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來講《楞嚴經(jīng)》,佛接著說:
「今汝且觀:現(xiàn)前六根,為一為六?
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
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譯文」:“你現(xiàn)在觀察一下,你現(xiàn)前的六根是一個還是六個?
阿難,如果說是一個,那么耳朵為什么不能看,眼睛為什么不能聽,頭為什么不能走路,腳為什么不能講話?
如果你確定六根是六個,那么拿現(xiàn)在的法會來說,我為你講微妙法門,你是用六根中的哪一根來領受的呢?”
「解讀」:這是回答阿難前面問的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
阿難之所以問這兩個問題,是因為心中對于一和六的情見未了。
所以佛就讓阿難審觀,現(xiàn)前的六根,到底是一呢?還是六根呢?
其實這個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詳細講過了,六根原本是一精明,但因五濁而有了界限,故分而為六。
為六時就不必說了,這個顯而易見,因為六根不能互用,眼聽不到聲音,耳見到不到色相。
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認為六根是六而不是一,那么就錯了,所以佛就繼續(xù)破六根為六的認知。
如果六根是六的話,那么就不應該相隨,那么阿難現(xiàn)在聽佛講法時,眼睛就不應該相隨,身體也不應該相隨。
但實際上并非如此,接著往下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