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戶外徒步愛好者而言,福建莆田的鵝尾海蝕地質(zhì)公園是一處隱秘而壯麗的寶藏。這里集海蝕地貌、奇巖怪石與原始海岸線于一體,徒步路線既充滿挑戰(zhàn),又不乏視覺震撼。我的一日徒步實錄,帶你領(lǐng)略山海之間的地質(zhì)奇遇。

晨光初現(xiàn):向山海出發(fā)
清晨8:30,我從莆田市區(qū)驅(qū)車1小時抵達公園入口。背包里塞滿礦泉水、能量棒、防曬霜和相機,腳踩防滑徒步鞋,開啟了這場地質(zhì)探索之旅。公園主入口的導覽圖顯示,環(huán)線徒步全程約8公里,需4-5小時。路線大致分為三段:海岸線棧道、奇巖區(qū)攀爬與森林步道折返。

上午:探秘萬年海蝕畫廊
首段路線沿木棧道延伸,海浪聲與咸澀海風撲面而來。行至“神龜朝圣”觀景臺,一只形似巨龜?shù)膸r石匍匐海岸,龜背紋理實為海水沖刷形成的層積巖,引得眾人駐足拍照。繼續(xù)前行,“飛戟洞”的拱形海蝕洞堪稱奇觀——潮水涌入洞內(nèi)轟鳴如雷,陽光穿透巖縫在水面灑下粼粼金斑。這段2公里海岸線遍布蜂窩狀侵蝕孔洞,徒步時需小心濕滑礁石。

正午:登高俯瞰碧海金沙
臨近中午,轉(zhuǎn)入第二段“奇巖核心區(qū)”。手腳并用攀過“天梯巖”近70度的陡坡后,抵達海拔120米的觀海亭。在此休整午餐,眼前是270度的無敵海景:翡翠色浪濤撞擊礁石炸開雪白浪花,遠處湄洲島媽祖雕像若隱若現(xiàn)。特別推薦攜帶輕便飯團與水果,既能快速補充體力,又避免垃圾滯留。

下午:穿越森林步道
午后沿西側(cè)森林步道下行,植被從低矮灌木漸變?yōu)槌善R尾松。樹蔭遮蔽了烈日,蟬鳴與松濤聲取代了海潮喧囂。行至“時光隧道”景點,兩座20米高的紅褐色巖壁夾道而立,巖層如波浪般扭曲,地質(zhì)學家標注牌顯示這是1億年前板塊擠壓的見證。臨近出口的“龍脊背”路段需沿狹窄巖脊行走,兩側(cè)皆是深谷,驚險刺激卻安全系數(shù)較高。

歸程貼士與徒步感悟
下午2點返回起點,全程耗時約5小時(含拍照與休憩)。強烈建議:
1. 穿高幫防滑鞋應對礁石與沙地;
2. 夏季攜帶2L以上飲水;
3. 提前查好潮汐表,漲潮時部分海岸路段封閉;
4. 垃圾隨身帶走,保護脆弱的地質(zhì)景觀。

回望鵝尾公園,這場徒步不僅是體力的較量,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地質(zhì)課。海浪以千年為刻度雕琢巖壁,山脊褶皺封印著古老的地殼運動。當指尖撫過那些蜂窩狀的蝕痕,仿佛觸摸到了地球的呼吸。或許,這正是戶外徒步的魅力——用腳步丈量自然的史詩,在汗水中重拾對天地的敬畏。








熱門跟貼