復”的大紅橫幅飄揚在臺北街頭。紀錄片里時任省長陳儀的宣誓場面,至今還在打臉“臺獨”的歷史發(fā)明家。
彼時無人能料,這個承載民族復興記憶的省級建制,會在數(shù)十年后成為"臺獨"勢力的眼中釘。
蔣介石敗退臺灣后,將其作為最后據(jù)點。先遣心腹陳誠主政實施軍事管制,后為取悅美國改任親美派吳國楨。沒想到這位“美國通”管得太寬,既卡蔣經(jīng)國的財路,又攔特務機關的黑活,最后被老蔣父子用死亡威脅逼走,遠遁美國成為"反蔣先鋒"。
臺灣省政府的老官僚們總想管錢管權,頗為掣肘,還跟“總統(tǒng)府”擠在一起辦公,很是擁擠,這讓習慣霸道的蔣介石相當不爽。于是,1955年蔣介石強令臺灣省政府遷至南投中興新村。
這個仿英國田園風格的新省會里,處長住別墅、科長居洋房,但地處偏遠,那些當官的誰愿意離開臺北?最后蔣介石不得不派出空軍司令周至柔端著槍押送,從此臺灣省政府也成了軍頭們輪流坐莊的冷衙門。

1994年宋楚瑜以高票當選首任民選省長時,臺島街頭還掛滿“臺灣省萬歲”的橫幅。彼時掌權的李登輝視這個實權省主席為眼中釘,臺灣省的歷史及存在,更是天天打臉他的“兩國論”邪說。
為架空 到了2019年,民進黨當局徹底停止省主席任命,省級預算歸零,“臺灣省”在島內(nèi)幾乎成了敏感詞。 但歷史最會打臉,北京故宮里躺著清朝建省圣旨,南投檔案室鎖著省政府銅印,光復紀錄片里“臺灣省”的字樣清晰如昨。 有人說現(xiàn)在糾結這個沒意義,這就搞笑了,從清朝開始建省的臺灣省,3.6萬平方公里的行政轄區(qū)(比海南還大),管著臺澎金馬的家當?shù)變?,這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傳家寶。 那些刻意抹去“臺灣省”的人,就像把家里戶口本上孩子那頁撕了,然后說這孩子是撿來的,何等無恥。 從隋唐經(jīng)略到清朝建省,從光復回歸到凍省鬧劇,每個歷史坐標都在告訴我們:收回臺灣省從來都不是選擇題,而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必答題。 02 在臺灣問題上,日本永遠是最會加戲的那個。 最近海自幕僚長齋藤聰放話"大陸收臺自衛(wèi)隊要介入",直接把中日關系踹進了火藥桶。 這不難理解,日本這種躁動,源自深入骨髓的殖民執(zhí)念。 從甲午竊臺開啟的五十年殖民統(tǒng)治,讓很多日本政客至今還做著帝國殘夢?,F(xiàn)實焦慮更讓他們抓狂——臺灣海峽卡著日本九成能源命脈,解放軍戰(zhàn)艦近年繞臺巡航已成常態(tài),去年穿越宮古海峽頻次堪比東京地鐵高峰。眼看著我們的航母在自家門口“打卡”,日本政客竟妄想拉著美國搞“臺海聯(lián)防”,都忘了自己戰(zhàn)敗國的身份。 于是,王外長的回應猶如歷史重錘:“臺灣回歸中國已經(jīng)80年了,日本仍有人不思反省,與‘臺獨’勢力暗通款曲。我們要正告這些人,與其鼓吹‘臺灣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謹記,借臺灣生事,就是給日本找事。”。 這話可不是普通的外交辭令,看看日本政府的反應就知道分量有多重:首相官邸連夜給自衛(wèi)隊下"封口令",齋藤聰現(xiàn)在估計正在寫萬字檢討。畢竟我們把話挑明了——要是日本敢把手伸到臺海,解放軍絕不介意把戰(zhàn)場推至富士山下 另外,王外長關于“中國臺灣省”的論斷,不但是對臺灣歷史法理的定調(diào),還暗含多重戰(zhàn)略深意。 其中“尊重各國主權就應該支持中國統(tǒng)一”的表述,實則為對等反制埋下伏筆。這意味著誰不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那么基于對等原則,就別怪我們也不認你的主權。 過去一些國家頻繁在臺灣問題上橫跳,我們被“不干涉內(nèi)政”政策框住了手腳,缺少必要的反制工具。 現(xiàn)在有了這種突破傳統(tǒng)外交框架的“鏡像威懾”,能夠進行“對等反制”,等于給那些想在臺灣問題上火中取栗的外部勢力下了道生死符,一旦踩紅線,后果會極其嚴重。 此次表態(tài)還預示著對臺政策的重要轉向。 回望兩岸互動歷程,我們可謂步步退讓。 為了讓臺灣回歸,90年代承諾保留臺灣軍隊與財政自主,00年代接受臺灣"不統(tǒng)不獨"模糊空間,10年代規(guī)劃臺灣"特別行政區(qū)"優(yōu)待方案。 如今"臺灣省"的明確定位,意味著這些特殊優(yōu)待窗口已然關閉。 眾所周知,我們第一次開出的條件都是最好的。臺灣某些政客把我們的誠意當空氣,結果就是,現(xiàn)在連“特別行政區(qū)”的VIP都作廢了。 看看這些年的變化就知道大勢所趨:解放軍繞臺巡航已成"日常打卡",福建艦電磁彈射把殲35送上云霄,RCEP高度把控亞太經(jīng)濟。那些還幻想"以臺制華"的勢力,就像古代的騎士叫陣現(xiàn)代的鋼鐵洪流——即錯估了時代,更低估了“東風”的力量。 王外長的宣言為統(tǒng)一進程按下加速鍵。解放軍繞臺巡航架次五年激增四倍,臺島周邊實彈演習密度超越中東熱點區(qū)域,這些都在詮釋何為“正在發(fā)生的統(tǒng)一”。留給"臺獨"表演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最后,以下圖鎮(zhèn)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